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位媽媽家有倆娃。7歲的姐姐和4歲的弟弟。
剛剛過去的寒假,可把媽媽愁壞了,因為姐弟倆衝突不斷;姐姐動不動就發脾氣,找弟弟的茬兒。
用這位媽媽的原話:“姐姐總是把弟弟當成敵人,即便弟弟什麼也沒有做錯。”
但是最近一個星期,由於一件小事,姐姐亂髮脾氣的狀態似乎有了好轉。
這位媽媽詳細描述了這件小事。
那天,姐姐在“莫名其妙”衝弟弟發完脾氣後,獨自關在房間裡。
媽媽走進去為她整理房間,開啟衣櫥時,發現了一身連體衣,就笑著問女兒:“你覺得還能穿嗎?”
後來,母女兩個花了好半天時間,一起用剪刀、針線把那身連體衣做了改動——減掉了連體衣的襪腳,然後收邊,於是衣服又能穿了。
改完衣服,媽媽把女兒攬到懷裡,感慨地說:我閨女長得真快啊,馬上就要長成一個大姑娘了。
那一天,姐姐明顯地情緒轉好,像是換了個人,變得樂觀、健談,甚至還和弟弟講了個笑話。
最後這個媽媽仍然憂心地問:”像這樣其樂融融的時候挺少的,我覺得自己真拿姐姐沒辦法,到底該怎麼辦才好呢?”
從這個媽媽的描述其實我們能夠看到,姐姐是一個性格敏感的孩子,她在嫉妒自己的弟弟。
或許,她迫切地渴望自己在家中獨一無二的地位能得到認同。
或許,她想知道媽媽在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愛著自己,而這種方式是和愛弟弟的方式完全不同的。
所以,媽媽陪姐姐一起改衣服,並且稱讚她長得快,那一段和諧美好的母女互動時光,正好滿足了她的內心需求。這件小事發生後,姐姐的情緒才會明顯好轉。
分享這個小案例,是想告訴大家,親子間一直都有一個秘密,即親子間被一條看不見的紐帶連線著。
用中國那句老話說,叫做“血濃於水”。
從心理學的角度解釋:孩子心裡最大的渴望就是與爸媽連線的歸屬感,或者稱之為“聯結”——這是超越了一切事物的渴望。
很多時候,孩子行為上的問題,不是別的原因,恰是和父母失去了聯結。
一旦跟孩子重建情感聯結,孩子的行為問題和情緒問題,都會很快得到扭轉。
那麼,該如何跟孩子建立這種聯結呢?
02
首先,親子游戲,是與孩子建立聯結的極佳方式。
上面那位媽媽,無意中陪女兒改衣服,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互動遊戲。
沒錯,所謂的親子互動遊戲,往往是很簡單的。
比如,一對父母最近很忙,不經常在家,陪伴孩子的時間比較少。每次他們難得在家,孩子就各種“找事”,衝他們發火兒。
後來,一個小遊戲改善了這種親子關係緊張的局面。
那是孩子自己發明的一個非常不錯的遊戲。
先是爸爸媽媽坐在長沙發上,然後孩子向父母發起衝鋒,闖進父母中間的空隙裡。
然後就要經過一場“爭奪大戰”,看爸爸媽媽誰能先把他搶過去。
這個遊戲好像是非常好笑的另類拔河比賽,但孩子玩得樂此不疲,夫妻倆也就樂得一次再次配合。
這個遊戲的奧秘就在於,遊戲過程中更多的是父母和孩子的親密肢體接觸。
這樣的遊戲方式,讓孩子確切、真實地感受到父母的溫柔擁抱、溫暖、愛意。這多少補償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缺失的那些父母之愛。
雖然遊戲有些簡單,可貴處在於一家人藉此找到了通往彼此心靈的秘密通道,受損的親子關係由此開始悄悄恢復聯結。
額外提醒一點:越小的孩子,越喜歡跟父母玩這種有身體接觸的遊戲。
身邊一個媽媽前陣子就告訴我,陪娃的時候,孩子都快把她折騰瘋了。
因為,小傢伙非要媽媽把自己從床上抱下去。媽媽抱他下去了,又要媽媽把他抱上去。就這樣反覆玩兒。
這位媽媽就很無奈地問,小傢伙這到底是在做什麼呢?
