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元宵佳節,我整個下午都頭疼欲裂氣憤不已,原因要從孩子說起,這怎麼講?
上午,有同事邀在她家吃午飯慶祝元宵佳節。我推辭不掉,又幫不上忙,便陪伴兩家四個孩子玩耍。
我家姐姐有1元錢,想去家門口小賣部買東西,我們一行人便都去了。
小賣部,1元零食中,主打產品是糖果。姐姐想買汽水糖,我不同意;姐姐想買泡泡糖,我不同意;姐姐想買棒棒糖,我也不同意。原因是,家裡明明有棒棒糖之類的,只是這幾日沒有給她們吃。不給吃,是因為姐姐換牙齒,這幾日吃飯竟嚷嚷牙疼,我還敢讓吃糖嗎?多吃糖,牙齒更痛了怎麼辦?
我說,“買小饅頭,還可以分給妹妹們吃。”四個女孩,姐姐是最大的,等於有三個妹妹。姐姐不同意,三個妹妹都同意吃小饅頭。我掏出手機,掃碼買了三袋小饅頭。妹妹們吃得很開心,小賣部的小貓也圍著團團轉,要吃妹妹的小饅頭。
“你看,買小饅頭多好,還可以喂小貓。”老闆娘也勸說姐姐要聽話。姐姐撇撇嘴,“不買。”哼哼唧唧的。
“那買包餅乾吧。一塊錢買包餅乾還蠻實惠。”老闆娘做起了推薦。姐姐不同意。我心想,和旺仔小饅頭比起來,一塊錢餅乾的份量太多了,吃起來我這個做媽媽的怎麼放心呢?
“要不要買小烤腸?也是一塊錢。”老闆娘的小女兒看我家姐姐不動,也勸起來。還是哼哼唧唧不同意。
唉!我的耐心都快用完了,心都煩躁起來。都這麼大了,小學三年級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要怎麼才好?
“那買海苔吧。上面還有小豬佩奇。”我說道。
“但是我只有一塊錢,不夠。都不想吃海苔了。”姐姐又撇嘴。
“我幫你付一塊錢。”不管三七二十一,掃碼付錢。老闆娘取了海苔給姐姐。
海苔吃到嘴裡,姐姐就笑了。
“這個海苔好好吃呀!”
親妹妹急了,跟著姐姐要海苔。還剩下一點了,全進了姐姐的嘴,還舔著舌頭說好吃。
終於不用聽姐姐哼唧了。
同事家吃飽喝足,謝了主人回到家,我睡意朦朧,自去午睡。姐妹倆誰都不想睡覺,那就自己玩吧,提出的要求是看手機。
“手機充電,還沒有充滿。”她倆殃秧做罷。
且慢!我剛躺下幾分鐘,就聽到手機響。接著,房間腳步聲來到床頭。
“媽媽,手機充滿了,可以看手機嗎?”“去看。”真是讓我不得消停。
迷迷糊糊睡醒,姐妹倆手機也看了一個小時。
“把手機還給我。”“把這集看完。”磨蹭了一會兒,手機才回到我手裡。
“姐姐去看會兒書。”我有點急。眼看要開學了,今天都玩了這麼久,一個字都沒有讀過呢。但沒有一點兒讀書的動靜。我等了等。
“去看會書呀,快開學了。”我又催。沒人理我。我已經有點生氣了,心裡鼓囊:這麼大了,買個東西哼哼唧唧,叫去讀書也不去,只管玩。
一會兒,姐妹倆跑到洗手間。我一看,姐姐把買的起泡膠放到水龍頭下衝,又在手裡捏呀扯呀的。
我肺都要氣炸了。叫去讀書半天都不動,好好的起泡膠放到水上衝,又在手裡揉,簡直髒死了。
“丟垃圾桶裡!”我命令道。姐姐又把泥膠在手裡揉了揉,沒有丟。
“丟垃圾桶!”我更氣了,再次命令。還是沒有丟。我氣得要用手裡的妹妹罩衣去打姐姐。但姐姐無動於衷,回到自己書桌前坐下。手裡不自覺地又開始玩泥。
我只覺滿腔怒火,頭痛欲裂。腦海裡的畫面是去踢孩子兩腳。也知道自己打一下就可能打三四下,也怕這種教育會對孩子的未來心理有影響,忍著做罷。
坐在陽臺,看著外面呼嘯的風,心中鬱結難平,頭痛得不行。翻看電子書,赫然寫著,90%的疾病和不良情緒有關。深呼吸,深呼吸,再深呼吸……無法調解煩悶的心。終於,拿著手套,帶上帽子,走進屋外的寒風中,期盼吹散心中的鬱結。
回家,還有幾級臺階。妹妹開啟門,小聲地說,“媽媽辛苦了!”
進門,“媽媽辛苦了!”姐姐說,“這是我們為你準備的。”
我一看,盤子裡擺著切好的橙子、西紅柿,還削了一個蘋果。
“我不想吃。”我說。
“那我們自己吃。”姐妹倆歡天喜地地自己去吃了。
我又獨自坐在陽臺,聽著外面的風聲,頭還是痛的,只是沒有那麼痛而已。
難道孩子自己玩,而且把妹妹帶的很開心有錯嗎?她的起泡膠,自己創意去揉點水進去有錯嗎?難道買東西不自主選擇有錯嗎?難道就因為某天沒有讀書,我就抹殺她往日讀書的認真嗎?難道一點錯誤,我就看孩子全是缺點嗎?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自己創造性地玩,不依賴手機地玩,又是多麼好。看到媽媽生氣,給媽媽準備水果,又是多麼地貼心。
世上只有媽媽好。做好媽媽,還有很遠的路要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