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神情黯然的回到家,跟媽媽說:“在學校被老師批評了。”媽媽一邊忙著手裡的活一邊說:“一定是你又淘氣了。”孩子委屈的大聲喊:“我沒有!我沒有!”媽媽發覺不對勁,想要細問發生了什麼,可是孩子怎麼都不願說了。
這一幕或許很多父母都很熟悉,當孩子跟我們說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常常下意識的去否定孩子的感受。當孩子的感受得不到理解和同情的時候,他會把我們拒之門外。
這時候縱使有再好的教育理念,再好的方法也施展不開。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本書《怎麼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會說》,作者是美國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施,它是一本集愛和溝通技巧的書,在美國家庭教育類圖書裡累計銷量第一名,被譯成30多種文字,出版30年暢銷不衰。
這本書不僅可以幫我們走進孩子的內心培養親密的親子關係,還可以幫我們培養出自立自強自信的孩子。
今天給大家帶來這本書的第一章: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
孩子的感受和他們的行為有直接的聯絡,孩子有好的感受就會有好的行為。怎麼能讓孩子感受好?首先要接受他們的感受。
舉個例子:在工作中,你的老闆安排你做一項額外的工作,並且當天完成,你知道應該趕快去做,但一連串的急事讓你把老闆交代的工作忘的乾乾淨淨。這一天你連午飯都沒有吃。
當你準備和同事下班時,老闆找到你,你趕快向老闆解釋,你今天實在太忙了。
可是老闆打斷你,生氣的對你大吼:“我不想聽你解釋!我花錢用你不是讓你整天坐著無所事事!”
當著同事的面受如此訓斥,你非常鬱悶想找朋友傾訴。
這時候你想從朋友那裡得到怎樣的安慰?
講大道理“生活本就如此”;給出建議“我告訴你該怎麼辦”;偏袒對方“我能理解你老闆”;還是充當業務心理醫生“老闆在你的生活中充當著父親的角色”。
還是認真傾聽完以後輕輕的說“今天對你來說真糟糕,在同事面前在挨老闆訓,承受這麼多壓力,心裡一定不好受。”
當朋友說出你心裡的感受時,是不是感覺得到了理解,心中的鬱悶也消散了一大半。
同樣的如果是孩子跟我們說在學校受了老師的批評,這時孩子最需要的是我們的理解,而不是質問建議責怪。
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四個技巧:
1.全神貫注的傾聽。
安靜用心的傾聽才會讓孩子有表達的慾望。我們來聽一段孩子和爸爸間的對話體會不用心傾聽的結果。
當孩子過來跟我們說:“爸爸,今天同桌打了我,爸爸你在聽我說話麼?”
我們一邊看手機一邊迴應到:“聽著呢,接著說。”
孩子接著說:“所以我也打了他,他又打了我,爸爸你在聽麼?”
我們的眼睛一直沒有離開手機,一邊盯著螢幕一邊說:“我在聽你說的每一個字。”
孩子失落的說:“沒有,你根本就沒有在聽,還是算了。”
是否認真在傾聽孩子說話,孩子很容易感受到。我們心不在焉的傾聽會讓孩子感到氣餒,認真傾聽孩子敘述,孩子會更容易表達他們面臨的困境。
2.用“哦……”“嗯……”“這樣啊……”來回應他們的感受。
接下來用例子來感受這樣迴應的好處。
孩子:“有人偷了我的新鉛筆。”
媽媽:“你確定不是自己弄丟的?”
孩子:“沒有,我去廁所的時候它還在我桌子上呢。”
媽媽:“誰讓你亂丟東西的。你總是這樣,這不是第一次了。告訴過你多少遍了,東西放在課桌裡面,你就是不聽。”
孩子:“別煩我了,不想跟你說了。”
我們來看用“哦……”“嗯……”“是這樣啊……”來回應會發生什麼。
孩子:“有人偷了我的新鉛筆。”
媽媽:“哦?”
孩子:“我去廁所的時候它還在課桌上呢。”
媽媽:“嗯。”
孩子:“我已經是第三次丟鉛筆了。”
媽媽:“噢。”
孩子:“從現在起,我離開座位的時候會把鉛筆放在課桌裡面,這樣就不會丟了。”
媽媽:“是這樣啊。”
以關心的態度,用簡單的話語來回應孩子,孩子就能在自己敘述的過程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從而有可能自己找到解決的辦法。當孩子被提問責怪建議時,很難有清晰的思路和態度去解決問題。
3.說出他們的感受。
我們在孩子有不好的感受時,最常做的就是讓孩子擺脫它,避免孩子難過。但很多時候我們越是想讓孩子擺脫,孩子就越難過。
相反當我們說出孩子在那一刻的感受,孩子心裡會感到安慰,會覺得有人能理解他們內心的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實現他們的願望。
比如孩子在飯前想吃零食,怎麼辦呢?以我自己的經驗,我如果說飯前不可以吃零食,孩子一定會用哭鬧的手段試圖達成目的。
我們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所用到的技巧看起來很簡單:安靜專心的傾聽;用簡單的詞迴應他們的感受;說出他們的感受;用幻想的方式實現孩子的願望。
但實際一點都不簡單,因為我們太習慣性的去否定孩子的感受了,孩子說打針很疼,我們說不疼,應該勇敢一點。孩子說作業太多,我們說別的同學都這樣。
所以我們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識的觀察一下我們和孩子的對話,就能發現太多時候我們都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過他們的感受。
所有的感受都應該被接納。但某些行為必須受到限制。
走進孩子的內心,從接納孩子的感受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