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海姆·G.吉諾特在《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一本書的開頭,提到了一個讓人觸目驚心的場景:一個病人躺在手術檯上準備手術時,外科醫生走過來慈眉善目地對病人說:“我真的沒受過什麼專業訓練,但是我很愛我的病人,我會用我的常識給你做手術。”

聞者驚心!

海姆·G.吉諾特接著說,從來不學習,僅靠本能和常識來愛孩子的父母,就像那個不具備專業技能,僅靠常識來給病人做手術的外科醫生一樣,在愛的名義下,卻進行著傷害。

很多的父母確實是如此做的,他們傾盡自己一生的心力,理直氣壯地向孩子奉獻著自己的愛,卻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收穫。可是,在他們自己傷心、悲憤之餘卻從來都不曾想過,自己付出的也許並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

也許,孩子並不是像我們看到的那樣頑劣、讓我們傷神費心,缺乏感恩的心,而只是我們沒有看到孩子的內心需求罷了。

有俞敏洪作序推薦的這本《童年不缺愛》,是由心心媽創作完成的。心心媽原來是一家世界知名銀行的職員,後來離職一邊學習一邊養娃,她是科恩親授遊戲力育兒師,美國認證正面管教講師,同時也是凱叔講故事等多家育兒平臺的文章作者。

在這本書中,心心媽分享了很多自己養育孩子的經歷,有無數生動好看的案例,也有很多媽媽在育兒道路上的挫折,但更多的是媽媽在挫折背後的反思和學習。心心媽在養育孩子道路上的很多做法、心得都說到了媽媽的心坎裡,而在這背後是無數本心理學、育兒書籍的鋪墊和育兒理論的學習,而這些成功的經驗和體會,也值得所有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有些手忙腳亂、力不從心的爸爸媽媽們學習。

01 孩子出現問題,只是希望被“看見”

心心媽在書中分享了一個很讓媽媽鬧心的事例,可能很多媽媽也經歷過相似的場景。

一次,我外出學習回來,第二天送心心去上幼兒園時,遇到了一連串的不順:心心先是磨蹭著不肯起床,在媽媽連環遊戲的攻勢下,勉強配合了,可是又對要穿的衣服挑三揀四。等到去幼兒園的路上,又一反常態地要去商店買玩具,在被媽媽告知商店還沒開門後,又吵著讓媽媽抱。等到媽媽抱起了,又提出要去24小時售貨機那買彩虹糖。心心媽果斷拒絕了她的無理要求,於是心心開始大聲哭鬧。

這一連串的意外讓心心媽有些招架不住,她開始意識到也許心心的負面情緒或許並不源於眼前,不在於起不起床、穿什麼衣服,沒買到好玩的玩具,而在於內心深處一些未被排解的疙瘩。眼看著,心心沒有辦法按時到校了,而且即使到校,被各種負面情緒包裹的她,也可能各種找茬。

於是,心心媽陪心心坐在路邊,耐心地聽她哭完。

一開始,心心一邊哭一邊說“我就要吃彩虹糖,你給我買”“我不想去幼兒園”,大約十分鐘後,她的抱怨開始變了,她委屈地說“媽媽,你以後不準再出去學習,一次也不行,我放學回家看不到你,也不能跟你睡覺。”

聽心心反反覆覆說,心心媽才意識到原來女兒早上這麼多的“無理取鬧”,源於媽媽出差見不到媽媽而產生的負面情緒。

很多時候,媽媽容易被孩子眼前的淘氣矇蔽了雙眼,以為孩子不聽話、不懂事,而沒有意識到在孩子胡鬧的外衣下,可能隱藏著孩子表達不出、甚至連自己也沒有意識到的內心需求。

心理學家認為,生而為人,我們都有兩個最基本的訴求,那就是活出自我以及在人際關係中被對方看見。

在生活中,當自己沒有被至愛之人“看見”、理解時,不斷地用負面行為來表達自己想法的事情常常發生,大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孩子。

因此,對於父母來說,看到孩子出現問題、情緒失控時,不能輕易地就被孩子牽著情緒走,而是應該透過關心、詢問看到孩子行為背後的內在需求,透過反映性迴應,向孩子傳遞出“我試圖理解你”的訊號,以此讓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的愛,以此獲得一種安全感。

