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有些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極盡溺愛,對孩子的伴侶卻極其苛責。

他們認為這種區別對待很正常,甚至認為維護自己的孩子是一種原始的本能。

但最終卻發現,這種做法害人害己。

分享一位婆婆的懊悔,相信聽過她講述的父母,至少會明白一些教子與如何對待兒女婚姻的基本道理。

01

養孩子跟種養植物一樣: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你一路以來撫養與教育的方式,就決定了將來孩子的三觀、性格與能力。

一個人不能活在夢裡,保持理性最大的好處在於:發現問題,預計到自己某些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將來會害他,就會及時轉變與糾正。

自己教養出來的孩子是什麼樣,應該有清醒的認知,自欺欺人,便是在為自己的將來埋下禍根。

魏女士與丈夫育有一個獨子,從他小時候開始就視若珍寶,捧在手心當中呵護長大。

父母疼愛子女原來沒錯,可如果一直溺愛,對他衣食住行、精神方面的縱容這些方面遠遠超過系統培養與教育,完全不期待他將來三觀正、能力強的話。

那麼可以講,從一開始就是在培養廢物、給自己培養一輩子都甩不掉的負擔。

這些道理他們夫妻未必不懂,但因為過於疼愛兒子,在現實生活當中,就是忘了嚴是愛、寬是害這種最基本的道理。

02

長大之後,後果逐漸顯現。魏女士兒子能力一般,吃不了苦,缺乏上進心與責任感。

由於從小嬌生慣養,他又過慣了舒服日子,錢不夠就找父母要,理所當然,毫無感激之心。

而且極其自我跟自私,沒規沒矩,從來不會換位思考,只認為別人都要順著自己。

他其實運氣還不錯,雖然個性與能力都有很大問題,但卻找了個通情達理、很賢惠能幹、性格也很好的妻子。

可運氣終歸是運氣,婚姻想成功,還得有更多實際方面的東西配合才行。例如:夫妻間的彼此遷就、照顧與體諒。

婚姻講究的是彼此願意為對方成長和妥協,極度自私自利,把自己當成婚姻當中的土皇帝、把另一半當成傭人、奴隸的這種做法,最終一定會失去對方。

但一個人本性的劣質,不會隨著時間改變,所以這種結局,不可避免。

03

兒子本身臭毛病一大堆,娶了一個各方面比他好很多的妻子。

作為婆婆,原本應該珍惜才會,可問題是,魏女士特別疼愛兒子,見不得他受半點委屈之餘,還將兒媳婦當成假想敵,總認為她搶走了自己兒子。

所以自打她進門之後起,處處針對、處處嫌棄、處處挑刺,用一種“如臨大敵”般的方式對待她,搞得婆媳關係相當緊張。

對方敬她歲數大、是長輩,受再多委屈也是忍著。可這種忍耐落在她眼裡就是軟弱無能,

欺負起對方來更是得寸進尺,不遺餘力……丈夫自私平庸、不堪大任;婆婆毫無善待自己之心,喜歡興風作浪下死手欺凌她!

明白自己在這種婚姻與家庭當中只有吃虧受苦可言的兒媳,最終果斷離婚走人了。

結果對方一走,魏女士兒子的一切,又全壓到了父母頭上……在有人代勞輕鬆了數年之後,她早已忘了這一層。

這下子不習慣了才發現:和隨和的兒媳計較太多,等到離婚後,才會明白自己照顧孩子的痛苦和難過。

再加上週邊人群的議論與嘲笑,她發現自己變成了小丑。

結語:

越是溺愛孩子的父母,越是容易用一種完全不自知的方式毀他們毀得徹徹底底。

因為被這樣養大的孩子自利、霸道、無禮、傲慢、缺乏吃苦耐勞精神、只知索取不懂感恩。

多數沒什麼大出息,會成為父母一輩子的負擔。

而過於疼愛孩子的父母,又會因為這種無盡的愛而無限偏袒與遷就對方,在孩子成年、成家之後,依舊以保護他、照顧他為己任。

這樣一來,下意識就會不斷干預他的婚姻與家庭,有意與無意之間針對、苛責甚至是有意為難他們的伴侶,製造許多的矛盾與衝突,甚至導致自己孩子婚姻解體……

打著愛的旗幟,將孩子的人生搞得面目全非,自己揹負一生包袱,這種結果對父母及他們愛到骨子裡的孩子究竟有什麼好處呢?難道這個話題不值得當事人自己反思嗎?

-END-

5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錯位的關係,孩子支撐著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