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真的是越鼓勵,越上進嗎?

孩子想要的東西,真的不能一次性滿足嗎?

和“不懂事”的孩子,真的沒法溝通嗎?

給孩子立下的規矩,他真的會抗拒嗎?

但凡有點“育兒修養”的媽媽,都能輕輕鬆鬆地回答出以上四個問題,不用問,答案都是肯定的。

可是,當讀完《童年不缺愛:如何給孩子一生的安全感》一書時,我對以上問題有了更進一步地理解和認識。

一、別讓誇讚變成綁架

著名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曾經說過: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

鼓勵分很多種,家長們用的最順手的,恐怕就是誇讚了。誇Ta是個懂事的孩子,誇Ta是個勇敢的寶寶,誇Ta是個聰明的學生……其實,這樣的誇讚,更像是在給孩子貼標籤。

舉個例子,當你把“懂事”貼給孩子時,他很可能就帶上了“懂事”的面具,凡事都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久而久之,他大機率會成長成討好型任何。

這樣的誇讚,與其說是鼓勵,不如說是綁架。誠然,孩子確實需要鼓勵,可家長也應該注意方式方法。

正如書中所說:我們要看到孩子做得好的具體細節、體現的品質,而不是籠統地給孩子扣上一頂不適合他的高帽子。

二、“哭窮”、“裝窮”,會給孩子帶來匱乏感和愧疚感

想必很多家長都有如下的經歷:

當孩子看到路邊賣玩具的小攤販流連忘返、想要一個價格便宜、質量低廉的玩具時,父母往往會選擇拒絕,原因不是因為沒錢,而是不想給孩子養成亂買東西的壞習慣。

家裡明明買了很多零食,可孩子想吃的時候,玩呢斷然拒絕,要麼每次只給孩子一點點,不是因為捨不得,而是不想給孩子養成隨便吃零食的壞習慣。

每每這個時候,家長還要用“我沒錢”“就這麼一點了,省著吃”這樣的話來搪塞孩子。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很難如願給孩子養成一個所謂的好習慣,相反,孩子得到的仍是匱乏感和愧疚感,長大後,他和金錢的關係也會變得沉重和艱難。

心理學家李雪曾經說過:長期的匱乏感的匱乏感會逐漸凝固成內心的黑洞,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容易變得慾壑難填,再多的名錶名車也彌補不了。

針對這樣的問題,洪蘭教授也持同樣的觀點,並給出如下建議:

父母教孩子時,不要一次只給一點,讓他覺得一直不夠,把貪的心生出來。父母不妨多給一點,告訴他“不要貪,東西是足夠的”,然後教他什麼是“適可而止”。

畢竟,只有慾求不滿的人,才會貪心。

三、孩子不懂事,那就用“遊戲”溝通

《童年不缺愛》的作者心心媽是科恩親授遊戲李育兒師,在書中介紹了很多和孩子溝通的小遊戲。我在嘗試之後,發現非常受用。

我經常用“油鹽不進”來形容我的孩子,不管是好話說一車,還是板起臉來教訓,彷彿都沒有太大的效果,他依然是我行我素。在嘗試了書中的親子游戲後,我發現溝通起來容易了很多。

其實,我在書中學到的,不只是“魚”,而是“漁”。學到遊戲方法是次要的,更多的是和孩子相處時的心態。在和孩子做遊戲的過程中,我能感受到孩子發自肺腑地開心,那一刻,我便體會到了心理學上常說的“聯結”。此後,當孩子再有“油鹽不進”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不再是生氣,而是開始琢磨,用一個怎樣的遊戲,能“制服”這頭小怪獸。

遊戲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就如我們個孩子約定看完電視去洗刷,一旦家長說“時間到”,孩子可能就會出現抗拒,甚至趴在沙發上不起。這時候,你如果板著臉告訴孩子:“說好的事情就得遵守,時間到了,你必須得去洗刷。”這時候,這樣的話多半都是沒用的,而且在此之前,你和孩子積累的好情緒,在“時間到”的那一刻,基本都沒有了。

可是如果做遊戲呢?看到孩子倒在沙發上,你故意誇張地說“我說的是時間到,又不是時間倒,你怎麼就突然倒了呢?!”這個時候,孩子一定不會無動於衷的,甚至可能還會笑呵呵地換個姿勢,來個“時間趴”“時間跳”“時間舞蹈”……最後,你給他個“時間走”的指令,他就會開心又聽話地去洗手間。

其實,每個遊戲都沒有定式,只要家長樂於和孩子“玩”,讓他開心大笑,溝通也就不再是難事。

四、孩子不聽話,往往是“規矩”不合理

我們常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所以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會給孩子立各種各樣的規矩。可是,孩子真正能遵守的,卻寥寥無幾。身為父母,常常會因此產生挫敗感。

或許問題並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規矩本身就有問題。

試想一下,家長在立規矩的時候,有沒有考慮規矩的合理性?是不是更傾向於對孩子說“不”:不可以進廚房,不可以坐地上,不可以玩樹枝……一直對孩子說“不”,就會抑制他的自主性,阻礙其生命的自由發展,孩子自然會以逆反行為來對抗。

所以,家長在立規矩的時候,首先要保證規矩的合理性,其次要對孩子有合理的預期,在孩子不守規矩時,溝透過程中不要有太多的說教,最後,要給孩子提出可行性的替代方案。

這就是書中介紹的“ACT設限法”,A代表確認感受,C代表溝通限制,T代表提供替代方案。

比如和孩子說好的看兩集動畫片,時間到了,孩子卻不願關電視,家長可以這樣表達:這部動畫片實在太好看了(確認感受)。可是,咱們一晚上只能看兩集(限制溝通/規矩)!現在咱們關了電視,你是想吃水果,還是想和媽媽玩個“上遙控器”的遊戲(提供替代方案)?”

只要家長帶著愛給孩子立規矩,孩子多半都不會牴觸。

以上四點,是讀完《童年不缺愛:如何給孩子一生的安全感》一書後,印象最深的內容。其實,書中還有很多有營養的知識,成功幫我擊退了當媽路上的種種挫敗感。只有當媽的心態平和了,才有可能給孩子“供給”足夠的安全感。

其實,當媽以後,育兒書看了不少,但是像《童年不缺愛:如何給孩子一生的安全感》這種把理論說的通俗易懂,把方法講得接地氣的育兒書,還真不多見。讀完這本書,光讀書筆記,我就寫了4大頁。真心推薦給身邊的寶媽。

8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女子懷“異地雙胞胎”,機率是十萬分之一,醫生:只在文獻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