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股神巴菲特曾經說過:人的成功,不在於智商,而在於自制力。

孩子如果在青少年時期形成了良好的自制力習慣,將受益終身;否則,在今後的生活和工作中,將一事無成。

國慶期間,親戚帶著上高中的閨女到家裡來玩。聊天中,孩子的母親對女兒的高中生活和學習狀態不滿,說:“學習不用功,對吃感興趣,現在長得這麼胖,一米六五的個子,有140斤。”我對孩子說:“喜歡美食不是壞事,但要適量。你這樣,不怕長得太胖了嗎?”孩子說:“怕是怕,但吃的時候,就控制不了。假期也減肥了,就是減不下去。”

她的話,引起了我的注意,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沒有很好的自制力,將對她今後的生活和工作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這也讓我想到了另一個學生。

這個孩子比較聰明,但有些個性,剛上高中時,他在實驗班,後來調到了普通班。我問他緣由,他說:因為不喜歡背英語單詞,上課時就慢慢聽不懂了,再加上喜歡看武俠小說,整個成績就排到後面去了。”並說:“老師天天讓我背單詞。”並反問我:“不想做的事情,為什麼要做?”

而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們也看到一些智商不是非常高,但自制力特別強的孩子,最後成為人生贏家,考上好的大學,事業和家庭都很成功。

曉峰就是這樣的一個孩子,他知道哪些事是必須做的,並且嚴格要求,做作業時,每科都定了時間,時間一到,無論是否做完,都進行下一科,這樣倒逼了他做題的效率。最後考取了清華大學,一直讀到博士,現在在國家部委工作。

所以培養孩子的自制力非常重要,如果形成良好習慣,孩子受益終身;否則,在今後的生活和工作中,隨心所欲,將一事無成。

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自制力呢?

1.教育孩子懂得培養自制力的重要性,先做“應該做的事情”。

人生時刻會面臨選擇,如:是先做“應該做的事情”還是“喜歡做的事情”。大到國家危難的時刻,是投身革命,還是繼續享受安樂;小到孩子吃飯,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還是要兼顧營養和身體狀況。並且孩子成人後,在工作單位,大部分的工作是簡單和枯燥地重複的事情,是想做就做,還是克服困難積極做好?

實踐證明:先做“應該做的事情”,並做好,才能克服困難、增長才幹,成就事業。這也是有自制力的一種表現。否則,那將既害自己又害別人。

但是有的年輕人,工作後,因為不願意做簡單或者枯燥的事情,並且嫌工資少,而放棄工作,在家做啃老族,對個人、家庭和社會都有害而無一利.

其實,孩子沒有自制力,與家長關係非常大,首先,家長沒有認識到自制力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現在社會上,有部分家長認為經濟條件好了,很多方面只要孩子喜歡就行,孩子不願意做的事情最好不要強迫他做,對孩子的要求,無原則地滿足。覺得這是尊重孩子,給孩子更多的自由。如:有的孩子喜歡吃肯德基等食品,只要孩子喜歡,就給孩子買,久而久之,造成了孩子身體肥胖。這樣,一是養成了隨心所欲的習慣,二是食品本身營養不均衡,造成孩子的身體健康出現問題。

我們不否認,對孩子要尊重,要給自由。但是尊重和自由都是有前提。孩子是未成年人,他們的思想還不成熟,不能對事物有比較全面的認識,他們現在很多的想法,是為了滿足當下的需求,而對長遠的發展有時是不利或者是有害的。如果一味地尊重,就是放縱,就是對孩子不負責任。就好比:孩子小不願意打預防針,如果家長尊重孩子,不打預防針,就會大錯而特錯。

再說,作為人需要自由,他必須有自由的基礎。他必須先學會今後自食其力的本事,才可能有自由可談。學習就是他生存和保障自由的前提。在青少年時期,學好習就是他應該做的事情。

現在很多的成功人士,年少時,其父母都對孩子嚴格的要求,郎朗每天練琴的時間在8個小時以上,董卿每天必須背誦詩詞,跑長跑。這種長期的訓練,既增長了才幹,培養了他們的自制力,這些都是他們今天成功的基礎。

當然,我們也提倡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儘可能考慮孩子的心理和生理情況,在方式方法上,考慮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和程度,尊重孩子。

所以,從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告訴他,當面對“應該做的事情”與“喜歡做的事情時”時,要先選擇前者,並督促孩子做好應該做的事。如放學回家,要求孩子迅速做作業,而不是看完喜歡看的電視才做作業。吃飯時候,不僅要考慮好吃,還要考慮營養,也要考慮別人。

如果家長長期這樣要求,孩子就不會問出:“我不喜歡的事情,為什麼還要做?”的問題。

2.遇到困難後,賦予積極的意義,通過多種途徑努力解決問題。

當孩子知道做應該做的事情後,家長會發現,有的孩子能堅持,有的孩子往往不能堅持,做著做著就分心了。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呢?