02 不要因為自己情緒失控,而讓孩子受到傷害

鄧超主演的《銀河補習班》中,有一個情節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電影中的爸爸馬皓文曾經是一名優秀的建築工程師,因為一次事故的發生而鋃鐺入獄。等他從獄中出來時,妻子已經改嫁,而兒子也成為一名問題少年,正在被學校勸退。

他和校長約定,只要一個學期結束後,兒子能考近年級前十名,就讓兒子繼續留校學習,校長答應了。

於是,爸爸一邊照顧孩子的生活、學習,一邊忙著自己的找工作和為自己的冤案申訴。在這個過程中,他遭到他人的嘲笑、侮辱、刁難、敷衍,心情低落到了谷底。而恰好這個時候,兒子興奮地提出想看航展,不堪重負的他終於忍不住朝兒子發了很大的脾氣。

這樣的情況,經常在父母和孩子之間發生。尤其是當大人因為工作疲憊或者生活不順時而心情不好時,我們常常會將所有的壞脾氣都發洩在孩子身上。在我們看來,是孩子磨蹭、不聽話、亂髮脾氣觸怒了我們,卻可能從來沒有想過,孩子只是一個導火索,他們的行為遠遠不至於讓我們發那麼大的火氣,我們只是藉機將自己的壞情緒發洩到了弱小的他們身上罷了。

雖然,過後我們也會心生愧疚,但是如果沒有反思,深刻挖掘的話,也許我們永遠也找不到背後深藏的原因,那麼,同樣的錯誤便無法再次避免。

心理學家認為,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一些“情緒觸發點”,它指的是當前的某件事情突然自動引發了我們的強烈反應,但是這個反應的出現並不是基於當前的情況,而是基於一些過去的經驗。

只有在每次發怒之後,反思找到根源,才可以有意識地在自己與孩子之間畫上一條界限,拿回本該有自己處理的情緒,不讓其傷及孩子,更不讓孩子替我們負重前行,就像鄧超在電影中飾演的角色所說的那樣,“當你能夠做到深處黑暗之中,還能把光明留給別人,你就是一個成年人了。”

03 活在當下,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陪伴

美國的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一書中建議,對於6歲以下的孩子,我們可以每天都留給孩子15分鐘的“特殊時光”,對於6歲以上的孩子,可以調整到一週30分鐘,我們要儘量將“特殊時光”的時間固定,讓孩子可預期。

這段“特殊時光”是專屬於父母和孩子的親密時光,在這樣的時光當中,孩子的安全依戀模式得以形成,而這將最終惠及將來他與朋友和伴侶的關係。

可是,由於生活的忙碌加上網路的強大力量導致的浮躁的心態,使得這短暫的特殊時光變得極其不易。

“人在心已遠”的場景讓孩子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提出抗議,於是,孩子沒玩痛快,自己也沒玩高興,總是不歡而散。可是,靜下來的時候,我們又忍不住翻出相簿裡孩子的照片,感嘆時光易逝,孩子長得太快。

而心心媽認為,孩子父母對孩子最好的陪伴便是活在當下,全身心地投入到陪伴孩子的時間中。因為,只有在此刻,父母才能迴歸到跟孩子一樣的單純和簡單當中,享受到陪伴孩子的樂趣,這對父母來說也是一種滋養,而對孩子來說,也只有在父母全身心投入的陪伴中,他們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父母的愛,而這些時光也將成為孩子心底最溫暖的回憶。

寫在最後

著名的家庭教育專家尹建莉老師曾說,孩子就好像是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一樣,他最後會成為什麼樣子,取決於父母手中用於雕琢的是刻刀只是鋤頭。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父母不僅應該給予孩子自己的愛,還應該擁有愛的技巧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愛。而父母能夠給孩子最好的愛,便是讓孩子經由父母對世界、對生活充滿了熱愛。這需要父母在孩子童年的時候,給予他足夠的安全感,在孩子成長的時候,陪伴孩子同步成長,閱眾家之書,借他人之力,唯有如此,才可以始終可以站在高屋建瓴的位置上對孩子進行引導。

5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內卷化如此嚴重,如何讓爸爸參與孩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