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我家小孩一歲多了,只會叫爸爸媽媽,是不是說話晚了?

我兒子現在快兩歲了,只會說不超過兩個字的詞語,稍微長一點的就說不上來,怎麼辦呀!

可見,大家對孩子說話早晚,也即是他們的語言發展水平都十分關切。

有的佛系家長表示這樣也太操之過急了,明明孩子才沒多大,就要承受學習的壓力?

但要知道,“語言爆發期”的確存在,孩子小時候的語言發展恰恰是很重要的一環。

研究表明,從出生開始,最初的五年是嬰幼兒語言發展最關鍵的階段,即便語言發展是一個持續到整個幼兒期和青春期的長期過程。

“在頭五年中,刺激語言的發展至關重要,因為大腦正在發育新的神經細胞和細胞之間的多種連線,以發揮表達和接受語言的功能。在這段時間內缺乏刺激可能會導致孩子的進步較慢,或者最終導致溝通技巧差。”——《兒童語言發展》

1.孩子早期語言發展的大致情況

剛出生的時候,嬰兒喜歡自己發出的動聽的聲音;

後來,他們嘗試從周圍環境中聽到的聲音和語言;

孩子們通常會在9到18個月大時說出自己的第一句話,一般最開始會說的詞語是“mama”或“dada”。有趣的是,無論你們用什麼語言教孩子,最初的詞語通常都指向母親或父親;

到大約18個月時,孩子的詞彙量通常為50到150個詞,這個年齡的孩子開始將幾個詞語放在一起,形成一個句子,例如“媽媽 球”或“媽媽扔球”;

到2歲左右,他們通常可以使用300多個詞,並能理解大約1000個詞;

在3歲左右,孩子們開始在各種事物中使用語言,他們不僅試圖透過提問來獲得想要的東西,而且還在談論過去發生的事情。

到了4、5歲,他們開始理解並使用語言規則來描述事物和表達自己的想法……

千萬不要覺得驚訝,這就是孩子早期語言發展可能達到的水平,只要家長引導教育得好,孩子說話的能力可能更加驚人。

2.孩子‬語言‬發展的重要衡量標準:詞彙量

語言發展水平的高低固然與諸多因素有關,而詞彙量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從前文所述的孩子語言發展大致情況中也可發現這一點。

積累的詞彙數量越多、詞彙種類越多元,語言表達也就越具有表現力。正如我們從小到大學英語先從背單詞開始一樣,孩子的語言發展水平主要看詞彙量。

我所理解的詞彙量應該有兩個層面,一個是詞彙理解量,另一個是詞彙表達量,我們往往只關注後者,卻忽略了前者。

沒有輸入,哪有輸出。

3.如何‬有效增加孩子的詞彙量?

話說回來,孩子的語言資訊輸入其實跟資訊傳播的過程很相似。

傳播學大師拉斯韋爾曾提出一個“5w”資訊傳播模式:

誰(who)——說什麼(what)——渠道(in which channel)——對誰說(to whom)——取得什麼效果(with what effect)。

這裡頭,除了“對誰說”(孩子)和“取得什麼效果”(讓孩子理解掌握詞彙直至能把詞彙表達出來)確定無疑外,誰來教、教什麼和透過什麼方式和渠道教這三個方面都值得我們深入思考一下。

Q1.誰來教

很多家長覺得自己口才不好,普通話不標準,英語也不太懂,覺得自己教會誤導孩子。

於是乎會各種尋求外力的幫助,上早教課就是一個選擇。

不過,根據我的經驗來看,靠上早教課學說話學表達肯定效果不佳,畢竟早教機構更多是打造一個遊戲的環境供孩子自由探索,而且每週一兩節課程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要學習還得重視日常在家裡的時間。

還有的家長為了圖輕鬆,讓孩子看動畫片,玩手機和平板電腦,還覺得孩子可以從這些電子產品學到知識和表達。

但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2歲以下的孩子儘量不要看電視和電子產品,2歲以上的孩子每天看電子螢幕的時間也不能超過2個小時。

雖然這些電子產品輸出的資訊可能對孩子有益,但這些節目和動畫片並不會與孩子互動、對孩子所說的話做出反應,而這些正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重要催化劑。

