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校園裡還是在其它的公共場合當中,孩子與孩子之間發生一些矛盾和衝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在所難免的事情,如果雙方的家長可以站出來透過巧妙的方式平息孩子之間的風波,那麼也就不會陷入針尖對麥芒的尷尬處境當中。
有的時候當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發生衝突時,如果實在雙方勢均力敵的情況下,自己家家長的反應往往會走向兩個極端,要麼就是一味地站姿對方的立場去考慮問題們其實這種種方式可以理解為是父母對自己的孩子進行保護的另一種方式,其實也是因為不希望對方認為這家子人沒有責任和擔當的能力,所以不過雙方是對輸錯,既然麻煩是大家一起惹的,那麼許多家長的反應一定是先向對方道歉。
然而還有一部分的家長則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那就是面對這種問題的時候絲毫不分青紅皂白地袒護自己的孩子,其實這也是作為家長的一種溺愛的體現,這樣沒有原則地為自己的孩子伸張正義,其實也就是侵犯了對方應有的權益,這樣的溺愛只會讓他們這樣的孩子更加的縱容。特別是如果雙方家長的態度都比較不錯的情況下,那麼傳達給孩子們的訊號就是,關於這件不愉快的事情自己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真正應該反思的人是自己才對。
所以說,家長對於一件事情的處理方式,對日後孩子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提供了榜樣的力量,畢竟孩子的學習性和觀察模仿性也正是最具可塑性的時候,當他們在仔細觀察大人的行為時也會影響到自己未來解決問題的方式,要讓孩子明白主動承擔責任的重要性,同樣也是在幫助孩子養成一種很好的行為習慣,座一個有著高素質得當代好青年。
所以說家長的表率作用有些時候非常的作用,所以千萬不要忽略家庭傳統美德教育的重要性,良好的家風需要一家人共同的守護才能順利完成,一個家如果能擁有良好的家風,那也就意味著這一家人在素養的追求方面還是比較高的,說明從這一家人都有著非常崇高的品質,所以孩子尤其是男孩兒,更是要從小鍛鍊責任的擔當感,對一個還為在未來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