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意思是讓人們在春天的時候不要在氣溫回升的時候脫掉厚衣服,即使熱也要捂一捂;秋天不要在氣溫剛剛下降的時候就馬上穿上厚衣服,冷也要再凍上幾天,這樣身體也會更好。
“春捂秋凍”適用於孩子嗎?媽媽和奶奶育兒觀衝突,到底該聽誰的?很多時候,老一輩人和年輕人的育兒觀都有衝突,從懷孕到坐月子帶娃,幾乎在很多事都會產生不同的意見,最近快到春天了,馬上換季了,寶寶怎麼穿衣服,又成了雙方討論的新話題。
過完年以後,氣溫逐漸升高,不少人穿著厚厚的棉衣都覺得很熱,寶媽雙雙和婆婆又意見不同意了。雙雙覺得“天氣已經開始熱了,孩子都熱得冒汗,穿多了他也難受,不需要穿厚棉衣了。”
婆婆卻認為:“春捂秋凍聽說過沒?老話這麼說,肯定沒什麼錯的,孩子捂一陣,將來身體才能健康,一整年都不會生病!”婆媳倆各執一詞,丈夫夾在中間,和還不懂事的寶寶面面相覷,一時間也不知道到底應該聽誰的。
“春捂秋凍”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堅持老傳統也是錯的嗎?北半球的春季在3-5月,這幾個月份正是是萬物復甦的時候,也是春冬交際的時候。
在春冬交替的季節,雖然平均溫度升高了很多,但是早晚依舊很涼,不一定什麼時候來場“倒春寒”,沒有做好防寒準備的寶寶,是非常容易生病的,所以春天很多人就算給寶寶多穿一些,也不想讓孩子生病。
但是穿得多了,就真的會讓身體更高,不生病嗎?有的家庭掌握不好給寶寶春捂的程度,春天一直給寶寶穿得很多,結果出去玩的時候跑得冒熱氣,回家一脫衣服,受了點涼風更容易生病。
而且一“捂”就是一整個春天,明明天氣已經很好了,但是還有有一種“我覺得你冷”的家長,給孩子穿得厚厚的,反而出現了過暖的情況,孩子容易起痱子,得溼疹等等。
孩子確實是需要“春捂”的,因為有的小寶寶沒經歷過冬春交際,在這個時候免疫力會差一些,但是給寶寶春捂過了頭,反而不利於孩子的健康。
春季寶寶穿衣指南,媽媽照著這個做,才算是真正的“春捂”給寶寶多穿衣最合適的時機是“早春”,也就是冬春交界的時候,不管是是自然界還是身體,都正在經歷一個甦醒的階段,所以在早春的時候多給寶寶穿一件衣服,是最合適的。
一位兒科醫生總結出,當時的氣溫加上給寶寶穿衣增加的溫度,在26℃左右,是寶寶覺得最舒適的溫度,棉背心能給寶寶增加4℃,厚毛衣能給寶寶增加2℃,薄羽絨服能給寶寶增加6℃左右。
根據寶寶的體溫,切實幫孩子解決穿衣問題
想知道孩子熱不熱,冬季面板裸露在外面,寒風很容易把寶寶的面板吹涼,所以根據摸額頭和手腳基本是不太準確的,其實最能代表孩子身體溫度的區域是寶寶的後頸處。
時不時摸摸寶寶的後頸,感受一下孩子身體切實的溫度,再結合外面的天氣,幫孩子添減衣物。
根據一天中氣溫的變化,給寶寶添減衣物
春天的變化是早(低)——午(高)——晚(低),所以在春秋這個時候,能看見街上很多的人都是“亂穿衣”的,有穿短袖的,也有穿棉衣外套的,讓人看了很是凌亂。
媽媽最好可以在早晚給寶寶穿一個小外套,裡面穿一個小內搭,寶寶覺得熱了就脫下,覺得冷了就穿上,這樣更不容易生病。
該捂的地方捂著,不該捂的地方別捂春天到底還是沒有冬天那麼冷,不需要給孩子全副武裝,只需要好好保護3個地方就可以。
頭部保暖要做好,天氣涼的時候,一定要給寶寶戴好小帽子,避免被冷風吹得頭疼;腹部是老話說得比較容易“進風”的部位,寶寶的小保暖衣要穿好;腳下的防寒要到位,腳底穴位多、面板薄,是非常容易受氣溫影響的地方。
防寒工作做好了以後,寶寶才能在今年“開一個好頭”,春季做好了保暖以後,家長也要趁著春光正好,多帶著寶寶出門運動,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讓孩子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不生病。
你家寶寶現在穿幾件衣服?有沒有給寶寶進行“春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