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或者聽到這樣一種現象,很多家長一旦看到孩子沉迷玩樂,沒有把心思精力放在學習上,往往氣不打一處來,對孩子大聲怒吼,甚至施以拳腳。
而很多家長事後又往往會對自己的這種言行感到非常的懊惱和後悔,也是不斷的自責和反省,雖然如此,但不久之後,還會出現同樣的行為,為此很多家長也很是苦惱。
其實,父母面對孩子出現沉迷玩樂的現象,生氣是一種十分正常的心理狀態,但能否掌控好生氣的度則是檢驗家長情緒控制能力的一把標尺。
情緒控制好的家長,往往能夠不急於發火,保持自己的理智,能夠循循善誘地引導孩子,讓孩子認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幫助孩子去改正克服問題,使孩子健康成長。
情緒控制不好的家長,在發火的時候,完全失去了理智,完全不顧及自己言行的後果,不僅沒有解決孩子的問題,反而讓孩子身心受到傷害,無形之中對孩子成長百害而無一利。
那麼,當孩子背離我們的意願和期待,出現沉迷玩樂現象的時候,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去科學、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孩子,我想,主要應該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首先要承認孩子玩樂心理的正常性,學會坦然去看待和接受這種現象,要知道孩子也是人,大人尚且有惰性,更何況是孩子。
只有我們視之為這種現象的正常性,我們的情緒才能更加平靜,不會怒不可遏,也才會想著去如何更好與孩子溝通,理智面對和處理好這個問題。
二是要搞清楚孩子為什麼會出現玩樂心理,是因為學業任務不重,無所事事,還是因為孩子確實是想在學業之餘,玩一玩。只有找準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因勢利導。
如果孩子是因為學業任務不重,可以適當給孩子加點任務量,如果孩子是因為確實想玩一玩,那我們就順勢而為,滿足孩子的這種需求,畢竟想要完全杜絕孩子不玩是不現實的。
當然,順勢而為,滿足孩子的這種玩樂需求並不是沒有原則的,也不是沒有條件的。這也就是接下來,我所要說到的第三點,讓孩子玩樂必須有原則有條件。
所謂的有原則就是給孩子約定好玩樂必須建立在完成好正常學業任務的基礎和前提之上,不能沒有完成就一心想著玩樂,讓孩子樹立學習第一,學習永遠都是主業的思想。
所謂的有條件就是給孩子約定好玩樂必須要有時間限度,不能想怎麼玩就怎麼玩,想玩多長時間就玩多長時間,每次玩之前必須和孩子達成君子協議,時間一到必須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