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最近看到知乎上的一篇帖子問“孩子為什麼會離奇抑鬱”,一個高讚的回覆說:

抑鬱從來不會像一座大山一樣,忽然從天而降。

他的母親總是說:

你應該怎麼做;

誰誰誰是怎麼做的;

你怎麼就做不好……

而這些話會把一個人從裡到外摧毀。

哪怕孩子已經做的很好了,得到的回答依然是“還不夠”,“你不行”,就好像每說一次,孩子就可以做的更好一些。

相比成年人,孩子本就少了幾十年的經歷和經驗去面對這樣的打擊和貶低,也許那個嘴狠的父母,有一顆“望子成材”的愛護之心。

可遺憾的是,孩子理解不了這些,而慣會否定的父母也其實根本理解不了孩子。

簡·尼爾森博士說,我們究竟從哪裡得到這樣一個荒誕的觀念,認定了如果想要讓孩子變得更好,就應該先要讓他感覺更糟?

欲揚先抑也至少會揚一下,一直抑可還行?

貶低式教育,明明是會傷害到孩子的同時,也會讓自己輕則血壓飆升,重則入院搶救的雙重不友好的教育方式,卻總是會不由得被大部分父母們無師自通。

貶低式教育其實是“壞的預期”

心理學上有一個“標籤效應”,美國心理學家貝科爾認為:“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籤,就會成為標籤所標定的人。”

貶低式教育就像是在不斷給孩子貼上壞的標籤,讓孩子一步步自我實現了父母的這份“壞的預期”中。

瀋陽市某小區附近不到24小時接連發生8次火情,很快犯罪嫌疑人就被警方抓獲了。

經瞭解,犯罪嫌疑人是一位正值青春的16歲的少年,本應該在教室裡享受青春,在課堂上享受陽光的孩子,對自己的行為供認不諱。

為什麼要這樣賭上自己的明天?

他卻說,自己經常被爸爸打罵,爸爸說他早晚得進監獄,那就進給他看!

為了報復父親,故意犯罪,以進監獄的方式真正地坐實父親的預期。

遲早有一天會……,這一天不會遲,只會早!

被父母打擊的那個孩子,內心其實都會有兩個小人在抗衡:

一個小人說,算了吧,反正怎麼做都不滿意,那就隨了他們的願吧。

另一個小人說,還覺得不滿意?再來,我就是要證明給他們看。

父母賭的是孩子會被另一個小人說服,越打擊越奮進。

可孩子呢,在前進的道路上不知道哪一個時間點,就崩潰在第一個小人的腳底下了。

蘇珊·福沃德教授在《中毒的父母》一書中說:

“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成年人尚且不喜歡老闆的貶低,統一冠名職場PUA,怎麼到孩子這,就變成了愛和責任?

孩子,在不具備調節情緒和理解“愛之深責之切”含義的能力的時候,就要面對打擊和否定,還沒法跳槽。

“就這樣吧,算了吧”,是孩子被貶低無數次之後的自我放棄,“是的,我就是你們口中說的這樣子的,滿意了吧”。

就算是掙扎了一輩子來證明自己的孩子,追光不過是為了一句肯定

作家三毛在父親一次讚賞後寫道:“等你這一句話,等了一生一世,只等你——我的父親,親口說出來,肯定了我在這個家庭裡一輩子消除不掉的自卑和心虛。”

總是以為讓孩子低到塵埃裡,孩子會自己反彈而起,可從未想過那個被塵埃包裹的孩子,再多一句否定都可能是壓垮孩子的最後一粒沙。

既有刀子嘴,必有刀子心

有人說,父母哪有壞心,還不都是為了孩子好,就是刀子嘴豆腐心。

確實,父母也會本能地相信,我都是為了他好,等他長大了就知道感謝我,並且把這一路自己的愛和表達出來的嚴厲看做是自己的犧牲,犧牲了與孩子的溫暖,來成全孩子的將來。

姑姑是一位典型的貶低式教育的踐行人,從小對錶妹說的話,沒有最難聽只有更難聽。

前天去他們家吃飯,聊起這個話題,姑姑突然插話進來:

“那你得感謝我,要不是我對你小時候說那麼些難聽的話,你現在能有這麼堅強的內心麼,現在社會上,難聽話的多了去了,那些脆弱的,都抑鬱了,有的都自殺了,叫什麼,就是那個抗挫能力太差了。

沒有我時刻鞭策你,你能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

別人都誇你那是捧殺,我得把你拉下來一點,你才不會驕傲啊!

