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小夢
定噶:筱沐
“生了孩子後很多寶媽都說失去自尊了”這的確是,也許在生孩子之前很多行為和事情我們只是想著都會覺得臉紅,但是做了媽媽之後就變得百毒不侵了。
這就是因為懷孕期間各種孕檢內檢導致我們臉皮變得越來越厚了,再加上生產過程更是一次磨鍊,而且作為媽媽為了孩子哪裡還需要什麼自尊了?
只要孩子能健康快樂平安就好,但是現在有一個不得不解決的問題,就是媽媽和年輕女性的鴻溝越來越大了。
並且已經在生活中不斷被放大了,之前經常看到新聞,就是媽媽帶著兒子去女澡堂洗澡,要麼是澡堂不讓進,要麼就是澡堂裡的其他人排斥。
這其實就是做媽媽和年輕人的差距。
“娃丟了你負責?”,寶媽帶5歲兒子進女廁被罵回懟,如何兩全?而小云怎麼怎麼都沒想到會有人這麼不理解做媽媽的,小云是個90後寶媽,因為丈夫的工作性質她辭職了,在家做起了全職媽媽。
從孩子出生一直到現在她都是一個人給孩子拉扯大的,好在這天家裡沒啥事情,兒子鞋子也小了,於是就帶著兒子去逛商場了。
逛了一會差不多買完了,小云突然想上廁所,但是就她和兒子兩個人,要是讓兒子在外面等著自己還不放心,怕孩子亂跑也怕孩子丟了,所以就帶著兒子一起進去了。
但是剛進去就看到裡面一些年輕小女孩表情不好,而且還有一些人開始尖叫了,然後大家都罵小云,認為孩子也不算小怎麼能把男孩子帶進女廁所,自己都被看光了。
而且還有些帶女孩的媽媽也表示這樣會讓女兒心理留下陰影,小云也覺得很委屈,沒想到大家反應會這麼大,於是小云也怒了回懟:“娃丟了你負責?”。
這時大家依舊覺得小云做得不對,他要是怕丟就應該憋到回家在上廁所,這樣屬實不妥。
其實這種現象隨處可見,雙方其實都沒錯,只是這樣的情況下該怎麼做才能兩全?
這樣做或許可以兩全1. 很小的孩子帶進隔間上廁所
要是孩子很小的那種,那我們可以找一個帶隔間的廁所,然後帶孩子一起進到隔間裡面,這樣才不會讓其他人不舒服,並且也可以防止孩子丟了。
現在各種商場和飯店的衛生間一般都改成隔間式的了,這個時候我們就可解決兩難的問題,畢竟有了隔間誰都是整理好了才出來。
不可能出來提褲子,這樣即便是有異性孩子也是不會那麼尷尬和有種被冒犯的感覺,但是要注意的是孩子一定要很小才行。
2. 邊如廁邊和孩子說話
一般廁所都有離門口最近的,而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選擇離門口最近的廁所,然後讓孩子在門口等著,在如廁過程中不斷地和孩子說話。
這樣既不會讓孩子感到恐懼,還可以確認孩子有沒有亂跑,或者是有沒有遇到危險,一旦有任何異常我們也可以很快地出來和了解。
這樣孩子既不用進到廁所裡面,也不用擔心孩子丟了,這個兩全的方法也是很實用的,但是要是孩子過小還是別用這個方法,用第一個方法。
多大的孩子可以去異性廁所?1. 不超過2歲
在2歲之前的孩子你可以偶爾實在憋不住的情況下帶孩子進到異性廁所中,因為首先孩子的性發育其實是在他們出生就開始了。
但是在2歲以後會逐漸敏感和明白,所以在2歲之前孩子們還是不那麼敏感什麼都不清楚的一個階段,偶爾帶孩子去異性廁所是可以的。
但是最好也是要選擇帶隔間的,這樣不會影響別人,要是超過2歲不管怎麼樣都不要讓孩子進到異性廁所中,不然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而且作為媽媽我們要格外為孩子著想才行。
2.2歲後帶孩子去異性廁所後果大
2歲後正好是孩子們什麼都好奇,並且也是最調皮的時候,這個時候孩子的性發育也是比較旺盛的時期,他們本就格外好奇,要是你在帶他們去異性多的地方。
這對於孩子的心理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並且還會給別人帶來不適感,所以在2歲以後不管什麼理由都不要帶孩子去異性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