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1
· 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證實,孩子的生長髮育有顯著的季節性,春季長得最快,身高的生長速度是秋天的2-2.5倍。
· 曬太陽、喝骨頭湯和喝牛奶,這三個傳說中的補鈣妙計,哪個方法最靠譜?想讓孩子多長個兒,該吃什麼蔬菜,做什麼運動?如果你也有這些疑惑,趕緊看下去吧~
科學家透過研究發現,孩子的生長速度與發育,和生長有關的激素,存在著季節性變化。
春天陽光充足,孩子戶外活動增加,也促進了維生素D的合成以及鈣質的吸收。
春困秋乏,春天裡小孩們普遍容易多睡覺,而深睡眠可直接增加生長激素的分泌,進而促進身體長高。
種種跡象和研究都表明,一年四季裡,春天是孩子長高最快的季節!
所以春天裡,充足的睡眠加上健康的飲食,再加上每天堅持合理的運動,那適齡孩子的身高一般會有增長哦。
曬太陽,喝骨頭湯,還是喝牛奶?
一提到長高,大家可能都會想到要補鈣。
有的家長可能簡單地認為多曬曬太陽就能補鈣,孩子自然就長高了。這種想法其實並不科學。
曬太陽補的是維生素 D。
維生素 D 能促進骨骼形成,也能減少鈣透過尿液排出體外。
與其說曬太陽能補鈣,倒不如說曬太陽能鎖鈣。
維生素D對孩子來說,是不能缺的。
如果缺得嚴重,容易引起佝僂病,出現 O 型腿、X 型腿、雞胸(胸的部分凸出來)、漏斗胸(胸的部分凹進去)等骨骼畸形問題。
但單純地靠曬太陽補維生素D,不靠譜。
直接曬太陽,曬過多容易曬傷。尤其是面板嬌嫩的寶寶,暴曬下面板容易出現脫皮、紅腫、水泡等狀況。
如果使用了防曬霜、遮陽帽等防曬工具,也有可能會影響維生素 D 的合成。
這麼看來,想靠曬太陽補鈣長高,那可是下錯賭注了。
還有的家長會聽說喝骨頭湯、喝牛奶能補鈣,有助於孩子長高。這也都分情況。
不過有個誤區一定要提醒大家:光喝骨頭湯,不補鈣。
專家指出,骨頭中的鈣很難溶出,骨頭湯中鈣不多,脂肪反而不少。
而所謂的白湯是乳化的脂肪,沒有特別的價值。
給孩子多喝骨頭湯,不好好吃肉的話,鈣沒補太多,長高不一定,但會有很大的長胖風險。
那麼,喝牛奶補鈣,總是個好方法了吧?
這下總算說對了。每天早上一杯牛奶,是不錯的補鈣方式。
不過,各位家長和孩子要注意自己是否乳糖不耐受。
喝完牛奶容易放屁、腹瀉、噁心、嘔吐,那得去醫院檢查一下,如果不耐受,那還是儘量少碰鮮牛奶。
喝不了牛奶,最好的替代品就是酸奶。
酸奶和牛奶在等量的情況下,補鈣效果是一致的。
如果嫌酸奶冷,那熱騰騰的豆漿也行,記得豆漿一定要煮熟,不熟的豆漿容易中毒!
4種鈣含量高的常見食材
除了牛奶,還有哪些家常菜,可以幫助孩子補鈣長高呢?
這裡介紹四種便宜又常見的食材。在這個春天,記得常吃。
1. 蝦皮
蝦皮在補鈣排行榜中,位於頂端。
每100克蝦皮中含有991毫克的鈣元素,幾乎是豆腐的6倍,牛奶的10倍(鮮牛奶鈣含量104mg/100g)!
蝦皮可是有“天然鈣庫”之稱。
只是,蝦皮含鈣量雖高,但我們也不能把蝦皮當飯吃。
所以專家建議:可以用蝦皮代替鹽,增鮮的同時還可以減少鈉。
炒菜、煲湯的時候放一點,作為輔助補鈣的日常菜來吃。
這個方法不錯,靠譜!
2. 芝麻醬
芝麻的含鈣量為620mg/100g,排名第二。
經過磨製成芝麻醬後,更易消化吸收。
做菜的時候,也可以常用來調味。
3. 豆腐
黃豆的含鈣量為191mg/100g。
用黃豆製成的豆製品,比如豆腐,也是補鈣不錯的選擇。
除了黃豆,專家也推薦食用黑豆。
黑豆含鈣豐富,富含膳食纖維,升糖指數GI值低,幫助降糖降脂,所以非常適合中老年人。
至於小孩子嘛,沒有高血糖高血脂的煩惱,黃豆製成的豆醬、豆腐,就可以適量多吃點。
4. 莧菜
莧菜中的鈣含量非常高,同重量的情況下,鈣含量比牛奶要高!
和其他高鈣蔬菜相比,莧菜的鈣含量是菠菜的3倍,小白菜的2倍。
老人吃有助於健骨,孩子吃有助於促進生長髮發育。
莧菜不僅是補鈣高手,更富含葉酸,在日常的蔬菜中,莧菜的葉酸含量達到了300微克/百克,是所有蔬菜中含量最高的!
老人、孩子多吃些莧菜,有助於健腦、防痴呆、益智。
不過家長烹飪莧菜時要注意:因為草酸會影響鈣吸收,所以草酸含量高的蔬菜如莧菜、菠菜,在烹調前,要沸水焯 20 秒,以去除大部分草酸。
說了這麼多補鈣補鈣,但啥事都要適度,過猶不及可不好。
當過量補鈣時,身體對鈣的吸收率反而會下降。
有研究表明:當鈣的攝入量為200mg/日時吸收率為45%,而當鈣的攝入量大於2000mg/日時,吸收率僅為15%。
一般來說,單純靠食補,只要選擇正規的食物性鈣源,是不會造成鈣攝入過量的。
孩子已經吃很多鈣含量高的菜品,如果還給他們吃什麼鈣片等保健品,那就得好好計算計算攝入量了。
專家非常推薦跳繩
聊了這麼多吃的,最後來聊聊一項非常有助於孩子長高的運動,那就是跳繩!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鄭章乾曾說,跳繩雖然不一定是長高的最主要因素,但是與其他運動相比,對身高的促進作用比較明顯,而且需要的場地和器材比較容易獲得。
因此他建議家長們:想讓孩子長得高,要養成跳繩的習慣。
按照醫生的經驗,建議6週歲以上的孩子,最好每天晚餐前空腹跳繩300~1000個,時間控制在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可根據自身條件,確定中間短暫休息的次數。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跳繩計劃。
不同年齡不同體質的孩子,每天跳繩的次數也不一樣,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適當就好。
不在量多,貴在堅持。
除了跳繩,家長還可以鼓勵孩子多參加一些戶外活動,既能促進親子互動,還能幫助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及鈣質的吸收,比如籃球、羽毛球等,其實也是非常好的長高運動。
這個萬物復甦的春天,曉曉祝各位適齡的孩子,都多長點個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