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父母的教育作為培養孩子性格和行為習慣的“起點”,在他們的人生中起到重要作用。

但不少家長會發現,自己即便是耐心地進行了引導,可等寶寶到了兩歲左右,一切就好像又回到了最初的樣子。

小傢伙稍有不順心,就開始撒潑打滾、尖叫哭鬧、甚至出現摔東西打人等略帶攻擊性的舉動,所以有些家長曾吐槽說:“兩歲左右的孩子,還不如剛出生的時候好帶呢!”

孩子一不順心就尖叫著撒潑打滾到底是咋回事呢?

其實,像這樣的情況在很多家庭都曾出現過,而這,就是父母們口中“可怕的兩歲”。

處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由於自我意識強烈,再加上自己的肢體力量不斷提升,可以完成的動作和行為也增多,這給了小傢伙提供了極大地成就感,認為自己無所不能。

所以這個時期的寶寶大多脾氣很暴躁,像個小“炮仗”一樣,稍微有點不順心就開始撒潑打滾,如果家長批評了他們,小傢伙不僅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還會跟寶爸寶媽對著幹,說東往西更是成了孩子的常規操作。

另外,2歲左右的孩子探索慾望十分強烈,而且越是寶媽不讓去的地方,越能激起寶寶的好奇心,這期間哪怕是摔了、撞了也不在乎,如果家長一味地拒絕,反倒會感受到小傢伙撒潑打滾尖叫哭鬧等一系列“操作”。

那麼遇到這樣壞脾氣的娃,父母就沒有辦法了嗎?其實並不是的,家長也有一些應對小技巧。

面對寶寶的小叛逆,父母可以用三個小技巧來處理

【技巧一】:先採取冷處理,隨後在無人地方講明緣由

兩歲左右的孩子出現撒潑打滾的情況,很正常也很頻繁,而仔細探尋這背後的原因,其實是孩子在試探父母的底線。

如果家長遇到這種情形選擇遷就孩子,長此以往,小傢伙心裡就會有個模糊的概念,那就是自己想要的東西,可以透過這種方式來獲取。

而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小伎倆”不感冒,那他們也同樣知道,下次自己不可以再採取這種方式了,所以此時家長選擇冷處理的方式是比較穩妥的。

那孩子做錯事就不管了嗎?也不是的。家長等孩子冷靜下來之後,帶其去一個無人的地方講明緣由,讓他們知道是非對錯,逐漸形成正確三觀。

【技巧二】:當孩子開始扔東西,家長要懂得放手

還有些孩子,他們已經不滿足於採取撒潑尖叫的方式表達不滿了,開始扔東西。

此時很多家長會在寶寶發完脾氣後,習慣性地將玩具一個個再收拾起來,可這樣做就給了孩子一種“反正我發完脾氣也有人善後”的概念,日後發起脾氣來就更加肆無忌憚了。

所以建議寶媽在孩子扔完東西后,儘量讓小朋友自己善後,這樣懂得放手,才會讓他們知道發脾氣也是需要成本的,日後也會逐漸改掉這個壞毛病。

【技巧三】:遇到寶寶委屈的情緒,先說“我知道……”

除此之外,還有些孩子並不是莫名的發脾氣,而是真的發自內心感受到了委屈,比如被玩具拌了腳,又或是不小心磕到了傢俱上等等。

對於孩子的這種脾氣,家長先不要責怪孩子,又或是立馬將責任推到傢俱上,此時應該做的是用“我知道……”這樣的話語肯定寶寶的感受,隨後等他們冷靜下來以後,再跟小傢伙們講道理,並且提供解決思路。在這一點上,霍思燕和胡可做的就很優秀。

結語:寶寶在兩歲時,脾氣出現大反轉是正常現象,也是成長中的必經之路,家長只要耐心做好引導,相信孩子很快就能歸回聽話寶寶的行列哦。

5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幼兒的自由探索,不僅僅是好奇心的驅使,還關乎孩子的自我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