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孟子提出過性本善的觀點,在後來的三字經上開頭寫的也是人之初,性本善的觀點,但是荀子也提出過人性本惡的說法,也就是性惡論,那人類小時候到底是善是惡呢?

一個身材矮胖,但性格憨厚善良的六年級小孩子向老師分享了自己的同學錄,因為第一次同學們給自己寫了東西,所以很開心,也很寶貴這份同學錄,但沒想到同學錄裡面沒有對他誇讚之類的話語,全是充滿惡意中傷的話。

他的同學錄中全是“去死”,“醜”,“討厭你”的字樣,很難想象這樣的話語是從看起來天真無邪的小孩口中說出來的,他還沒來得及看同學錄,就分享給老師看,如果是他看到,那他得有傷心啊。

一樣孩子還直白的寫上“成績差,又醜”,還有諸如“想打你”之類的話,看出了小孩子之間的殘酷,來自小孩子的惡意,而且還是很深的那種惡意。

很多人認為小孩子出生就是一張白紙,什麼都不懂,後天的教育才能決定小孩子的善惡,可真的是這樣嗎?我的觀點是性惡論是正確的,每個孩子出生的時候都是懷著惡意的,等到後天的教育才會慢慢變得善良。朋友家不到一歲的孩子,會去拉扯貓咪,雖然一歲的孩子本身沒有多大力量,但是他施加的物件是更弱小的貓咪,還是經過父母的教導,才會逐漸不去折磨貓咪。

在現實中小孩子作惡的事情也不少,國外有這樣一個真是案例,十歲女孩踩死六個月嬰兒,這樣的惡行真的是不能饒恕,記得去年的一個七歲男孩推一個六歲女孩摔向地面,差不多有著兩米高的地面,幸好女孩兒的父親及時抱住女孩,不然這將是一場無可挽回的傷害,兩米的高臺,一個六歲的女孩兒摔下去,後果可想而知。

電影《告白》中有句臺詞:「如果你是邪惡的,那我又何必提醒你只是個孩子,人性的醜惡或許有時候真的與年齡無關。」人性的醜惡有很多時候或許真的與年齡無關,然後在國內,小孩子犯錯了,他們的父母往往有著另一套說辭“他還只是孩子啊”。

最後才發現不管是性惡論還是性善論都無法成為評價孩子是否好壞的觀點,小的時候壞是因為不懂,可逐漸有意識了之後還會做“壞事,”是因為父母教育的問題,當然也有網上的不健康意識的傳入。

有了孩子就應該正確教導孩子的一言一行,而不是任由孩子“胡作非為”,那這樣,孩子只會成為“惡魔”,未來不容樂觀,而且要監督孩子是否在網上學習了一些不健康的意識。

小孩子殘酷的改變還得由大人悉心教導。

11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和熊孩子“過招”之“曲線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