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甜和朋友約著下午出去玩。對方是她很喜歡的一個小妹妹,五歲,每次出去前小甜都想帶點什麼跟她分享,有時帶上她最心愛的玩具,有時送妹妹一個漂亮的小發卡。
這次她決定帶一顆糖和一塊白巧克力。
我們約定過最好不要送糖給別人。因為很多家長禁止孩子吃糖,但糖對孩子吸引力太強,當眾拿糖給小朋友可能給別人的親子關係惹麻煩。
小甜說,她上次和小妹妹玩的時候問過阿姨小妹妹可不可以吃糖,阿姨說可以吃的。
“巧克力呢?”我問。
“能吃糖的話,巧克力應該也可以吧?”小甜有點猶豫,很快有了主意:“這樣,我先問問阿姨妹妹能不能吃巧克力,能吃我就送給她,不能吃我再拿回來。”
“妹妹看見了可能會麻煩。”
“我悄悄問,儘量不讓妹妹看見。”
小甜答應得很好,但根本找不到機會單獨和阿姨說話。因為兩人一見面便黏在一起開始嘻嘻哈哈地玩耍,形影不離。小甜乾脆先掏出糖送給妹妹,然後徑直拿出巧克力說:“我還給你帶了一塊巧克力,不過我要先問一下你的媽媽讓不讓你吃。”
兩人跑到阿姨面前,仰著小腦瓜問妹妹可不可以吃巧克力。小妹妹更是一臉期待,大眼睛皮卡皮卡地看著媽媽。阿姨說可以吃,但是一週只能吃一顆。不巧妹妹上午剛吃了糖,巧克力只能留到下週了。
小妹妹失望極了,後面的玩耍也心不在焉,總惦記著巧克力。她時不時跑到媽媽身邊小聲問這塊白巧克力會是什麼味道?它看起來是奶油色的,是奶油味的嗎?吃起來像別的巧克力那樣滑滑的嗎?
我在一邊感嘆:“你們真有原則,換我早投降了。”
其實我想說,要麼乾脆拒絕,要麼讓孩子心滿意足地吃完,踏踏實實地玩耍,不好嗎?
孩子怏怏不樂地答應,興致明顯低落下來。跟小朋友屢屢發生矛盾,跟另外一個夥伴爭搶鏟子時竟然放聲大哭起來。我對孩子媽媽說,對不起呀,是我們考慮不周,害得孩子這麼不開心。
孩子媽媽連聲說,不是的不是的,她就是這樣,總是要找個理由大哭大鬧一番,有時候大家玩得好好的,她莫名其妙不高興便一個人走開,蹲在角落裡誰也不搭理,這性格真是讓人頭疼。
在我看來這分明是巧克力惹的麻煩。因為要求沒有被滿足,對其他事情容忍度下降,變得情緒化,一點點小事就能崩潰。
我非常非常內疚,回家後和小甜認真談了談下午的事情。你出於好意拿巧克力給妹妹分享,結果卻毀掉了她一下午的心情。我們再次約定以後不再給小朋友分享零食,要嚴格執行。
但是,這顯然不是要不要吃一塊巧克力那麼簡單。
晚上有時間拿起手機時,在例行推送的新聞裡,包含了一篇長長的遺書。
這篇遺書非常長,好幾千字,是一個在日本留學的25歲女孩自殺前寫下的。我認真細緻地從頭讀到尾,全篇沒有一個錯別字,行文冷靜認真地跟這個世界告別,看完悲涼透骨。
裡面有一段話是這樣的:
因為她從小成績不好,生活裡每一件事都由父母做主。高中畢業後去馬來西亞留學患上抑鬱症。她不喜歡馬來西亞,卻非常喜歡日本,便哀求父母讓她轉學去日本。
要不要同意她轉學去日本這件事,聽起來彷彿只需要點一下頭或說一句話,她的父母生生拖了兩年。這兩年父母並不是去做調研或者幫她聯絡學校,他們什麼都沒做,只是各種理由不同意而已。
我翻看了她的每一條微博,她曾說過讓她真正失去希望的是從小到大“畫餅充飢”的狀態,父母給她的希望兌現起來永遠艱難,為了一丁點小事她都要苦苦地努力爭取。
成年人都明白做任何一件事都有代價,這本來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但是對於她來說,父母在她人生中一次又一次的強制刁難和故作謹慎地拖延,使她在潛意識裡將每件事都打上“交換”的烙印,認為自己被惡意針對。
老天爺不會玩弄任何人。他老人家認識普羅大眾中具體的誰呢?
