其實在我國許多的家庭教育面臨這樣的問題,那就是來自多方面的教育理念矛盾,有的時候可能大家會覺得,只要兩口子料理好教育孩子的方法就可以了。殊不知,當處理好如何教育下一代的問題的時候,突然意識到還有一個遺漏的問題沒有處理好。
那就是作為家長來說,自己的父母這一邊也需要處理一些問題,那就是他們作為這個家裡的成員,也會介入到教育孩子的範圍之內,這就容易對孩子的教育灌輸帶來非常大的影響。有些時候老人們不忍心看到孩子們受一點委屈,可能性格比較理性一些的老人會非常理解自己子女的教育方式,並且會勸導它們的孩子要懂得成長,但是,一些特別溺愛孩子的老人就會出面制止父母的行為。
所以,對於後者來說,如何順利實現對孩子的教育就成為了一個需要認真打基礎的功課,畢竟老人這邊的感受又不能完全地不考慮。但是孩子又不能這樣一直地澆灌下去,如何平衡雙方的關係,成為了當今社會人們面臨的重點難題。要知道,這種溺愛會讓小孩子們找到一種依靠,而這種依靠在日久年深之後會成為替他們遮擋一切風浪的盾牌,而這塊兒盾牌會讓他們喪失擔當的精神,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非常的不好。
這樣一來,會讓他們喪失主動承擔責任的勇氣,特別是作為一個男孩子,如果只會巧妙地藉助長輩的威嚴來為自己的過錯進行掩蓋,只會愈發驕縱這些孩子們,這種溺愛很容易導致他們將來走向彎路。有些時候之所以不能完全忽略老人的感受,主要還是因為畢竟老人對於撫養孩子的經驗更豐富,特別是對於第一次做父母的人而言,這方面的經驗還是太過欠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自己的父母進行一些大方向的意見指導。
但是,由於兩代人生活的時代背景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差距,再加上成長的軌跡也有區別,所以很難判斷誰的教育理念更接近當下時代的發展情況,所以在教育孩子的工作上不能保持一種盲目順從的態度,有些時候老人可能害怕自己家的小輩吃苦受罪,特別是孩子成長的重要階段,也就是他們在學習走路的時候,但凡有一點磕磕碰碰,可能許多的父母會選擇讓孩子自己爬起來,透過自己解決去這些問題,但一些老人就會十分心疼。
不管怎麼說,家長也好,還是家裡的長輩也罷,處於什麼樣的教育理念,出發點應該是為了孩子的未來著想,如果小的時候孩子就被培養出了吃苦耐勞的精神,對他日後在工作學習中好習慣的養成是很有幫助的,在這一點上,一家人必須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