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從小到大,關於我們這代稀有品種的教育爭論就不絕於耳,對獨生子女是否會成為“目中無人的小皇帝”的擔憂和爭論,從來不曾停止。但令我沒想到的是,當今的這代孩子,那些00後們,跟我們這代人比起來,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很多人竟發展成為不折不扣的“低能兒”。在接觸了大量真實的案例之後,我像當初對我們充滿費解的上一代一樣,對這些孩子的前景憂心忡忡。

恕我直言,當代孩子的整體心理問題比較嚴重:他們生活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從小就見識更多,所知更多,但是他們的人格和心理發育程度卻普遍與其頭腦裝備的知識儲備不相匹配。從某種意義上說,生活自理能力也可以從側面反映一個人在人格層面的發展水平。而這些年輕的一代,其生活自理能力的退化程度,令人瞠目結舌。

她們用了好幾個“我真的沒想到”來表示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的程度——我也相信她們的確是真的沒想到,就像這位媽媽說的:“我一直認為我並不慣孩子”,但是事實上,“慣”的行為卻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

她們曾這樣描述自己對孩子日常生活包辦的細節:我會將換洗的衣服包括內褲襪子,放在孩子的床頭——這個行為從小做到大,已成一種習慣,以至於她們並沒有覺得自己做的有多麼出格,但是當教育結果被現實檢驗時,問題卻來了。

一個孩子去了外國,短短二三個月後放假回家,他的外形令他媽媽非常錯愕。固然,他這一路風塵僕僕,期間還倒了飛機,但是即使這樣,也不至於到了渾身散發著臭味,衣服上也有可疑的汙漬的地步。

他的媽媽非常驚訝,因為在兒子寄宿的人家,有洗衣機,也有可以花錢就幫他洗衣刷鞋的服務,但是孩子卻變得這麼“髒”。

另一個孩子剛剛高考完,在某次他和父母一起逛一家名牌運動鞋店的時候,因為鞋帶設計的稍微繁複一點,他竟然半天也沒穿上那雙鞋,店員在旁邊笑著說:現在的孩子真是生活能力有點差哈~連鞋帶也系不好。孩子當時沒有發作,但是出了店之後和父母大發雷霆,非常生氣,惱火店員對自己的“嘲笑”…

當類似事件不斷在我耳邊迴響的時候,我從最開始的震驚到後來的習以為常,我發現:很多當代父母對孩子的嬌慣已經深入骨髓,更為可怕的是,他們對此卻渾然不覺。

嬌慣與控制,從來就是一對雙生子,有多嬌慣,就有多控制。在這樣的養育環境下生長的孩子,心理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問題,但是為這些不恰當的教育方式買單的人,恰恰還是孩子。

今天我想從“家務勞動”這個微小的角度開啟一扇窗子,來談一談家庭教育的“那些事”。

1. 嬌慣與控制:註定如影隨形

就像自尊與自卑是一枚硬幣的兩面一樣,嬌慣與控制,從來也是如影隨形的伴侶。家長對孩子有多少嬌慣,就有多少控制。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嬌慣/控制,都是父母自身人格不完整的必然投射。

包辦替代的溺愛和簡單粗暴的控制,其核心成分都是一樣的。它們都是父母對孩子界限的侵犯,也都無一例外的在孩子身上投注了自己的投射。

① 核心信念:我不相信你

“將換洗的衣物包括內褲襪子都為孩子準備好放在床頭”,這個行為的潛臺詞是:我不相信如果我不給你整理好,你能自己找到合適的更換的衣物。自然,沒有家長會承認自己是這樣想的,但是這種想法來自他們自己的潛意識,這些潛意識會真實的傳導到孩子那裡,並被孩子接收和內化。

父母為什麼會無意識的嬌慣孩子?大部分都是自己的投射。我們每個人的人格中都有一個“內在父母”和一個“內在小孩”,前者是我們內化了父母和社會的規則,有點類似於人格維度中的“超我”,而後者則更接近我們的“本我”。

當一個人格發育並不完整的人成為父母之後,他們會不由自主的將自己的內在小孩投注在孩子身上。看似他們在無微不至的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其實他們是在透過這種方式來滿足自己那個從未被真正滿足的“內在小孩”。

這就是來自父母的自戀。這份自戀,使得父母不去關注孩子真實的需要,而按照自己的臆想去揣測孩子的需要,簡單說,他們活在自己的自戀中。如果媽媽自己總處在不滿足感的心理狀態中,她就會在潛意識裡認為孩子也總是需要無微不至的照顧:因為這種照顧的感覺如此美好,所以她在不知不覺中就享受了這種感覺。

