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可能發現我最近看書打卡比原來頻繁了,因為孩子慢慢長大了,他們的學習速度比我們快,經常會很認真的問一些出乎意料的問題,讓我們無言以對,唯有不斷地讀書學習,才不至於被他們落下太遠。最近碰到的兩件事讓我深有體會。
有一天在我帶兒子輪滑訓練回家的路上,兒子突然問我“媽媽,斯巴達300勇士大敗波斯10萬大軍,那需要每個人都得打敗300多個敵人,怎麼可能?”歷史上以多勝少的戰例不少,但具體到每一個戰例都有具體的原因,面對兒子突然的疑問,正在開車的我頭腦一懵。
瞬間我調整了心態,我不能因為自己不知道現成的答案而回絕他、結束這個話題,而應該引導他建立一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模式。於是我說:“這個戰例媽媽沒有研究過,但我們可以根據現有的知識從幾個方面分析一下,可能存在幾個原因使得300勇士能戰勝10萬大軍。”然後一路上我們就你一言我一語、邊想邊討論,總結出下面幾個原因:第一,這是一種誇張的說法,波斯也可能是8萬或9萬大軍,10萬是整數說起來好聽;第二,波斯可能確有10萬大軍,但不一定都出徵啊;第三,即使波斯出征10萬人,一路上千裡迢迢、跋山涉水,水土不服,戰士自然死亡也不在少數,等到了希臘也沒10萬人了;第四,兩軍交鋒,也不會300勇士同時對戰10萬大軍,10萬大軍應該也有先頭部隊,如果先頭部隊輸了,可能也就算輸了;第四,雙方作戰氣勢不同,斯巴達一方,戰士是為自己而戰,一旦輸了,自己、父母、妻兒全死於敵人之手,而波斯連年征戰,如果贏了國土擴張,和戰士也沒直接關係,輸了反而可以早點回家,可能戰士就盼著打敗仗呢,雙方抱著不同的心態,仗不打也知道誰勝誰負了吧……不管我們分析的對不對,兒子參與了這個問題的分析討論,很有成就感;終於到家了,我也鬆了一口氣,因為不想在孩子提出問題時說“我也不知道”。
最近寒假期間兩個孩子在家經常玩過家家的遊戲,一般都是哥哥當國王,妹妹當丞相或大將軍,或者哥哥當大將軍,妹妹當下屬(可能受聽小說的影響吧)。一天我在做家務,兩個孩子在裡屋玩,聽哥哥在教妹妹反覆說3句話,妹妹咬字不準,哥哥還寫了拼音讓她看著背。當女兒拜見哥哥時就單膝跪地,說著那3句話,想著應該是下級見上級的套話。這3句話我沒聽清,原來也沒聽過,估計他們是從書上聽來的,我不懂,也沒敢問。昨天我聽《資治通鑑》,當講到董卓立劉協為帝時提到了“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時,我豁然開朗,這正是兩個孩子最近過家家時說的那3句話,於是我有了底氣,晚上吃飯時問兒子“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這句話是在哪學的,兒子說:“《三國》啊!”,我接著問“這幾句話是描寫誰的?”他吃著飯頭都沒抬輕鬆地回答:“董卓拜見漢獻帝時就這個樣子!”然後還解釋了這三句話的具體意思。那一刻我特別佩服兒子(這3句我是背了半天才記住的),很想誇讚他一番,但還是忍住了,只是肯定了他一下:“《三國》你已經快聽完了,還能記著前面的故事,不錯啊!”當時我就想:很多知識,孩子已經學在了前面,我們不追就會落下很遠。
我今年42歲,早已過了傳統觀念中讀書學習的時期,但“學無止境”、“學海無涯”這樣的話還是很有道理的。多讀書,可能不能直接解決具體問題,但會擴大你的知識面,拓寬你看待問題、考慮問題的角度,也就等於迂迴地解決了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