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做父母很容易,做對孩子成長有利的父母卻很難。

養大一個孩子很容易,養好一個孩子卻很難。

為什麼有的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能出類拔萃,而有的父母帶出來的孩子卻狀況百出?普通的父母和智慧的父母到底有什麼區別?

或許下面這十張圖可以給你答案……

01

關於孩子的特質

普通父母:眼裡的缺點永遠>優點

智慧父母:缺點、優點,都是特點

在普通的父母的眼裡,孩子只有優點和缺點,他們覺得必須幫孩子改正缺點才能幫助他們成為好孩子。

這樣的父母習慣發現孩子身上的缺點,也習慣發現別人家孩子身上的優點,所以他們總是在比較,總是在尋找平衡,從而變得急功近利。

但是智慧的父母卻知道,不論是優點還是缺點,其實都是孩子的特點。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他們根本沒有互相比較的必要,也不能用統一標準去衡量。所以智慧型父母更容易支援孩子勇敢地做自己。

換個角度看,孩子的優點、缺點其實沒有界限。

有的孩子軟弱、膽怯,這也意味著他做事謹慎靠譜;有的孩子磨蹭、優柔寡斷,那也說明他心思細膩、認真實在;有的孩子愛湊熱鬧、管閒事,那麼他一定有顆樂於助人的心。

教育家約翰·格雷說過,我們不必去想該做什麼使孩子更美好,而是必須認識到我們的孩子已經是美好的了。

父母眼中的缺點,只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顯現出來的特質,它的存在,也是成長的問候。

優點也好,缺點也罷,都只是孩子的特點。

02

關於溝通

普通父母:控制型,我的想法都是對的

智慧父母:合作型,我們有共同的觀點

一份面向孩子的問卷調查中,其中一個問題是關於“你最討厭爸爸媽媽對你說的一句話”,超過半數的孩子在“我是為你好”這句話前面打了對勾。

細細想來,這也是家庭教育裡很普遍的現象:

不少父母總是以最權威的角度安排著孩子的一切,和孩子的關係不是“你說我聽”,而是“我說你做”。

所以,他們會習慣性的,也會無條件打壓孩子的想法,不給孩子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一旦孩子有反對的意見,一句“你還小,我這是為你好”就能堵住孩子還想要再辯駁的嘴。

被父母的想法控制的孩子,就像籠子裡的鳥,雖然籠子會移動,但也只是換了個地方被關。

智慧的父母明白試錯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過程,探索性學習可以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所以智慧的父母會尊重孩子的想法,給孩子平等對話的機會和權力,鼓勵他們大聲發表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03

關於比較

普通父母:

別人家的孩子是個“寶”,自己家孩子是根“草”

智慧父母:

只和孩子自身比較,成功中總結經驗,失敗中提取教訓

普通父母永遠把別人家孩子當做參照物,把別人家孩子當標杆。把各路精英拿過來做孩子的榜樣,鼓勵孩子做到最好。

這樣會給孩子很多無形的壓力,也容易給他們很多挫敗感。

湖南衛視《少年說》裡有個姑娘,站在樓頂對著媽媽大聲哭訴:

“有一個人,他十項全能,他什麼都好,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媽媽,孩子不是隻有別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你為什麼不看一下?”

原以為她的媽媽聽了會感到抱歉,沒想到當場就把孩子懟了回去:“當你很強的時候,我覺得我是要拍一下......”

諷刺的是,下一個上場的,就是媽媽嘴裡的“別人家的孩子”。

而“別人家的孩子”也有一樣的煩惱,已經是全班、全年級、全校、全聯盟第一的她,還是會被父母批評:“你看看你們班的那些同學,每一個人體育都及格了,而你,什麼都不行。”

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也不會有完全一樣的孩子。

一味地把別人家孩子當作自己家孩子的標杆,只會讓孩子更有壓力,不敢嘗試更多的可能。

而智慧的父母從不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比較,他們只關注孩子自己的成長。

孩子的成長中有失敗的教訓,也會有成功的經驗。孩子只需要和自己比較,這樣他們才能學會如何面對未來的成敗,更獨立、自信地面對自己的人生。

04

關於視角

普通父母:只放大眼下,忽略了未來

智慧父母:有長遠打算,心存大格局

“你怎麼定義孩子的成功?”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教授Kenneth Ginsburg曾做過一場演講,他給家長提出以上這個問題。

所有家長都走進了一個誤區:

盯著自己眼前的孩子,想著他生活上、學習上有哪些出彩的地方。

沒有一個家長,會去想孩子未來的模樣。

用放大鏡的視角看孩子,過度關注孩子當下的任何考試、任何活動,很容易一葉障目,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發展。

