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師者說#

孩子長大了,父母最操心的莫過於孩子的教育問題。但可惜的是,很多父母缺失了一顆敏感的“教育心”,以至於嘴中說教育,眼中無教育,最終捨本逐末,搞得自己焦頭爛額。

01

春節回家,發現侄女為了哄三歲的兒子好好吃飯,就把平板放在飯桌上,讓他邊看邊吃。我說:“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從小就要給孩子灌輸牢牢的觀念,不能圖省事,隨意而為。”侄女聽了我的話,把平板一拿,孩子就哇哇大哭以示抗議。侄女盯著他,他也邊哭便看侄女臉色。估計每次都以這樣的方式抗爭取得勝利,孩子絲毫不放棄,堅持著嚎哭。旁邊的爺爺奶奶看不下去,勸著說今天就這樣,以後再改。侄女本就是在我的壓力下才堅持著,其實早就無奈何。一聽,馬上把平板還給兒子,孩子瞬間止了哭聲。我無語。

記得很久以前看過一個小影片,是國外的一個小孩,大概不到兩歲。早上起床後,自己穿衣,接著爬上洗臉池刷牙洗臉,然後拿狗糧餵狗,最後拿掃把掃地。一套動作磕磕絆絆,但每個環節卻熟練得很。這樣小,就有這樣的自理能力,令人歎為觀止。

時間觀念、做事觀念是孩子自小就該培養的。什麼時間段,應該做什麼事,這件事應該以什麼標準來做,在小時就應該逐步培養,根深蒂固於孩子心中。慢慢地,孩子做事就不會是因家長的指令來做,而是按著自己形成的觀念在做了。

如果父母有一顆敏感的“教育心”,就會從小關注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而不是等到上學才頭疼不已:早上起不了床;書包、文具不會自己整理;做事慢、作業拖拉;注意力不集中,邊做作業邊玩;遇事不動腦筋,作業不會就喊家長……

02

雙休日去公園爬山,路遇兩撥家庭,都是一家三代,有老有小,孩子大概都在三、四歲左右。第一撥家的小男孩拖著一個常見的黃色塑膠路障柱,一家人跟在他後面。我一看,路障柱應該是前面那個路口的,因為那個地方正在施工,路口擺了一圈路障柱。孩子拖得哼哧哼哧,全家人看得笑嘻嘻,絲毫未覺不妥。

再走到山頂,遇到第二撥家庭,一個四歲的小女孩,手裡舉著幾枝桃花。一看,就是從路旁摘的。年輕的媽媽讓女兒舉著桃花,擺各種造型不停地拍照。

類似的情況,每天隨處可見。孩子亂丟垃圾不加制止的,拉著孩子穿馬路不走人行橫道的、上車不排隊的……

遵守公德,是一個人的基本素養,是應該被父母看著眼裡的教育。做父母的,不要只心心念念孩子的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要從點滴培養孩子的文明素養。孩子心中有社會、有他人,做人做事眼光才會高遠,才會形成大格局、大視野。

03

與一個讀五年級的男孩聊天,他向我傾訴了他的煩惱,說他的爸爸脾氣太暴躁了,遇事從來不好好說,總是大聲訓斥,有時還動手。

我說:“那是不是你做錯了什麼。”孩子說:“一直都這樣,沒有做錯也是。比如我做了幾個小時的作業,剛玩了一會兒,被他看見了,就會劈里啪啦地說好大一通,說什麼‘一天到晚只想著玩’‘你看你班上的學霸是怎麼學的’‘不想學還給自己找理由’。弟弟把杯子打破了他也吼,沒一點兒耐性!他吼我,我也不敢頂嘴,要不然把他惹毛了,就得捱打了。”

聽孩子這樣說,我心裡也挺擔憂:現在孩子還小,還沒到青春叛逆期。如果真到了叛逆期,再與脾氣暴躁的爸爸相對,不知會發生什麼樣的改變。

孩子的稚嫩,不只表現在身體,還表現在心理。作為父母,我們期望孩子陽光健康,就要給孩子建立一個陽光健康的家庭。每個家庭成員,都要給孩子傳遞正面的能量。你的尊老敬老、你的言出必行、你的有事好商量、你的讚美肯定等,都會讓孩子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成為自己的行為標準。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作為父母,一定要保持一顆敏感的“教育心”!

8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所謂的競爭意識,需要從小就給孩子培養嗎?科學的解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