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數網友真實的育兒資料支撐下,100萬左右一個孩子,是中國育兒成本的公認資料。
不知從何時開始,在年輕人圈子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等攢夠100萬再考慮生孩子”。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恐孕,但生完孩子後那種壓力感就真實地到來了,想躲都躲不開。
今天,我就看見一位二胎寶媽釋出的感慨,稱害怕自己的晚年生活會很悽慘,她的自述是很多人的真實想法。
有兩個兒子沒女兒,怎麼辦?一開始,這位寶媽就丟擲了個大難題:“我兩個兒子沒女兒,好害怕,老年生活應該會很悽慘。”
據她說,自己生二寶時已經30歲了,按兩個兒子都是30歲結婚算,大兒子有孩子時,自己才50多,尚未退休,無法幫著帶孩子。
此外,月嫂的錢很可能也出不起,到時候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這也就意味著,到時候會面臨兒媳的各種委屈和不滿。
等小兒子結婚生子,即使自己退休了,60多歲的年紀身體狀況是否允許幫忙也不一定。
再退一步說,如果幫老二家帶孩子了,大兒子和大兒媳肯定說我偏心,更生氣了。
如果兩個兒子都沒幫上,將來自己老了,就怕兒子會說:媽,我們上班都忙,實在沒時間一直照顧您,我們給您僱了個護工,就是費用得您出,現在家裡開銷大、手頭緊。
雖說這位寶媽都是以調侃的語氣在說,但她的處境和很多網友類似,大家都表示扎心了,為了扛住壓力需要更加努力才行。
為什麼覺得有女兒,晚年就不會悽慘?常常聽老人說,兒子家經濟壓力大,給錢幫襯,還要給帶孩子。而外孫由奶奶帶,自己這個當姥姥的隨心情、可管可不管。
但說實話,這對於多數女孩來說,都是委屈和不公平的。
有些老人認為女兒嫁人了,過得不好有男方家父母幫襯,外孫跟男方姓,所以孩子理應由婆婆帶。
結果到自己老了,又覺得兒子養家壓力大很辛苦,照顧人不夠細心、也沒時間總陪著自己,就想起了“小棉襖”的好,有事就找女兒。
而這種好給兒子、養老歸女兒的不平等待遇,源於中國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思想。
晚年過得好不好,在教育不在性別人是感情動物,即使血濃於水,也需要經常維繫和真心相待。
孩子出生時都是白紙一張,未來成為什麼樣的人在於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給孩子樹立什麼樣的三觀。
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本就是互為師生,你教他如何成長,他教會你親子幸福。
如果你不能一碗水端平,孩子是會受傷的,傷了心又要求人家全心全意照顧你?換位思考一下,是不是也替有這種遭遇的孩子難過?
世上沒有一個孩子會不願贍養父母,那些無人贍養的父母,必定不是個合格的“老師”。或對孩子溺愛,或對孩子太苛刻,或對孩子極度不公平。
幸福老人的育兒秘訣:1、對所有孩子一碗水端平
孩子多的家庭中,不能一碗水端平,是90%家庭親子矛盾的主要原因。
不平等待遇極易導致家庭成員分化、親情出現裂痕,因此多子家庭的父母一定要將此作為首要的原則。
2、教會孩子們手足情的意義
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只要一家人齊心協力,無論是生活中還是事業上,都沒有過不去的坎。
如果孩子們不能深刻理解手足情的意義,那即便留給他們一座金山,也會落得個家庭分崩離析的下場。
3、與孩子做朋友,不道德綁架
很多人喜歡以長輩自居,總用金錢、道德去綁架孩子。
如果你真的將孩子看做一個與你平等的生命對待,你真心待她,她又不怎會不真心待你?父母養育孩子,該是不求回報的,而不是將養育當做一個道德綁架的籌碼。
晚年幸福的老人,幾乎都是不強迫被照顧的, 都是子女自發出去愛父母而做的行為。只有源於真心,發自內心,才能讓雙方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