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如今,手機似乎成了人體大腦的延伸,孩子們更彷彿“生而知之”,天生就會玩手機玩遊戲。面對這些網際網路的原住民,幾乎每個家長都深陷手機爭奪戰。

我曾經也跟兒子短兵相接,大戰三百回合,也打輸了無數戰役。

坦白說,今天的勝利是我長久學習的結果。

1,“媽媽,同學都在玩遊戲,我不玩怎麼參與他們”

兒子三年級時,我把孩子從爺爺奶奶那裡接到自己身邊帶,由於是隔代教育,所以孩子身上有很多被寵壞的習慣。

早在決定把孩子接到身邊之前,我已經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孩子的習慣培養好。

說來欣慰,在我的一系列嚴格管教下,無論是學習狀態還是生活狀態都很快變好。那個時候,他的成績總能保持到全班前10,身為班裡的數學課代表也深受老師同學的喜愛。

孩子貪玩的天性並沒有改變,每次週末,他最期待的就是完成作業後能玩電子遊戲。當時,我視遊戲為洪水猛獸,所以我會反覆在他耳邊嘮叨:“不要玩遊戲!”,甚至會把家裡網斷了。

他對此很反感,並狡辯:“班上的很多同學都玩遊戲,為什麼我不能玩,我不玩怎麼參與人家的聊天呢?”

聽了他的話,我跟爸爸思考了很多,最後決定不能完全禁止孩子玩遊戲,就像當年我們小時候父母不允許看武俠片一樣。我深深地記得,每當同學們聊明星的時候,我只能傻傻地聽著,感覺自己“土得掉渣”被同學排除在外。這種孤獨感和自卑感,我不想讓兒子也有。

因此,當時我和孩子制定了規則,並開始實行。

2,教訓與懲罰:家庭爭端、惡性迴圈的開始

初中,對我和兒子來說是一道坎。

初一,他提玩遊戲的要求越來越頻繁。但我還是對他說,我的底線就是你的成績不能下降,如果你能穩定,那我就滿足你的要求。

有時候,最怕什麼就最容易發生什麼。兒子初一的期中考試,成績掉到全班第16名。我頓生焦慮和不滿,所以當得知他的分數後,當晚我便嚴厲禁止他玩遊戲,必須要惡補一段時間把成績提上去。

他很抗拒,認為自己有能力管好自己,我當然不信任他。所以,我義正言辭地堅持己見。

不過,進入青春期的他哪容易乖乖就範,一次又一次的爭吵,自然還是免不了的。

在一次次爭吵中,他的學習狀態越發低迷,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我有時跟他強調形勢的嚴峻:“你知道現在中考的淘汰率有多高嗎,你不努力高中都考不上,還整天沒有一點目標和計劃,這樣下去怎麼搞的好!”

但緊接著,兒子給我當頭一棒,他無所謂地說:“考不上就考不上,我也不知道學習有什麼好處,上技校我也無所謂。”

聽著話,我正準備再一番教育,他則立馬接過話茬:“行行行,你別說了,我去學習了。”

說完,摔門進入自己的房間。

這一切讓我相當失望,現在回想起來,講大道理也許是最沒用的教育方式之一。

慢慢的,大大小小的爭吵讓我和兒子的關係變得很差,以前對我無話不說的他,現在緊緊封閉了自己的內心,曾經那個小暖男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而我,束手無策。

進退維谷之際,我去網上看樊登老師、尹建莉老師的影片,但卻收效甚微,沒有一款針對的解決辦法,大多都是泛泛而談。

但收穫還是有的,我接觸了“正向管教”,也明白了父母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對於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

抱著奮力一搏的態度,我加入了剛從新加坡歸來的腦科學家——黃偉強老師的“超級父母訓練營”

聽完老師的課程,我才發現,原來我才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大的“攔路虎”!

3,潤物細無聲:尊重,傾聽,引導

黃老師強調:孩子每個行為的背後都藏著深層的誘因,比如父母貼上某個“標籤”。

當父母帶著這樣的標籤看待孩子言行時,一切都將成為“證據”。就比如我認為兒子“自控力差”“不夠努力”“沉溺遊戲”等等負面標籤。

但我不知道的是,在他第一次成績下降的時候,他自己也在暗自努力,只是這些在我眼裡不值一提,甚至直接忽視了。也是在這種時刻下,孩子繼續努力的動力就在那一刻被我扼殺掉了。