除此之外,時下很多家長還熱衷買學習裝置給孩子做早教、讀故事。

點讀筆、故事機等等這些產品的功能現在越來越令人驚喜,不單單可以讓孩子學中文,學古詩詞,學成語故事,還可以學英文,學童謠……

以市面上熱銷的某牌點讀筆為例,外型可愛,透過“一點就讀”的方式幫助孩子輕鬆地聽到繪本故事書上的各類文字,讓孩子能夠獨立地閱讀繪本故事書,並且對文字形狀與讀音聲響產生聯絡。

如果家長平時陪伴孩子的時間有限,引入此類產品用具是不錯的選擇。

不過,最好的老師還是孩子的父母。尤其是媽媽,嬰幼兒對媽媽的聲音反應十分敏感,媽媽說話的聲音能幫助開啟孩子大腦中主管學習的那部分。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如果家長在孩子的語言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並經常大聲朗讀給孩子聽,能為孩子後續長期的學習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教育父母掌握與幼兒交談的方法能更好地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

千萬不要圖方便把和孩子互動交流這事都交給機器。

Q2.教什麼

研究表明,與經常聽到大量複雜多樣的詞彙的孩子相比,只聽到簡單少量的詞彙的孩子大腦處理語言的速度會更慢,這二者的差距被稱為“詞彙差距”,預示著後續詞彙量的增長都會變慢。

還有專家稱,孩子在2歲半的詞彙量是受到其1歲半接收到的詞彙直接影響的。

然而很多家長對和孩子聊什麼、給孩子輸入什麼樣的詞彙感到特別困惑,對此,可以參考下面幾方面的內容:

1、講述日常發生的事情。例如,給孩子洗澡的時候告訴孩子:“現在我們要去洗個澡。來,你用手試下水的溫度,燙不燙?我們把身子擦乾,然後穿好衣服,就可以出去啦。”還有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場景,刻意描述去孩子們正在觀察的事物,例如摺疊衣服、打掃廚房、澆花等等。

2、繪本閱讀。 閱讀這件事情可以從嬰兒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進行了。家長可以從簡單又耐撕的布書開始,然後引入洞洞書、機關書,還有具有故事情節的中英文繪本,幫助孩子從小養成對書籍的熱愛。閱讀的時候可以先跟隨繪本上的文字大聲朗讀,然後再找到繪本內容和生活的關聯點,跟孩子談論更多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3、古詩、童謠和音樂。可以運用故事機播放朗朗上口的古詩詞、童謠還有兒歌、純音樂、交響樂等各種各樣的音樂,這些藝術形式能夠給孩子帶來尤為豐富的詞彙量輸入,還能培育孩子的審美感受,譬如當他們聽著生動的兒歌“ Old McDonald Had a Farm”時,他們會聽到關於農場的各種細節描述,同時能感受到語言美妙的節奏和韻律。

Q3.怎麼教

1、跟隨孩子的興趣。給孩子讀過繪本的家長都會有這個體會,孩子聽著聽著就不按書本的順序亂翻,就對書中一些特定圖片感興趣。請尊重孩子的興趣,不要強逼他們按照你的節奏,而是我們要跟隨他們的節奏。如果他們對車很感興趣,那就給她看更多的車,一起討論車的外型。有時候他們會自顧自說話,這時可以停下來,向他們提問,並與之互動。

2、切勿批評孩子的發音或說話方式。不要輕易否定孩子的發音和語法,這很打擊他們說話的自信心,家長聽到有誤後用正確的發音或用法向他重複他的陳述就可以了,譬如孩子說“汽車沒”,你可以告訴他:“哦,你說找不到汽車是嗎”。一定要多給孩子許多鼓勵,肯定他所作出的努力。

3、幫助他們擴充套件語言。孩子一開始說話的時候都是隻言片語,要讓他們更快學會說長欄位的詞語句子,家長可以在他們短促的表達之後加以擴充套件。譬如當他們說“貓”,家長可以接著說“那隻睡著的貓”;孩子說“媽媽,水。”家長可以說“我渴了需要喝水。”

4、有空多參與戶外活動。週末時間,家長可以帶著孩子上公園、博物館、動物園等場所遊玩,這些對孩子而言都是一個嶄新的世界。透過與豐富的事物實地接觸,並且給他們講解箇中的奧妙,會讓孩子更好地理解很多平時聽到的詞彙的真正含義。

語言本來就是人類進行溝通交流的表達方式,想要孩子的語言發展得更好,自然少不了家長們幫助孩子在溝通交流和互動當中去學習和體驗。

88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如何鼓勵一個非常失落的孩子,瞬間從迷宮中走出變得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