有智慧的父母,習慣用長遠的目光來看待孩子的成長,為孩子將來的發展和成功做準備,培養一股後勁。

比如孩子的求知慾比暫時的成績要重要,讀書獲取的知識比應付考試作文更重要,健康地成長比班級的名次更重要。

長遠的目光,才能為孩子做好人生的鋪墊,在家庭教育上事半功倍。

05

關於提問

普通父母:提問題就是沒用的胡思亂想

智慧父母:提問題就是思考的光芒

普通的父母很煩孩子那些天馬行空的提問,覺得他們麻煩又糾纏,而且他們覺得孩子那些問題都是幼稚而無用的。

所以,當孩子提問時,他們通常會漠視或敷衍了事,也有很多家長會直接給出正確答案,並要求他們不要繼續糾纏。

孩子提問的時候正是他們發揮想象力、創造力的大好機會,所以智慧的父母會鼓勵孩子提問,並引導他們自己尋找答案和解決方案。

童年的為什麼,正是孩子們步入科學殿堂的第一步。而求知的路上,小孩子最開心的事,就是提個問題把大人問倒。

長此以往,孩子就學會了獨立思考,擁有了自信。

06

關於能力

普通父母:孩子只有“學習”和“其他”兩件事

智慧父母:綜合考慮,全方位發展

電影《我們的世界》裡有句臺詞,大概說出了所有家長的心聲:

在普通的父母的眼裡,學習是唯一重要的事,所以他們經常對孩子說:“你只要成績好就行,其他都不用管。”

這樣做完全忽略、阻斷了孩子其他方面的發展,把孩子變成了一個麻木的“學習機器”。

孩子的世界,除了學習,還應該擁有別的,比如運動、社交、興趣、閱讀……

好的教育,是需要“留白”的教育,適當地讓孩子自我發揮,給他一定自由的時間去玩耍、去想象、去思考,讓他成為一個獨立的、更好的人。

智慧型父母會綜合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包括每天讓孩子定時運動,廣泛地去閱讀,並給孩子提供發展興趣愛好的機會,也不完全禁止娛樂和遊戲。

孩子在相對自由寬鬆的環境裡,更容易成長為一個健全、完整、獨立的個體,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也會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07

關於學習

普通父母:成績是唯一的指標

智慧父母:成績背後也很重要

普通父母把成績當做衡量孩子學習的唯一指標,以此判斷他是否優秀,能不能考上好的大學,能不能在社會中立足。

所以他們只關注學習成績,不在乎孩子是否有學習興趣和動力。

智慧的父母恰恰相反,他們更關注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因為他們知道,只有興趣和動力才是支援孩子成績增長的內因。

而且智慧的父母知道孩子成績波動很正常,所以他們會巨集觀的看待孩子的學習能力是否在進步,也會關注孩子的心理、情緒、心態對成績是否有良性影響。

08

關於教育

普通父母:教育就是說給孩子聽

智慧父母:教育就是做給孩子看

普通父母教育孩子,就是跟孩子說很多大道理。一旦孩子沒有做到,就會朝孩子生氣、發火,直到孩子發生改變。父母們感覺自己煞費苦心,最後換來的卻是孩子的叛逆和不領情。

而智慧的父母很少說教,他們懂得“身教勝於言傳”的道理,所以他們會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不管是讀書、運動、還是與人相處,他們都願意成為孩子的榜樣。

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先去做什麼樣的人。

09

關於生活角色

普通父母:把生活變成單選題

智慧父母:把生活過成多選題

普通父母總是把生活變成單選題,要麼只工作賺錢忽略了孩子,要麼只顧教育孩子忽略了自己。當工作遇上瓶頸,或是孩子不聽話,就開始心氣不順、焦慮、發脾氣。

有智慧的父母,不會故意苛責自己,他們明白世界上沒有完美的身份,會把生活過成多選題,在每個階段都調整好自己的狀態,營造溫馨愉快的家庭氛圍。

別因為孩子,丟了你自己。

當你成為一個身心愉悅、熱愛生活的人,你的孩子一定也會有愛心,能夠懂得生活的意義。

10

關於生命

普通父母:把人生當做競賽,不關注生命本身

智慧父母:更注重孩子的生命體驗和收穫

普通父母認為人生就是一場競賽,所以他們始終致力於給孩子劃一條更高的起跑線。

他們永遠在追求成功、金錢、榮譽這些外在的東西,卻不關注生命本身。

而智慧的父母認為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獨特的感受,獨特的追求,所以並沒有統一的終點,也就無所謂統一的起跑線。

智慧的父母更注重孩子生命裡的體驗、收穫、經歷和樂趣,所以智慧型父母的孩子更有活力,也更有生命力,更容易實現自己的內在價值。

父母是根,孩子是花。

根的營養不夠,花開得不會絢爛。

誰都不是天生的“完美父母”,但教育孩子的路上,必定伴隨不斷地學習。

你往前邁出的每一小步,都是孩子走向優秀的一大步。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你家寶寶入園還順利嗎?重要提醒,長假過後才是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