不被相信的孩子就等於是得到了來自權威的“詛咒”,孩子在這種無形當中的暗示之下,變得生活不能自理,他們需要媽媽的照顧,而媽媽也特別滿足於孩子與自己的“共生”——當然是在“惡果”沒有顯露之前。

② 核心關係:共生

共生簡單說就是“我們是一體的”,與之相反的則是“我們之間是有邊界的”。自戀型的媽媽在潛意識裡將孩子視為自己的一部分,所以她既會對孩子百般溺愛,以滿足自己的自戀,同時也會對孩子百般控制——因為如果孩子做了自己,那就脫離了和自己的共生關係。

在家庭教育中,共生幾乎是一個普遍的現象,但是很多家長卻很少能意識到自己在下意識的和孩子保持共生。他們有無數合理化的理由來管理孩子:如果我不管ta寫作業,ta就會偷懶;這個孩子一點也不讓我省心,如果我不提醒ta明天上課要準備的東西,ta就肯定會丟三落四…..

這樣,就把他們與孩子之間的邊界不清的共生關係合理化了。“合理化”本身,也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它用來保護自戀人格的父母,證明自己行為的合理性。

蒙特利梭教育理念的核心是“愛”與“自由”,但是人格不完整的父母卻無法給到孩子真正的自由,他們認為孩子一旦脫離他們的照顧/管理,孩子就會滑向深淵。這樣做,會直接破壞孩子與外界事物“第一手”的關係和感受,自然,孩子的精神胚胎也就無法正常的發展。

很顯然,對孩子的包辦替代是在孩子沒有提出請求的時候,父母主動送上的照顧,這樣做,剝奪了孩子的感受,就像著名的說法:有一種“冷”是“媽媽覺得你冷”,媽媽的過度照顧,會損害孩子自身對於冷熱的感受,剝奪孩子自主選擇增減衣物的選擇,剝奪孩子獲得自我滿足和自我掌控的機會。

控制也是一樣。其核心是“你必須聽我的”,不管是道德綁架的軟控制,還是簡單粗暴的硬控制,都使孩子不能按照自我真實的願望去生長。坦白說,雖然龍應臺的散文金句“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已經傳播到了千家萬戶,但是真正能做到“放手”的父母卻少之寥寥,究其原因,是因為人格完善程度較高的父母,實在是太少了。

所以,放手,就成了一個美好而無法實現的願景。

2 . 看似微不足道的家務,培養的卻是人格

當代中國的教育,過分強調功利性,卻少了人格和品質的培養。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有十二分的重視,但是對孩子做不做家務勞動,卻認識的非常淺薄。甚至,還有家長會這樣跟孩子說:你什麼都不用做,一心學好就行了。

這實在是大錯特錯。

① 做家務是另一種形式的學習

就像一個人的人格會體現在方方面面一樣,一個人的能力也會體現在方方面面。很多家長有一種二元對立的思維習慣,很容易將事情分為“對”“錯”兩極,或者將兩件事物起立起來。比如說,幹家務就耽誤了學習的時間,就是一種將家務和學習對立的思維習慣。

家務和學習對立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人作為高等生物,其主要特徵就體現在“學習力”上。任何探索世界的行為,對於孩子來說都是一種“學習”的形式,孩子在做家務的過程中,體會到很多學習本身的樂趣,掌握很多技能,這個過程不但不會影響他們的學習,反而會極大的促進他們的學習。

將家務和學習對立起來,本質上是將“學習”的範圍過度狹隘化。認為只有坐在書桌前才叫學習,這是家長眼界的狹窄。

比如說,在收拾屋子這個勞動過程中,一定會鍛鍊孩子的歸納和整理的能力,很多孩子上學後丟三落四,忘東忘西,其實就是整理能力弱的表現,而丟三落四又會降低效率,帶來挫敗感,這又怎麼能帶來高效的學習呢?

