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家長經常抱怨孩子,學習成績不錯,但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很差,簡單的刷鞋,洗內衣這種小事都做不好。
其實並非孩子做不好,而是他們從小沒有做過,又或者在他們感興趣的階段家長總是怕孩子分散精力,不注意學習,就不讓他們做了。
事實上孩子的模仿能力和動手能力都非常強,如果注意在小事上培養和鼓勵他們多一些,就不會出現最基本的動手能力都沒有的情況了。
手巧才能心靈,動手能力強的孩子思維能力也不會太差,手也是一個人重要的感知器官,讓孩子多動手能夠促進孩子腦的發展,透過動手也能獲取很多外部資訊,這些都能促進孩子大腦積極的活動,讓他們心靈手巧。
導致孩子動手能力差除了家長不讓他們做之外,還有可能就是動手的材料不夠,比如說小時候很少給孩子買diy的玩具,都是拿來就玩的成品,孩子沒有接觸過需要拆裝的過程。
還有就是家庭中沒有給孩子施展動手能力的小天地,大多數擺設都是大人的東西,玩具不能自由拿,這不許動,那不許碰,導致了孩子可以自由活動的空間很小。
孩子尤其是在幼兒時期特別喜歡探索,甚至是拆掉看看裡面發生了什麼,這個時候如果家長能夠鼓勵他們,稍微注意一下孩子的活動,就能夠維持孩子的好奇,讓他們加強動手能力。
動手能力與孩子的智力發展成正比,同樣會對孩子以後進入生活和工作產生良性的影響,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貫穿於整個生活和學習過程中,面對孩子動手能力差的情況,父母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進行改善和培養。
生活自理家長要儘可能地讓孩子自己動手處理他們自己的事情,不要大小事都代勞,鼓勵孩子自己洗手洗臉刷牙,整理房間,打掃,洗小物件,甚至是家務活都要讓孩子自己做。
不要讓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剝奪他們動手的機會。
選擇diy玩具現在很多玩具都是智慧機器,電動的雖然花樣多,但孩子動手能力就用不上了,在選擇玩具的時候,家長可以多選一些需要diy的,比如說樂高,拼圖,材料包等等,讓孩子在玩的時候能夠透過自己的組裝來獲得成就感。
不要小看簡單的拼裝玩具,過程中能夠鍛鍊孩子的思維以及手眼配合,還有的甚至需要考驗孩子的耐心和細心。
指導孩子做手工兩歲半之後的孩子就有了一些基礎的動手能力,摺紙,剪紙,橡皮泥都是很不錯的手工原材料。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愛好,和他們一起做手工,現在的手工影片有很多,隨便一搜就能做很久,手工的好處就是孩子能夠鍛鍊想象能力與創造力。
聰明的父母都會順應孩子喜歡動手的規律,而不是因為害怕孩子做不好或者會弄亂而不讓他們動這動那,孩子在動手的過程中能夠學會技巧和專心思考的能力,在拼七巧板,串珠子,剪紙的過程中都能夠延長專注時間,培養了動手能力。
鼓勵孩子自己動手不管家長有沒有時間,都不要代勞,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對大人的動作總是充滿好奇,如果孩子願意去做,那就讓他們做吧。
不妨鼓勵孩子培養他們的勞動習慣,即使孩子做不好也要持鼓勵的態度,碗刷不乾淨可以再刷一次,地掃不乾淨也可以多掃一遍。
讓孩子多做嘗試不要因為怕孩子年齡小,就不讓他們做這做那,儘可能多地讓孩子多嘗試“第一次”,發育正常的孩子在兩歲之後就會出現想要擺脫家長控制的傾向。
在這些孩子的眼中,他們會將父母的呵護視為一種控制,所以可以趁著這個時候讓孩子多做一些嘗試。
還要注意讓孩子左右手同時得到訓練,不要覺得左撇子要糾正,可以引導他們多用右手,這樣左右腦都能得到鍛鍊。
要對孩子的破壞和拆解有足夠的容忍度,很多家長很不喜歡孩子拆東西,但其實那也是他們動手能力的一種體現,兒童最可貴的就是求知慾和好奇心,他們迫切希望瞭解事物的結構。
不要因此而對孩子出口指責,要了解他們拆東西背後的原因,是單純地破壞還是因為好奇。
家長還可以和孩子一起把拆掉的東西裝回去,這樣也是鍛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
靈巧的雙手是孩子大腦發育的標誌之一,所以在成長的過程中,家長不能忽視對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