她的悲劇根源在於從小到大一次又一次被固化進思維裡的匱乏感,靠自己的力量無法擺脫,無法活出真正的自我。
翻完微博,她在馬來西亞苦苦等待的兩年和5歲小妹妹等待吃巧克力的三天,在我眼前劃上了等號。
我堅決不相信這是透過科學實驗精密計算出來的時間。不管再怎麼解釋掩蓋,只要父母對孩子真實的感受視而不見,真相便只有一個:無謂的拖延只是為了滿足作為父母對孩子的掌控感,一次又一次對孩子強調:我說了才算。
久而久之,孩子活成了一條被父母牽著韁繩的狗,只看父母臉色,對周遭漠不關心,對任何事情都不再有熱情。因為熱情終會被澆滅,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最終都會變成父母說了才算的事。
最終,覺醒的孩子與父母決裂,無力的孩子就此沉淪。
曾經看到一句話:精神傷害與物質傷害同等重要,甚至嚴重許多倍。
孩子對於物質沒有概念。他們可以無視周圍精心設計的玩具,轉而對隨手團成的紙團愛不釋手。孩子必須依賴父母才能長大,這是身為孩子的弱小無力,卻不是作為大人對孩子予取予奪的優勢,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孩子只需要一點點物質就夠了,卻需要很多很多愛和耐心,以及不是那麼輕飄飄的、認真的對待。
前段時間看過一篇文章:愛孩子,要先愛孩子的媽媽。這個觀點得到很多人的認同。溫馨和諧的家庭氣氛有利於孩子成長,這是常識。
不溫馨、不和諧的家庭會怎樣傷害孩子?這似乎是個很籠統的概念。心理學上有個“踢貓效應”:父親在公司受到了老闆的批評,回到家把在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罵一頓;孩子心裡窩火,狠狠去踹身邊打滾的貓。
“踢貓效應”描述一種典型的壞情緒傳染,人糟糕的情緒一般會隨著社會關係的鏈條依次傳遞,由地位高的傳向地位低的,由強者傳向弱者,無處發洩的最弱小的那一個,便成為最終的犧牲品。
家庭的犧牲品往往是孩子。
文章預設的傳染鏈條是:爸爸-媽媽-孩子,號召爸爸們愛孩子的媽媽,本質是讓爸爸切斷從媽媽到孩子的壞情緒鏈條,免得孩子無辜受過。
這也是愛孩子的一種方式。
見過不少這樣的媽媽,善於因各種原因對孩子實施冷暴力或熱暴力。孩子動輒被罵,被譏諷,被冷言冷語對待,只能小心觀察媽媽臉色,戰戰兢兢,或除了吃飯睡覺外什麼都不做,最終長成父母眼中的“冤家對頭”。
父母折斷了孩子的翅膀,卻又怨恨孩子不會飛翔。
那些跟妻子吵架的男人,以為孩子跟著媽媽便放心地摔門而去。殊不知摔門而去的瀟灑有其沉重的代價,當前付出代價的是孩子,天長日久,後果共擔。
如果愛孩子,首先經營好家庭關係。有分歧後雙方在家裡解決。真吵架要憤而離家,請帶上孩子,不要把弱小無辜的孩子單獨留給一個暴怒或充滿負面情緒的人,即便是孩子的媽媽。其實女性更情緒化,更會不分青紅皂白地對孩子施加言語暴力。
有些人輕飄飄地說:不就是小孩兒嗎,他懂什麼。等孩子長大了,這些人又說:怎麼只有你這樣,那誰誰誰父母還不如我們呢,怎麼不見人家這樣?
人家怎麼樣,你真的知道嗎?
每個人都會長成大人的模樣,差不多的身高,差不多的外貌。可內心究竟怎麼樣誰能看得到?有些人還未成年便千瘡百孔,有些人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中間的差別是怎麼造成的?
人的際遇大概也符合正態分佈,特別倒黴在曲線一端,特別幸運的曲線另一端。中間是普通的大多數人。“普通”這個詞用大約可以解釋為:越努力便越靠近幸運,不努力或抱著混日子的心態得過且過,會慢慢靠近不幸。
普通人的生活應該朝著越努力越幸運的方向前進。世事總有無常,可以規避的風險小心避開,能夠努力的地方不遺餘力。畢竟,當發出“如果我當初......該多好”這樣的感嘆時,常常為時已晚。
但願我們每個人都不要有這樣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