尤其是孩子到了青春期,真正需要調整心態的是父母。因為父母以前的管教方式甚至是相處方式都不管用了。

當父母能正確看待孩子問題背後的原因,就比較容易從原有的單一的父母角色中走出來,用富有彈性的角色去與孩子溝通、交流。

總結一下,父母需要做的是對孩子先表達充分的尊重。

尊重就是多傾聽他們的感受和想法,再順勢引導。

幫助他們順利地從青春期走向成人階段。

允許孩子犯錯,並允許孩子犯錯後自行修正。

父母需要付出耐心,給孩子時間和空間。

當你能多看到孩子的閃光和進步之處,你的心態也會不一樣。親子關係好了,你的引導才能真正奏效。

所以,我按照課程裡給的具體方法,堅持不斷地和兒子進行有效溝通,只為慢慢能夠開啟孩子的心門。

因為兒子除了把自己封閉起來,不交流之外,他也出現了厭學的前兆。

針對於此,老師建議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從內而外激發孩子做事的內驅力。

起初,培養獨立意識於我而言,是非常困惑的問題,因為太多文章說要放手讓孩子去做,不管孩子,讓孩子自己去應對問題,照做下來,孩子的行為卻背道而馳。

後來,透過學習,我明白培養獨立意識,最重要的是有意識地“給予孩子選擇權”,並且尊重孩子的選擇。

當然,在給與孩子選擇時,需要講究技巧——“隱形的管”。

一次週末我回到家,剛到房門口我就聽到咔咔咔的摁鍵盤聲,那一刻,我確信,兒子在玩遊戲。

就在我走到客廳時,所有的聲音頓時消失,我敲敲門開啟,看到兒子安分守己的坐在桌子前,但是卷桌子上的題一個都沒寫,我明白了一切:兒子又玩了一天的電腦。

但我知道,當下不能直接跟他說我知道他在玩電腦,這樣他會因為害怕我批評而對抗。

我此時要做的是,無條件地表達我對他的愛和接納,不會因為他的某個行為而不愛他,同時,簡單堅定地表達我的底線。

一次一次堅持做到了這一切後,奇蹟發生了。兒子放下了心中的芥蒂,跟我說:“老媽,其實我也很羨慕那些學習優異,得到老師稱讚的學生。”

聽到他的話,我知道這是一個絕佳的談心“視窗”,於是我順勢而為和他聊了很久很久。

改變的路上並不一帆風順,兒子的壞習慣也是反反覆覆,我們的親子關係也波折不斷,但是在看到兒子和我開懷大笑,暢談未來理想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發展。

如今,兒子和當初的那個他已經判若兩人。從前那個對學習抱有無所謂態度的差生,如今面對一道難題,能夠踏實地坐下思考半個多小時。

而他也從一個毫無規劃的人,變得清楚自己要達成目標要做出什麼努力。所以,有了清晰的目標支援,他的內動力滿滿,再加之我對兒子的正面管教,他的進步史無前例。

甚至,現在他對我說:“我覺得打遊戲適可而止就好了,其實也沒有那麼好玩。有時候,我接觸了一道難題,那種開心喜悅感才是無可比擬的。”

現在回顧起來,我的提升也很大,我明白教育孩子,沒有一成不變的方法,只有深刻洞察問題與孩子的思維和視角,才值得我們擁有,當我們改善自己的同時,潤物細無聲,孩子也會慢慢的改善,變得更好。走過這段讓人絕望的的黑暗日子,我發現和我一樣的家長有太多太多,看到她們,我就想到了自己!

來自武漢的張媽媽高興地說:“孩子變化極大,想換了個人,學習熱情也擋不住!”

杭州的顏媽媽說:“以前作業都要做到10點,現在8點半就完成,最近考試考了94分!孩子越來越自信了!”

來自上海的李媽媽說:“孩子願意放下手機,不再和我對抗了!”

來自山東的劉媽媽說:“孩子變得主動學習了,現在我們關係越來越好,這種感覺真好!”

除此之外,在這裡成長、改變,繼而幫助孩子成長,讓孩子學習更有動力、有目標的家長還有很多很多。

我們採用訓練營的模式,就好比給你配了一個隨身教練!

>>有人給你制定練習計劃,每天陪伴你一起實踐;

>>你能看到教練怎麼點評不同人的動作,以此來糾正自己;

>>練習的過程中遇到問題也能得到反饋指導;

>>還有很多夥伴家長一起互相支援、打氣,不再孤軍奮戰!

事實上,哪有教不了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只要稍下功夫,就能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別人家的孩子”!

學習,就是成長為一個更好的父母的有效途徑!

7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小兒燙傷後處理誤區,會給寶寶造成二次傷害,切忌別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