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01開學季,媽媽煩惱季

又到開學時,相信很多寶爸寶媽都有一種發燥又憂慮的趕腳,尤其是有孩子初入學的爸媽。我家媳婦就是這樣,因為我家娃要上幼兒園啦。

媳婦最近總是在研究上幼兒園要準備什麼,為我家娃買了一套又一套的衣服,帶娃一次又一次的去幼兒園適應,好多次拉著我的手說“孩子能適應嗎?在幼兒園會哭嗎?能吃飽飯嗎?會不會受小朋友的欺負。能不能自己上廁所?我好擔心啊。這顆是自己親生的,從沒離開過。”聽完之後我想說娃沒瘋,娃她媽先瘋了,這是娃離不開你還是你離不開娃啊。

02分離焦慮

我想很多家長都這樣,也會好奇為什麼這樣?這就是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又稱離別焦慮

孩子多表現為三個階段:

反抗階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鬧;

失望階段--仍然哭泣,斷斷續續,動作的吵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

超脫階段--接受外人的照料,開始正常的活動,如吃東西,玩玩具,但是看見母親時又會出現悲傷的表情。

那孩子有我們成人就沒有嗎?

成人當然有了。

我家媳婦的表現就是分離焦慮,還有的家長說不能送娃,見不得萬娃齊哭的景象,這也是分離焦慮。

那我們怎麼才能緩解呢?

先解決兒童的

(1)家園配合,加強小班幼兒入園的準備工作。

師幼關係和班級氣氛會對幼兒心理產生重大的影響,其中教師是關鍵。在孩子入園前,父母可有意識地多帶孩子到幼兒園來,熟悉其周圍環境和教師,經常把孩子帶到幼兒園來看看,談談,玩玩,讓他們觀察幼兒園裡其他小朋友的遊戲活動等,家長放手讓孩子玩,讓教師抱一抱,親一親,讓孩子熟悉新的聲音,使他們喜歡上幼兒園及幼兒園裡的老師和小朋友。

北京師範大學陳幗眉教授指出:幼兒在家的生活習慣與作息制度以及幼兒獨立的生活能力,也影響幼兒的分離焦慮。所以在孩子入園前,家長應該給予生活技能上的指導,如:要求他坐在桌子旁自己吃飯,不能在吃飯時隨意走動等。指導孩子試著在大小便後自己脫、提褲子,自己洗手,自己睡覺,認識自己的物品等等。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培養他們簡單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孩子們覺得自己長大了,而不是一個樣樣都不會的"小寶寶"了。

此外,作為家長也應主動配合幼兒園,改變幼兒家庭生活的隨意性,制定與幼兒園相仿的作息時間制度,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提高幼兒的人際交往技能等,縮小家園生活的差異,使幼兒更適應幼兒園生活,緩解幼兒的分離焦慮。總之,妥善解決幼兒入園問題,不僅可以使小班幼兒迅速建立正常秩序,開展教育活動;而且也能使幼兒的生理和心理在新環境中穩定向前發展。

(2)針對幼兒的個性特點區別對待。

如:暴躁型的孩子,我們可採用冷處理的方法,他急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急,可把他撇在一邊,拿幾樣玩具給他,待他平靜下來之後則用親切的語言在全班幼兒面前表揚他,鼓勵他。又如:波動型的孩子重要的是讓其有事幹,老師要不停地給他新的刺激,讓他參加不同的遊戲活動,以保持他對新的環境的好奇心、新鮮感。

(3)設計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運用文學作品和文藝形式陶冶心情,樹立榜樣。

遊戲是幼兒的天性,是最獨特的、最基本的活動形式,有些心理學家把遊戲稱為幼兒的"主導活動"。我國著名的學前教育學家陳鶴琴先生也曾說過:"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是以遊戲為生命的。"這是因為遊戲在幼兒生活中確實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它與機能的快感相聯絡,可緩解緊張狀態,給孩子們帶來巨大的快樂。因此,開學初,教師可設計一些新穎的、有趣的遊戲活動。這不僅能消除幼兒相互之間以及與教師之間的陌生感和恐懼感,緩解幼兒的分離焦慮情緒,而且還可以使幼兒對新環境產生新鮮感,這種方法對波動型的孩子最為有效。

文學藝術是最富有感染力,又是幼兒所喜愛的活動形式之一,藝術作品欣賞和文藝表演會使幼兒從中得到啟發和陶冶,如:故事《高高興興上幼兒園》、詩歌《幼兒園裡朋友多》、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等,這些文學作品都是為了讓幼兒從中受到教育和啟發。這樣,孩子們就會很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將是一張張活潑可愛、天真爛漫的笑臉。

孩子的問題解決了家長的焦慮就解決了一大半,如果特別擔心可以選擇有時時監控的幼兒園,方便您檢視孩子的狀態,然後逐漸的縮短檢視時間,這樣會快速的緩解分離焦慮。

其實孩子的適應性要遠遠強於我們的想象,要相信我們的娃。更多時候是我們離不開娃,而不是娃離不開我們。

好啦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7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很驚訝三歲的小孩都有煩惱,所以煩惱與年齡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