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希望以後的姑爺(兒媳婦)別讓我家孩子吃草莓屁屁,因為我家孩子也是從小吃草莓尖尖長大的。”相信很多寶媽都在抖音上刷到過類似的短影片,其實這也只是個文案而已,可能最初的寫作者只是隨手一寫,圖個樂呵,沒想到火了起來。

這裡面不乏只是純粹跟風拍攝的人,但肯定也有一部分人確實是在認真的表達一個意思——我家的孩子也是寶貝,我自己都不捨得給他吃草莓屁屁。同為寶媽,我很理解這樣的心情和行為,但是這麼做確實也容易給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

畢竟,草莓本身就分尖尖和屁屁,如果每個人都只喜歡吃草莓尖尖,那草莓屁屁誰吃?都不吃就要扔掉嗎?或者說總會有一個人因為不想浪費而勉強吃了草莓屁屁,並且還要說自己本身就喜歡吃屁屁。這讓我想起小時候,我只喜歡吃白菜葉,不喜歡吃白菜幫,我媽就說正好她喜歡吃。我家只要炒白菜,就是我吃葉子,我媽吃幫。直到長大了我才明白,我媽就是想把我喜歡的東西都留給我。

其實,父母長時間的寵溺或者無私奉獻都容易讓孩子養成一味索取的習慣,因為他會覺得這一切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做為父母,我們要做的不只是給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更要給他培養正確的三觀和行為習慣。就拿吃草莓來說,孩子只喜歡吃草莓尖尖,就可以把草莓屁屁給別人或者直接扔掉嗎,這本身就是一個不好的行為習慣。父母對孩子的這種過度關注和嬌慣,可能會導致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稍有不順心就可能會發脾氣。

所以這種時候我們可以告訴孩子,要吃草莓就應該把一顆吃完,一是不能浪費,二是或許別人也喜歡吃草莓尖尖,不想只吃草莓屁屁呢。畢竟別人不像父母一樣,對孩子的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也不應該讓孩子覺得自己是特殊的,應該被照顧的,而是要培養孩子的集體感,以及懂得分享,而不是自己吃獨食。更要讓孩子明白,進入社會以後,我們不一定事事都能得到優待,做好自己,放平心態最重要。

雖說現在家家的孩子都是掌中寶,寵愛歸寵愛,但是在教育方面還是不能含糊的。俗話說,三歲老大,七歲看老。從一個人小時候的行為表現和性格品德,就能大概看出這個人以後是什麼樣子,這就說明父母從小就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性格和習慣,若發現性格發展中出現了問題,及時採取措施,積極引導,有意識的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和行為習慣,要不然等到長大性格成型了再去糾正就會非常困難了。

54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未曾謀面的寶寶,今生你我無緣,下輩子,我會好好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