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嗯,話說,科普界最喜歡乾的事,就是深夜發美食,飯點屎尿屁。

我也不免如此清新脫俗。

你覺得,家裡最髒的地方是哪裡?

在咱們的經驗裡,似乎是馬桶。

我們每天屁股都要親密接觸的馬桶圈,每平方英寸含有83種細菌,平均320萬個。

聽上去夠髒是吧?

可是,家裡有的地方比它能髒上10萬倍,而且你天天使用。

知道真相的我,飯都要吃不下了!

是哪裡呢?重口味開始。

咱當媽的都身經百“便”,久經考驗。

今天的文章,就看你能不能當成下飯文,堅持到底了!

廚房篇

洗碗海綿

海綿絕對是當之無愧的全家最髒擔當。

它實在是太符合細菌生長的條件了。

首先,有吃的。海綿每天吸收食物殘渣、汙垢。

其次,有喝的。每次海綿都要下水,然後很久晾不幹。

最後,有住的。海綿的疏鬆多孔,就是細菌的高樓大廈。

萬事具備,細菌還不生生生?

一個2017年的研究發現,一塊舊海綿裡有362種細菌,僅16cm³的空間中就有820億個細菌生存。

細菌覆蓋率比馬桶座高200,000倍。

這麼髒的海綿怎麼清潔呢?

微波爐打一下?沒用的。

開水燙?太費時間。

最好的辦法就是,扔掉!

每週換一個新海綿,衛生,省事。

廚房水槽&砧板&冰箱門把手&擦手毛巾

作為放髒盤子倒髒水的地方,廚房水槽的細菌和洗碗海綿不相上下,它是全家細菌含量第二高的。

這倆貨地理位置實在太接近,理所當然成為一對難兄難弟。

既然水槽都說了,再說一下水槽附近的砧板吧。

因為切生肉的原因,砧板上的沙門氏細菌、彎曲桿菌、糞球菌,甚至李斯特菌等比馬桶圈多200倍。

拿著剛才的髒海綿來擦這的髒砧板,並不靠譜。

因為刀痕裡的細菌擦不掉。

最好的清潔方法是噴上餐具消毒劑,等5分鐘,然後用流動水衝乾淨,廚房紙擦乾。

對了,切完生肉,人手碰過生肉,還不經考慮就去開啟冰箱門拿其他東西,又導致冰箱的把手沾上糞球菌。

有的人還把毛巾掛在冰箱門把手上,切完肉擦一下手。

毛巾一掛好幾天,甚至幾星期,最後都說不清是誰汙染誰了。

唉,看來看去,怎麼吃的地方比拉的地方還髒(捂臉つ﹏⊂)。

想還廚房個乾淨,消毒是關鍵。

每頓飯洗碗後順手擦拭水龍頭把手。每天用餐具消毒劑擦洗切菜板、檯面一次。每週廚房水槽、過濾網清洗消毒一次。每月用漂白劑對廚房下水道消毒一次。浴室篇

牙刷杯&牙刷&浴巾

沒想到吧?這裡是家中細菌繁殖第三猖狂的地方。

為啥?

因為有馬桶這個不定時噴發的“活火山”。

牙刷、牙刷架、擦屁股的紙、洗澡用的浴巾,一般都是在廁所裡放著,離馬桶不遠。

圖注:高速專業攝像機拍到的衝馬桶瞬間

然後細菌細細密密落在牙刷杯裡,裡面溫暖潮溼,簡直是人間天堂。

不僅牙刷上撒了糞便。

浴巾、香皂架、紙巾盒也是如此。

毛巾的多孔結構,也註定很“吸”菌。

你在家中用毛巾擦臉的動作,比把頭伸入馬桶裡洗臉,讓臉部的大腸桿菌更多。

四捨五入,每天刷牙擦臉,都要吃點大便。

為了展示開蓋衝馬桶的影響,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曾做過一個實驗。

實驗員把細菌培養皿放在廁所的紙巾盒、香皂架、牙刷架、浴巾架各個位置,然後把熒游標記過的細菌倒入馬桶裡。

開蓋衝完馬桶,48h後,看細菌培養皿上的菌落數。

牙刷,2個。毛巾,3個。花灑,3個。香皂架,4個。紙巾盒,5個。

到處都有細菌,離馬桶越近的地方,落的細菌越多。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以後衝馬桶都要跟要點鞭炮一樣緊張,哈哈。

