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家有個兒子,今年才4歲,可是卻過分的乖巧懂事,十分聽話,說話做事極有分寸感,表現出了高於這個年紀的成熟。那天在和飯糰玩耍的過程中一直十分照顧弟弟,主動給弟弟玩具,教弟弟打遊戲,我誇獎他真懂事,小哥哥很認真的告訴我,“我媽媽說了,小朋友就是要聽話懂事,我要是不聽話,媽媽就不要我了。”
我聽到這話十分吃驚,因為我從來不會對飯糰說出媽媽不要你了這類的話。可是細細想來這句話確實常常出現在耳邊。比如樓下的一一在地上打滾,她奶奶就會說,“一一你快起來,再不聽話,奶奶就不愛你了。”亦或是在超市裡因為目的沒有實現而撒潑的小朋友,她的家長會嚴肅的說,“給我老實點兒,這麼不聽話,我們不要你了。
兒時的我很小心的討好著家長,希望自己成績好,聽話,就會讓爸爸媽媽愛我。在親戚家兒子的身上,我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過分的懂事,討好著家長以期望得到父母的關注和愛。這樣的好處就是我的成績一直十分優秀,如果不小心考了一次第二名,我自己都會害怕。這樣的壞處就是我的青春期居然出現在我讀博士期間,那時候我才認真去思考自己為什麼學習,拋開為了討好父母,我學習的終極目標究竟是什麼。
在清華園裡我遇到過兩類同學,一類就像我這樣,學習似乎是討好家長的一種方式,好的成績,名牌大學更多的是為了家長,所以在自己未來的人生面臨選擇時會有諸多困惑,在自己的世界觀和父母不在一致時會有更大的衝突。另外一類學生則是目標性很強的,他們十分清楚自己想要的人生,不討好,不刻意,小小年紀就活的通透。越早想明白自己想要的人生,就越早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生活。
一個人只有能真正的愛自己,才能更好的去愛別人,一個連自己都不知道好好愛的人,那麼對別人的愛也是不健康的。所以家長從小就要告訴孩子,無論何時,你都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你應該愛自己,取悅自己,自己過的舒心快樂是最重要。不刻意去討好別人,早點兒主動思考,自己的人生不為了別人而活。
因此,現在已為人父母,我一直在和飯糰說的一句話是,“媽媽永遠愛你,無論你做了什麼事,我可能因為你的行為不符合我的要求而生氣,但是我永遠愛你。”
馬克吐溫曾說過:我給母親添了不少亂,但是我認為她對此頗為享受。
這是一個母親對孩子發自內心的真正的愛。尊重他人的、有責任感的孩子,產生於愛和管教適當結合的家庭中。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天使。希望我們做父母的,能夠守護好小天使的真心,讓他自由自在的翱翔在愛的天空,為自己而舞,無需討好任何人,隨心所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