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媽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作為母親的你,有沒有發現從出生開始,無論你做什麼孩子就學什麼,孩子從開始的語言到後來的行為、學習,都是模仿你。

有的孩子甚至會模仿母親的性格,我們知道,性格決定人的一生,也就是說,媽媽的性格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為媽媽一定要讓孩子明白這4件事。

1,在學校不要怕老師批評你,就怕老師不管你

校園之外沒有溫室

很多孩子都覺得老師是個“壞人”的角色,沒有人會願意當一個壞人,但在教育中,為了孩子,老師願意做這樣一個“壞人”。

老師沒辦法對孩子太溫柔,因為教育的“本色”,絕對不是放任和快樂。

教育的本質是好習慣的養成,告訴孩子:不要怕老師批評你,要怕老師不管你。

2,在家裡,父母的嚴厲是愛,父母的溺愛是害

現在的父母們都生怕孩子被欺負、受委屈,所以把自己的孩子保護得非常好。因此,在孩子的世界裡只存在好的東西而不存在不好的東西。

可,孩子每天都在一點點的長大,總有一天會離開父母們的保護,父母也不會一直陪在孩子身邊。

過分溺愛的話,會讓孩子沒有獨立的能力,永遠都長不大,這樣是對孩子的傷害,等到將來他們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發慌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父母的嚴厲是愛,溺愛是害

3,在學習上若只剩誇獎,那你永遠也長不大

孩子只有慢慢的引導,從一個小點,慢慢的向外擴散,才會明白所有的東西都是需要靠自己一點一點去積累。

任何東西如果太過於複雜或者太過於簡單,都會讓孩子找不到方向。

其實在誇獎孩子也是在正確的指引,家長們一定要學會誇獎孩子。

當然,也不能靠誇獎來促使孩子進步、學習,長期這樣孩子不可能長大。

4,不管學習有多苦,一定要堅持,學到的東西是你一生的財富,別人永遠也拿不走

現在許多爸媽,都想著讓自己的孩子從剛剛出生的時候,就想著能比別人家的孩子高一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起跑線就比別人高。

這個高不光指的學習方面,也包括興趣、愛好等各個方面,都把自己的孩子培養起來。

一定要告訴孩子,不管學習有多苦,一定要堅持,學到的東西是你一生的財富,別人永遠也拿不走。

結語: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除了用以上方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外。

還可以多和孩子一起閱讀、運動、旅遊;多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多和孩子一起談一談孩子的理想等等。

這樣不但對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有好處,還能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

2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她在小女孩臉上畫畫,畫出來的效果太驚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