大可不必嘛。

蓋上馬桶蓋就行啦。

實驗員還做過一個實驗,蓋上蓋子衝馬桶,再次測試菌落數量。

牙刷,0。毛巾,0。花灑,0。香皂架,1個。紙巾盒,2個。

遠處幾乎沒有落細菌,近處只有少量。

蓋蓋子的效果就是這麼明顯!

為了你自己不吃屎,每次衝馬桶記得蓋蓋!

此外,一根牙刷最多不要使用超過3個月。

每3-4天換洗一下浴巾。

客廳篇

手機&電視遙控器&鍵盤

這三樣東西,都是手經常接觸的。

我們的手,什麼都摸,哪裡都去,相當於一個勤快的搬運工,把細菌抹得到處都是。

就拿手機來說,手機的髒汙程度約為馬桶圈的7-10倍,如果你喜歡去廁所摸魚,手機會更髒。

我們上完廁所會洗手,但是幾乎不洗手機。

So,前面提到了,馬桶會噴出那麼多細菌,於是手機上長滿了讓人拉肚子的大腸桿菌,嗓子發炎的鏈球菌,流感病毒,超級細菌MRSA……

口說無憑,給你看證據。

有研究人員用棉籤擦了擦某款手機的螢幕和馬桶圈,取樣培養,測試細菌和黴菌的含量。

這是馬桶圈的。

這是手機螢幕的,密密麻麻的菌落,明顯比馬桶圈多。

這是手機背面的,毛都長出來了,幾乎失控的節奏。

還有,還有,天天打字的鍵盤也乾淨不到哪裡去。

有資料說鍵盤上每16cm²包含350萬個菌落形成單位(CFU)。

咱們打工人,平時對著電腦吃零食,那鍵盤縫裡不知道掉了多少渣渣。

我同事曾經買過鍵盤清潔套裝,拿那個氣球對著按鍵縫呲一遍,掉出來的東西哦,哎呀呀,絕對讓你有拔黑頭、擠粉刺那種又虐又爽的感覺。

怎麼辦?

一個月有那麼幾次,用柔軟的超細纖維布擦擦手機、鍵盤、遙控。

或者將60%的水和40%的酒精混合,浸溼纖維布給手機深層清潔。

慎用噴霧型清潔劑,可能會損壞手機。

最後就是,洗手洗手洗手!根治一切髒。

今天仔細說了這麼多細菌扎堆的地方,並不是讓我們把它們消滅光光。

家裡並不是無菌環境才健康。

嚴格來說,人並不是一個單一的生命,而是一個複合生命

也就是說,我們身上共生著一群生命,其中就包括細菌。

細菌去錯了地方,或者數量太多太少,破壞了和我們的平衡,我們才會生病。

文章中只是建議定期清潔,而不是時時刻刻清潔。

就是想告訴我們,這個清潔頻率下,細菌不太多,也不太少,能和我們達到動態平衡。

孩子在這種環境下生長,以後體內細菌平衡偏離,身體也有能力把它拉回來。就是所謂的免疫力強。

接納細菌是我們的一部分,也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課哦。

參考資料

https://bestlifeonline.com/dirtiest-place-in-house/

Https://www.news.com.au/lifestyle/home/interiors/chopping-boards-hold-200-times-more-dangerous-bacteria-than-a-toilet-seat/news-story/dd1b58bc2fadb25f331c8bf22962f826

https://www.dailymail.co.uk/femail/article-6090377/How-smartphone-covered-TEN-times-bacteria-toilet-seat.html

https://www.enviroxclean.com/blog/why-you-should-sanitize-around-your-toilet-every-time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6033465/

5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陪讀媽媽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