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如今大部分90後已經升級當了父母,但相對於成熟的70後、80後而言,心智尚不成熟的90後就顯得比較粗心,照顧孩子難免會丟三落四,往往變身實力“坑娃”高手。

案例

李彤是一位90後女性,典型的職場白領。她開車去幼兒園接女兒,感覺車內有點悶熱,就打開了車子的頂窗。在幼兒園門口等女兒時,天空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

一直等到女兒從幼兒園出來,雨都沒有停。李彤拉開車門,讓女兒坐在後排的座位上。回家的路上,雨越來越大了,李彤忽然聽到女兒說,“雨好大喲。”她看到雨下得比較大,就打開了雨刷,以免雨水遮擋了視線。

女兒坐在後面,又說了一句,“雨好大喲。”李彤回頭看了一眼,才發現女兒被淋成了落湯雞。原來,她忘記關上車子的頂窗,雨水都灌到了車內,女兒身上完全被雨水淋溼了。

李彤不由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埋怨自己太粗心了。她趕緊關上了頂窗,一邊安慰女兒,一邊趕緊開車回家。

其實,年輕父母帶孩子,往往都很粗心,經常會發生一些意外狀況。若是孩子的年齡比較小,不懂得用語言表達,一旦遇到粗心的父母,還可能會讓孩子面臨一些危險的狀況。父母在帶孩子時,一定要細心、謹慎,以免給孩子帶來人身安全隱患。

父母開車帶娃,一定不可粗心大意,需要注意這幾個方面

1、檢查車子門窗有沒有關好

父母開車帶娃,在孩子上車後,一定要仔細檢查車子門窗有沒有關好,確保孩子的人身安全。有些父母很粗心,沒有關好車子門窗,很容易給孩子帶來人身安全危險。即使是車子沒有行駛的情況下,也要關好門窗,避免孩子自行鑽進鑽出。

由於孩子天性愛玩、好動,家長最好給愛車安裝自動車門鎖,由開車的人控制車子門窗的開關,避免孩子在開車途中自行開啟門窗,容易發生意外情況。

2、不要單獨將孩子留在車內

父母開車帶娃外出玩耍,一定不要單獨將孩子留在車內。近些年來,因為大人將孩子留在車內,導致孩子出現生命危險的事件屢屢發生。父母一家要留心,不可粗心大意,避免將孩子單獨留在密閉的空間。

3、不要讓孩子坐副駕駛位置

有的家長喜歡讓孩子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便於開車的同時照看孩子。但副駕駛位安有雙氣囊,遇到危險狀況時,氣囊會自動開啟,極有可能傷到孩子的頭部。讓孩子坐在汽車上,最安全的位置就是後排座位的中間,緩衝空間比較充足。

4、不要讓孩子自行上車下車

由於孩子的力量比較小,在開啟車門時,車門推開的距離很小,並不到位,容易發生反彈,傷到孩子。而且,孩子年齡較小,開啟車門前不懂得觀察車外的情況,也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在孩子上車或下車時,最好是由家長幫助孩子開啟車門和關上車門。

5、開車時不要與孩子說話

有的父母在開車時會與孩子說話,容易分神,很容易發生意外。家長在開車前,就要囑咐孩子保持車內的安靜,尤其不要與開車的人說話,以免開車時發生危險。

即使孩子臨時有急事,也要將車子停在安全區域後,再來解決問題。家長一定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坐車習慣,上車保持安靜,不亂開門窗,不要讓開車的人分心,確保行車安全。

6、配備專門的兒童安全座椅

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成人用的安全帶無法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父母最好給孩子配備專門的兒童安全座椅,確保孩子的安全。對於年齡稍大一點的孩子,可以使用兒童專用的安全帶。

7、減少車內不必要的裝飾品

如果車上帶有孩子,車內就不要放尖銳或者材質較硬的裝飾品,避免給孩子帶來安全隱患。比如放在車前窗的薰香盒、裝飾物等等,一旦發生緊急停車或追尾等情況,可能會向後彈射,容易傷到孩子。

8、一定要謹慎駕駛確保平安

不管有沒有孩子在車上,都要做到謹慎駕駛,確保坐車人和開車人的安全。開車前要換好適合開車的平底鞋,避免穿拖鞋或高跟鞋等。在開車行駛的過程中,不可開快車、忽快忽慢或搶道行駛,確保行車安全。

父母開車帶娃出去玩,更要具有安全行車意識,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行車風險。特別是年輕父母,本身就比較粗心,開車帶孩子一定要細心,養成安全行車習慣,確保孩子安全出行。

2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為了孩子健康 這些育兒陋習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