我相信,很多有小寶寶的父母陪伴孩子的時候,可能也會遇到這種看起來有些莫名其妙的互動情景。
小孩子們在做什麼?他們其實是在跟大人玩“我說話、你聽話”的遊戲。
類似的遊戲還有,玩撿東西、扔東西,再撿東西的遊戲。他扔,大人撿。他再扔,大人再撿。有時候如果大人煩了不撿了,孩子還會發脾氣。
這些小傢伙們,之所以這麼喜歡這個遊戲,是因為玩這種遊戲的時候,父母的身體就是孩子最大、最好的玩具。孩子能夠在這種:我發指令、你即時給我回應的互動中,充分感受到和父母的聯結。
這對孩子是非常棒的陪伴和愛的滋養。
03
與孩子溝通,是建立聯結的另一重要方式。
說個朋友的例子。
那會兒,她女兒剛3歲半。
有一段時間,起床氣特別重。每天早上醒來,都得要發一通脾氣,邊鬧騰邊大喊“討厭媽媽!”
朋友聽到了女兒的聲音,就放下手裡的活兒,趕到女兒床前。但下一次,小傢伙依然要鬧騰一番。
琢磨了一番,某天早晨,朋友和女兒有了下面的對話:
媽媽問:“寶貝是有事找媽媽嗎?”
女兒答:“我想要媽媽陪。”
媽媽開始猜測,“你是想要在醒來第一時間就見到媽媽?”得到肯定迴應後,媽媽繼續問:“寶貝真的討厭媽媽嗎?”
女兒猶豫地點點頭又搖頭。媽媽又問:“喜歡媽媽嗎?”她點頭。
媽媽再問:“寶貝是喜歡媽媽的,但是不喜歡醒來媽媽不在身邊,是嗎?”女兒又點頭。
媽媽說:“是這樣啊,媽媽非常樂意成為寶貝醒來後第一個見到的人,這樣我會跟你一樣開心。但是媽媽醒來會去做別的事,可能沒辦法第一時間看到你醒來。”小女孩委屈地低頭。
媽媽拉著女兒的手說:“所以我要交給寶貝一個光榮的任務,就是醒來就給媽媽發一個暗號,讓我知道你醒來,好嗎?你想用什麼暗號告訴媽媽呢?”
小女孩聽了這話興奮地去想暗號,還跟媽媽一起模擬了很多遍。
後面,趁女兒心情愉悅,朋友還做了一個有意味的小遊戲:打啞謎。
就是光張嘴不出聲,並讓女兒猜媽媽在說什麼。女兒多次猜測都不對,於是朋友告訴了她:
“寶貝,正如媽媽不說出來,你不能明白一樣。媽媽也需要透過你的說話來了解你想要做什麼,所以請你嘗試把真正的感受告訴媽媽。比如,起床了想看到媽媽就大聲喊:‘媽媽,我想要見到你。’”
至此,3歲的小女孩開始對起床產生了積極的期待,起床氣也就輕輕鬆鬆被治好了。從頭到尾,朋友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從情感層面去看見孩子、跟孩子建立聯結和對話。
04
每個孩子都有發脾氣的時候。
孩子們越小,情緒控制和語言表達能力就越有限。
面對孩子令人頭疼的問題,父母先不要急著做出判斷說:“他在挑釁我。”“這個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脾氣是越來越大了。”“這樣做很沒有禮貌,是壞孩子。”……
相反,我們需要試著去回到情感層面,去打通跟孩子的聯結。
而且,大多數時候,你並不需要太多的溝通技巧。
你需要做的可能只是親吻、擁抱孩子,或者單純地、沒有外部干擾地跟孩子待一會兒。
沒錯,就是跟你在一起的這一段時光,很可能就能夠幫助一個行為或者情緒上遇到問題的孩子,走出困境,建立信心。
而把時間花在這樣的互動上,就可以避免將來把時間花在無謂的親子爭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