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美德有很多,節儉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很多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都會教育孩子節儉,養成不鋪張浪費的壞毛病,這樣將來才能持家有道、過上有規律的生活,同時塑造好的習慣,在朋友中有好的口碑。
可是有的家長卻“誤解”了節儉的意思,過度節儉有些摳門、吝嗇,而這種行為孩子學會以後,將來容易沒出息,家長別沾沾自喜了。
孩子若有這種“節儉”行為,將來容易沒出息。小航從小被父母教育節約,不要亂花錢,所以日常生活中花錢都非常節省,平時公司同事聚餐、朋友請客吃飯,小航都是連吃帶拿,不覺得沒有任何不妥,但是小航基本上很少會回請朋友,漸漸的同事朋友吃飯再也不叫小航了。
小航也將自己的生活習慣,帶給了自己孩子,和孩子去超市購物,看到免費試吃蛋糕的活動,就帶著孩子試吃,一連吃了五小盤,也沒有說給孩子買一塊。
服務員對孩子說:“小朋友這麼喜歡吃,讓爸爸給你買一個唄!”誰知道小航的孩子回道:“買多浪費錢,爸爸說了不能浪費,免費的不吃白不吃,吃夠了就行!”說完周圍路人眼神難免有些變化。
其實節儉並非“吝嗇”,太過於節儉,已經不算是一種好的習慣,而是一種陋習,做父母的一定要避免這種“節儉”,同時觀察孩子身上,有沒有這幾種節儉,出現了就要及早的糾正,別盲目得意,以為是佔了便宜。
三種“節儉”行為,家長要及時糾正!第一, 貪圖小便宜
孩子的行為,相當一部分是受到周圍家人的影響,可以說父母的生活態度,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是很大的。如果父母平時屬於愛佔便宜,不願意同等付出的話,那麼孩子也會成為這樣的人。
看似孩子佔小便宜沒有吃虧,可等到將來,這種行為會被別人低看一眼,影響到社交人際關係,也會丟失掉很多機會。
第二, 自私、吝嗇
如果說孩子非常的吝嗇、自私,吃了別的小朋友給的零食,玩了別的小朋友給的玩具,但是卻不願意將自己的零食玩具分享給其他小朋友,漸漸的大家對你的看法就不一樣了,不願意接觸,也不願意和你交朋友。
孩子長大以後也是這樣的,難免要接觸人情往來,不可能說別人請客你赴約了,但是卻沒有回請對方,這樣的人大局觀不明,會丟掉很多朋友和機會,未來大概不會有很大的成就。
第三, 小聰明、鑽空子
去電影院看電影了,一個小男孩明顯超過了1米2,卻偷偷縮了縮身子,媽媽也是和售票員強調,我家孩子沒有超過,所以是半票!
然而後邊一個小女孩,挺直了自己的身體,剛好1米2,售票員本來想打個掩護,給個半價過了,可小女孩堅持“我是個大人了,所以需要單獨購票了!”女孩媽媽也是滿臉微笑地看著孩子,買了兩張成人票。
這一前一後的對比,難免讓人感覺出不一樣,有時候“小聰明、鑽空子”看似佔了便宜,可也給孩子灌輸了錯誤的思想,將來孩子眼光不能放的長遠,總是將聰明用在鑽空子上,以後難成大事。
真正的節儉,是孩子人生寶貴的財富以上幾種節儉,算不得真正的節儉,應該是自私、佔小便宜,對孩子今後成長不利,父母應該及時糾正,引導孩子學會真正的節儉。
真正的節儉,應該是沒必要的時候不浪費、可在思想層次上是富裕的,不需要或者沒有必要的東西,不去鋪張浪費,但是有需要的時候,心裡是捨得的,願意去分享的,朋友分享了自己的東西,大方的分享回去。
“節儉”不只是一種行為,而應該是孩子的一種行為準則,家長引導好,孩子以後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