這與孩子遇到困難後的情緒控制有關。 人的行為一般會在情緒的作用下產生。它由三個環節組成:刺激——情緒——行為。

例如:一個人受別人的無端指責,一般情況下,他就會生氣,會反擊。這裡的指責、生氣、反擊,就分別是刺激、情緒和行動。

但我們發現,並不是同樣的刺激,人們會有同樣的行為。上面的例子裡,有的人反擊可能是爭辯,有的可能是罵人、還有的可能是走開。為什麼有這樣的區別呢?是因為這三個環節中還有兩個隱藏的環節:1刺激——2賦予意義——3情感——4產生方法——5選擇行動

在受到刺激後,賦予的意義不同,也就是解釋不同,人們產生的情感就不同,情感不同,他頭腦裡產生的可供選擇的方法就不同,最終選擇的行動就不同。

(1)有的孩子遇到作業困難時,總體是自信的,覺得他是能夠完成作業的(賦予意義:積極)。他產生的情感就是積極的心態,在這種情感的支配下,他可能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也許會去看書,也許會不斷地演算,也許會請教老師和同學······,通過多種嘗試,直到完成作業,這樣孩子逐漸強化自信,以後遇到類似的事情,他會逐漸用這張方法解決問題,形成良性迴圈。

如果孩子雖然自信,但是尋找的方法不合適(產生的方法:無效),同樣是不能完成任務。也會降低孩子的自信。

(2)有的孩子當遇到作業不會做的時候,總體感覺是不自信的,潛意識是無能為力,是負面的情緒,那就會感覺到喪氣,在這種情感的影響下,於是他會選擇別的方法宣洩此時的情緒,有的學生會選擇做更容易的作業,有的就會選擇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如玩手機、看小說等,我親戚的孩子就是選擇了吃東西的這種方法。而這種情況,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孩子往往就會降低自信,遇到類似的問題同樣不會解決形成惡性迴圈。

所以從中看出,我們家長要作用於第二個環節和第四個環境。

一是在第二環節做工作,賦予積極的意義。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對問題要有積極的歸因,堅信通過努力是可以解決的,要有信心。平時要多給孩子樹立克服困難的榜樣,要給孩子提供成功的機會,多鼓勵,讓他們潛意識中逐漸建立“我能行”的意識。

同時也要告知學生:即使不能完全解決,通過學習、查資料、請教過程一定是有收穫的,也許就是以後成長的階梯。千萬不要一開始就覺得不行,自暴自棄。

二是在第四個環節做工作,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當孩子已經有積極心態了,要教會孩子尋找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和不同途徑,如:首先要儘量自己解決,再尋求幫助。如作業不會做,可以先自己看書,演算等方法,再通過問同學、問老師,只到解決為止。不達到目的,決不罷休。這就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三是告訴孩子用其他活動宣洩心中的情緒是無法解決困難的,這樣學會了逃避,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只會讓問題越積越多,最後放棄。減少信心。

3.幫助孩子逐漸把“應該做的事情”轉化為“喜歡做的事情”

很多情況下,應該做的事情與喜歡做的事情,往往是分開的。如孩子回家,一般應該馬上做作業,可是很多孩子卻願意先玩一會,有的是玩手機,有的是看電視,有的是吃東西。

孩子青少年時期,喜歡做的事情往往能夠給他們帶來及時的滿足,得到及時快樂的反饋,或者是孩子的能力能夠輕鬆做到的事情;而應該做的事情,往往是從長遠的發展的角度來看的事情,需要更多努力才能做到。對年級小的孩子來說“喜歡做的事情”更有吸引力。如娛樂活動、美食等。所以,我們常常需要說服教育,讓孩子們選擇先做應該做的事情,再做喜歡做的事情。

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認知能力的提升,自制能力和責任感的加強,並且以前所做事情的帶來的好處,有些孩子逐漸會將應該做的事情,轉化為喜好做的事情。如孩子回家以後,有一部分孩子,就願意先完成當天的作業,如果不這樣,他還會產生內疚和負罪感。

這也是我們家長夢寐以求的事情,要想孩子能夠將“應該做的事”轉化“喜歡做的事情”家長一方面,讓他從情感上,認識到做應該做的事的重要性。產生沒有做“應該做的事情”負罪感;另一方面家長需要在孩子做了“應該做的事情”後,進行及時反饋,給與表揚,強化學習成績等。讓孩子自己逐漸形成一種行為方式。

還有一點,家長要注意,就是要降低孩子做“應該做的事”的標準。例如:只要求孩子先去做作業,降低孩子作業品質的要求。如果你對孩子做的作業要求太高,孩子因為擔心做得不好,家長批評,孩子也容易出現拖延症,或者做別的事情。

有的家長會說,作業做不好,那怎麼行?其實要給孩子一個成長的機會,相對來說:孩子迅速去做作業,總比他玩別的,拖到最後來做作業要好,更好過於他不做作業。

人們常說: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如果家長注重孩子“自制力”的培養,你將培養一個負責任的孩子,一個具有良好自制力習慣的孩子!

人生往往“贏在習慣”

作者簡介:素華,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經驗,曾經陪伴多名青春期的學生,度過動盪期。敬請關注!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來報恩”的寶寶,都有這4個特徵,佔一個的家庭就偷著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