再說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也還沒到多牛的地步呢?”

“又開始了”,表妹一臉苦笑,一旁的姑父打圓場說,“你姑媽這個人啊,就是刀子嘴豆腐心”……

吃完飯後出去散步,表妹說,我哪是堅強,我都不敢跟別人起衝突,我告訴自己吃虧是福,總覺得別人瞧不起自己,我媽年紀也大了,我也不想讓她覺得我不好,我就都挑好的告訴她,要不然她肯定又是一頓數落,我就感覺我一直在考慮周圍所有人的感受,害怕他們不高興,就是從來不想自己高不高興。

“姑姑”們經歷世事,滿腹經驗,他們把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那些成年以後不能獨立,心靈脆弱,經受不住打擊的孩子,歸咎於小時候沒有經歷過挫折和打擊。

哪怕再愛也得放在心裡。

所謂的刀子嘴豆腐心,最終也不過是習慣了貶低孩子的父母給自己的心理安慰罷了,畢竟以“愛”的名義行使作為父母的特權,應該被理解。

知乎上有人問起有一個刀子嘴豆腐心的媽媽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一個最高讚的回覆是:

我不相信有一張刀子嘴的人會有一顆豆腐心,就算有,那也是硬邦邦的冰凍豆腐,可以砸死人的那種。

《非暴力溝通》中有句話說,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刀子嘴下面怎麼可能是豆腐心呢,世上也沒有哪個小孩子能從父母的刀子嘴下感受到父母心底豆腐般的柔軟。

高情商的父母,都會吹彩虹屁

《人性的弱點》裡有句話說:“人生來就喜歡被人鼓勵,用這樣的教育方式對待孩子,可以讓孩子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成長,獲得自信,從而變得更優秀。”

前不久看到一個影片,影片中的媽媽對孩子畫的一幅畫吹出了彩虹屁,哪怕孩子覺得自己畫的並不好看,但媽媽還是說:

“我沒見過比這更好看的畫了”

“你從哪裡學的?從哪學得這麼好的技術?”

“這簡直是人間極品!”

“這裡是採用了色素沉著法嗎?”

當孩子問為什麼爸爸笑成那樣的時候,媽媽還要說“你爸懂個屁!”

說話的媽媽就像是孩子的小迷妹一樣,不僅誇,還誇的層次分明,並且語調非常熱情,就像是女兒的超級粉絲一樣,難怪有網友說這位媽媽才是人間極品!

倘若媽媽看到畫,選擇不屑一顧地說,“這也叫畫?給你學的課,錢都白花了”,相信本就覺得自己畫的不好看的孩子,也許一輩子都不會提筆,哪怕畫一根線條。

孩子的成功永遠無法用某一個具體的點來定義,這一生都在賽跑,父母的話隨時都可能改變孩子前進的方向,最後改變結局。

鄭淵潔說,人性的本質是渴望欣賞,孩子尤其渴望欣賞,欣賞能讓孩子長成參天大樹,貶低能讓孩子枯萎畸形。

欣賞,就是作為孩子粉絲的父母,最基本的應援。

孩子的潛力有時候超乎我們的想象,甚至我們自以為是的能引導他們的能力,實際上根本駕馭不了他們的思想。

所以,與其用貶低來迫使孩子跨越式成熟,不如用崇拜來激發他的能量。

只要我們打心底相信孩子的努力和拼搏,孩子就會向好的方向發展。

借用《孩子,你的天賦媽媽懂》裡的一句話來說,既然孩子能從奇蹟中來,又有什麼理由不能在成長中創造更多的奇蹟呢?

那麼願父母們都成為孩子的超級粉絲,在孩子創造每一次奇蹟的時候負責好鼓掌和歡呼!

作者簡介:木木,水瓶座職場媽媽,書寫感悟,共同成長。新東方家庭教育(ID:xdfjtjy),傳遞專業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內外家庭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持續的學習成為家庭的習慣。

1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可以學習不拔尖,但一定要成為一個溫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