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三歲的孩子,夠不到高處的東西,無論自己怎麼踮起腳尖使勁夠,還是夠不到。這個時候,做父母的看到後,往往會走過去,直接幫寶寶把高處的東西拿下來,遞到寶寶的手裡。
一個兩歲多的幼兒,雙手推著小椅子在屋子裡到處走動,當小椅子前面有了一個障礙物的時候,推不動了,再試一次,還是推不動;再使勁,還是推不動,於是急得大喊或者大哭。父母聽到了,看到寶貝的困境之後,往往會好笑地邊對寶寶說:“傻瓜,前面擋住了,當然推不動了。”,一邊幫寶寶把小椅子移動一下位置。
一個一歲多蹣跚學步的寶寶,想自己邁開雙腳,去拿幾米遠的球,父母看到了,立馬理解了寶寶的意圖,幫寶寶把球拿到了他的跟前。
這些生活中的小事,在爸爸媽媽帶娃的過程中,幾乎每天都會發生。很多父母認為,這樣的小事,不會和孩子的教育掛上鉤,也不會對孩子造成影響。
接下來,講一個孩子自由探索的故事。
爬行寶寶栽倒在石階外有一位接受過“愛與自由”教育的媽媽,帶著8個月大,剛學會爬行沒多久的兒子到樓下玩。
有一天下午,兒子在樓下爬著玩了一會兒,衝著小區裡石階外一片茂密的植物叢直接爬了過去。在已經接近石階邊緣的時候,媽媽突然意識到:石階外的地面比石階要矮很多,而植物的高度和石階卻差不多。然而,當媽媽衝到兒子身邊的時候,絲毫不明情況的兒子已經一手重重地按住植物,整個人頭朝下,失重栽了下去。
媽媽手忙腳亂地抓著兒子的小腳把兒子提上來,看到兒子的身體並沒有受傷,放心的同時,卻發現兒子沒有哭,瞪著一雙懵懂的大眼睛,迷惑的看著石階外的植物叢。
媽媽把兒子又放下了,兒子迅速地又朝著石階邊爬過去。但是在石階邊緣的地方慢慢地停下來,伏下身子,極其小心地伸出一隻手按了按植物的葉子,又退回去,又往前爬,再按了按植物,然後轉身往回爬開了。
看完這個寶寶的故事,你是不是對如此幼小的寶寶竟然有如此重大的發現感到讚歎,同時也明白了讓幼兒自由探索的重要性?
自由探索外部世界,是人的天性。而在探索的過程中,寶寶透過親自體驗、感覺,明白事物和事物、事物和人之間的聯絡,明白如何戰勝阻力,達到自己的目標,這就是兒童智慧的生成啊!
而這一天性寶寶如果得到了及時、足夠的發展,單從這個角度來講,他已經甩其他孩子好幾條街了。
兒童探索的意義,不僅僅如此,還關乎著兒童的自我效能感。
何為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美國當代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一個人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和判斷。
班杜拉將自我效能感與自信聯絡起來,他說,自我效能感是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
再說得通俗易懂一些,就是一件艱鉅的工作擺在兩個工作能力相當的人面前,一個人很樂觀,覺得我一定能完成,即自我效能感很好;另一個人則很悲觀,認為工作太難了,我一定完不成,即自我效能感很差。
一個擁有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在追求一個目標的時候,會有堅定不移的信心,認為自己一定能實現這個目標。
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點,是一個人自己的成敗體驗。
換句話說,自我效能感,並不是在一次次失敗的總結中得出的,不是在父母或者他人一次次包辦中得到的,而是在自己一次又一次小小的成功中獲得的。
站在父母的角度,父母會認為,孩子的事情很小。然而對於一個幼小的孩子來說,他要做的任何嘗試,都很重大,完成這些任務,需要調動很多東西,如頭腦、身體和心智等。
孩子每完成一個他認為重大的事情之後,他都會感覺“我能行“、“我可以”,久而久之,就幫助孩子形成了強大的自我效能感。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形成強大的自我效能感?1、看見孩子的真實需要
當蹣跚學步的孩子想去拿幾米遠的球時,他真實的需要,不僅僅是拿到那個球,還必須是自己去拿到那個球。
這個時候,父母如果看見孩子的真實需求,不是幫孩子拿到球,而是陪伴著、守護著孩子,看著他獨立完成這個任務,並在他遇到危險的時候化解他的真實危險。
兩歲多的寶寶推著小椅子到處走動,椅子碰到了障礙物推不開時,他真實的需要,不僅僅是要繼續推著椅子走,還有對這個困境的疑惑及自己解決的願望。父母在聽到孩子的哭喊時,那是孩子在遇到困境時情緒的發洩,只要孩子不對你發出求救,就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在孩子各種嘗試,最後躲開障礙物之後,孩子就能明白,物體和物體的關係。而孩子自我探索的過程和最後的勝利,也是高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過程。
三歲的寶寶,夠不到高處的東西。他真實的需要,和一歲多的寶寶拿球是一樣的,不僅僅是拿到高處的東西,還必須是自己拿到高處的東西。父母要做的也是陪伴守護孩子,只要孩子沒有過分的洩氣、情緒沒有歇斯底里,讓孩子去嘗試。發生幾次這樣的事件之後,孩子就能自己想出登著凳子去拿高處東西的智慧。
2、父母“不做什麼”才是愛
我們常常將父母能夠對孩子“作什麼”視為愛。小到為孩子穿衣穿鞋,為孩子整理書包,為孩子監督和檢查作業,為孩子處理兄弟姐妹或者和其他小朋友之間的衝突,大到為孩子選學校,為孩子選專業,為孩子找工作,為孩子鋪好一生的路線。
在太多的時候,父母“不做什麼”才是真愛。在孩子能夠穿衣吃飯、能夠自己整理書包和自己的房間、能夠獨立完成作業、能夠自己處理和他人關係的時候,不為孩子做這些,才是真愛。
做父母的需要提醒自己,控制住自己干預孩子行動的衝動,太多的干預是沒必要的,是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很大傷害的。
父母要明白,太多的事情我們父母是代替不了孩子的。父母可以代替孩子交朋友嗎?不能;父母可以代替孩子學習嗎?不能;父母可以代替孩子談戀愛嗎?不能;父母可以代替孩子結婚嗎?不能。
如果說孩子是天使,那麼父母不是上帝,而只是天使的守護者。
3、尊重幼小孩子受挫折的權利
我們經常看到,在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時,父母發現孩子受挫折能力很弱,遇到一點困難就放棄。於是很多家長花大價錢把孩子送進抗挫折教育機構,以此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絕大多數的孩子抗挫折能力差,是因為童年的經歷告訴他:他是弱小的,什麼都做不了。如果要做一件事,他必須依靠父母的幫助才可以完成。
從我舉例的三件小事可以看到,一個孩子的自然成長,過程中自然會遇到很多的挫折。而我們成年人,卻在大多數情況下,剝奪了孩子自主解決的機會。就這樣,一個又一個天然的培養孩子挫折商的機會被錯過。
最後寄語:
讓幼小的孩子自由探索,是一件無比重要的事情。在孩子的世界裡,即使在成年人看來一件很小的事,卻是他的整個世界。他要在這個小小的世界裡證明自己的力量,而後才有能力在更大的世界裡去證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