勞動本身樂趣無窮,從某種意義上說,勞動是遊戲的一種。而遊戲,是建立規則最好的方式。如果父母將勞動視為一種遊戲,為孩子在這個遊戲中設立完成的標準,設立完成後的獎勵(主要是精神方面的獎勵),那麼在學習家務的過程中,實際上就等同於為孩子樹立了規則意識。家長透過對家務的引導,增強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增強了孩子的秩序感,鍛鍊了孩子的整理和歸納能力…這些能力都在孩子日後的學習和社會發展中意義重大。

在文中提到的那個不太會繫鞋帶的孩子,他媽媽的說法是“孩子從小就動手能力不行,更愛動腦”,這種標籤對孩子是一種無形的自我設限,孩子果然“如她所願”,二十歲的年齡在繫鞋帶的問題上還困難重重。實際上,根本就沒有什麼在哪方面特別弱這種說法,孩子只是被更多的包辦替代或者在動手的時候被管教的太多,而出於自我保護變得越來越“懶”。如果家長能夠放手+鼓勵,那麼孩子的“笨手笨腳”就不會成為問題。

② 建立自我掌控感

說到剛才繫鞋帶的那個例子,可能很多人認為孩子發怒是因為遭到了店員的嘲笑。這種說法只是一方面,事實上,孩子在試穿鞋子的過程中,還體驗到了深刻的“挫敗感”,這才是引發他激烈情緒的根源。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有自我掌控感,也就是控制慾。幼兒在肛欲期體驗到的快感就來自於對自己大小便的控制。自我掌控感非常重要,它直接影響一個人的自我效能感,影響一個人的人格發育。

如果一個人經常體驗到各種挫敗感,那麼這種挫敗感會進入他的潛意識,成為他積壓的情緒,一個人如果長期處在無意識的情緒之中,ta的心理健康水平一定不佳,也很難會有什麼創造性。

試想,一個在處理生活瑣事中處處受挫的人,ta的自我掌控感能有多高呢?

讓孩子生活自理,增強自我掌控感,對於孩子來說意義非凡。孩子透過勞動,將自己打理的井井有條,能夠自主的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合適的衣服,擺放自己的書桌文具,安排自己的時間…這些都會帶給孩子極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從而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如果家長包辦替代,讓孩子喪失了這些感受和能力,ta的人格就會變得非常懈怠,成為一個被動型人格的人,ta從內心深處對自己的能力懷疑,對自己能否做成某些事沒有把握,他們會更多的表現出依賴和控制——當自己無法完成時,就會依賴他人,如果對方不能被依賴,就會想方設法的控制對方實現自己的願望。

這就是為什麼父母對孩子生活包辦替代的多,孩子一般都會有“白眼狼”特質的原因。他們一方面依賴父母,但另一方面又因為缺少自主掌控的積極體驗,會非常逆反。

很多父母在孩子長大後,尤其是到了青春期,會對孩子的學習等各方面很無奈焦慮,他們焦慮的一個主要方面就是孩子一點都不自律,對學習毫不上心。

事實上,自律是一種人格,而非一種行為。

人格的培養體現在方方面面,家務勞動也是培養孩子人格的重要場域。一個經常做家務的孩子,ta對家庭的認可程度和參與程度一定高於從不做家務的孩子,換言之,這樣的孩子更有責任心。同樣,一個從小就被引導著自給自足,能夠生活自理的孩子,他們對於自我邊界的掌握會更加清晰,對待學習,他們也更容易認可學習是自己的事,而非別人的事。

著名心理學家佛洛姆在《逃避自由》一書中曾經寫到,成為自己的人,必然意味著,ta可以自主選擇,同時也能自我負責。如果家長在生活中的細節中從來不允許孩子選擇,全部使用包辦替代或簡單控制的手段撫養孩子,那麼孩子也就不可能學會為自己負責。從這個角度來說,讓孩子掌握生活自理的技能,增加ta自主安排自己生活的能力,實際上就是給孩子選擇權,讓孩子從自理生活的經歷中體驗到自我負責的感覺。

我需要再重複一遍:一個人的人格就像一棵大樹的根,它會體現在方方面面,它絕不會在學習上這樣體現,在生活上那樣表現,它一定是一脈相承的。而培養一個孩子健康的人格,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務,而如何培養孩子的健康人格?實際上就體現在父母和孩子共同生活的一餐一飯、一言一行當中。家務勞動,生活自理,不僅是一個生活能力高低的問題,更是一個孩子人格成熟的體現。當一個孩子能夠有效的管理自己的生活,ta也就必然有能力有效管理自己的學習,因為所有的內容,其背後都有根本的關聯。

我希望各位家長充分重視生活中這些小事對孩子人格的培養和塑造,只會讀書的書呆子在人生的旅途上不會走的太遠,讀書生活樣樣不行的孩子,註定是被淘汰的廢柴。一個人是均衡的發展體,就像鑽石一樣,每一面都折射著其核心人格的光輝。

15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2歲6個月+我們已經上了5天幼兒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