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文|俏俏

近年來,我國的出生人口比例很不理想,而很多人之所以不想多生孩子的原因,大多數都是因為教育問題。

在網上有個話題很火:年薪百萬孩子教育花掉一半。

話題出來之後,引發熱議,大家都紛紛說出了各自家庭在教育上所花掉的金錢。

而如今在教育上有關焦慮、跟風、雞娃、瘋狂報課,已然是最真實的寫照。

在“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激勵下,關於孩子的教育,從決定要生孩子的那一刻就開始了。

肚子裡的要胎教,出來後要早教,幼兒園還有各種興趣班,中小學有補習班,如此種種,即使年薪百萬,都只是能夠支撐起孩子的教育而已。

因此,在如今教育壓力大和生育率降低的大環境下,人大代表林勇建議:將幼兒園加入義務教育,發教育券給多孩家庭。

這個建議乍一看,還挺應景,似乎也可行。

但唯有真正養育過孩子的父母,才能真實體驗到箇中滋味。

1、教育的形式大過於實質

近年來,我們的人口出生率不但沒有升,反而是降,即使開放二胎後,這樣的資料已然讓人擔憂。

絕大部分人都覺得是因為生出來,養不起教育不起。

這也恰恰說明了,如今養育一個孩子,所要花費的金錢,簡直就是不可估量,沒有上限。

而幼兒園的教育也備受矚目,畢竟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再加上幼兒園分有公立和私立,這兩者之間的收費也是有天差地別的。

關於幼兒園學費那也是讓家長們焦慮的,就更別提還有各種興趣班。

對於孩子是否上興趣班,很有名的朝陽媽媽和海淀媽媽在這個話題上就能吵起來。

朝陽媽媽說:“上小學前趁學業壓力輕,要多嘗試點興趣類課程。”

海淀媽媽說:“數學和英語才是王道,幼兒園就要開始學思維,學英語。”

看看,才剛上幼兒園,教育的焦慮就無處不在,作為家長這壓力大不大?

有人曾說過,孩子三年幼兒園的花銷,比供出一個985大學生只多不少。

每年動不動就是上萬甚至幾萬的教育開銷,有多少家庭能夠承受得住。

也有人說,這樣跟風的雞娃式教育,真的不可行。

如此下去,就會讓教育的初衷變成了一種形式大於實質的亂象。

2、教育的出路在哪裡?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這是教育的動力和初衷。

然而,無可厚非的。教育也在不斷地改革,不斷地變化。

從填鴨式教育,到鼓吹多年的素質教育,這兩者歷久彌新的相愛相殺,說出來也是一部讓人備受觸動的血淚史。

作為是填鴨式教育長大的那批人,後來自己成為家長後,變成了素質教育。

說是為了減負,為了減輕孩子的負擔,中小學生在校時間越來越短,比如下午三點多就放學的;作業也是越來越少,比如不讓孩子作業帶出校園的。

這一系列的操作下來,得到了什麼呢?而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知道,只要小考、中考、高考還存在,所謂的素質教育,只不過是形式而已。

素質教育最終只不過衍生了一大堆的課外培訓。於是出現了有的老師在課堂上不講重點內容,想學有所成來參加課外培訓啊!

這樣一來,不但孩子的學業沒有減負,又增加了家長在教育經費上的負擔,真的是得不償失。

因此,教育上出現這樣的現象。

這邊奔跑在應試教育路上,高階班、奧數班,學科教育早早提上日程,那邊為孩子鋪平了國際學校的路線,學才藝、練體能,陶冶情操綜合發展。

在教育上花錢,家長從來沒有心慈手軟一說。結果就是孩子們一週七天排滿課外班,一節課三四百元,一眾家長年課外培訓投入超20萬元。

當教育找不到初衷時,孩子的未來讓人堪憂!

3、教育就是摸著石頭過河

做任何事都不可能考慮很全面,也不可能在實行過程中不出錯,教育也是如此。

儘管如今在教育上或許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多年來的教育改革,讓大家越來越重視教育,讓更多人接受教育,又何嘗不是一種進步呢?

在教育上,我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唯有懂得反思和進步,才是解決問題的不二法門。

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教育也是如此。當我們在享受教育帶來的福利前,就要明白,給予孩子合適的教育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在教育市場,K12學科教育線上線下都早已是紅海,傳統舞蹈、鋼琴、美術、書法等藝術專案依舊搶手,足球、網球、跆拳道、高爾夫球、游泳等體育運動各有市場,AI互動課、線上真人一對一外教、思維教育更成了香餑餑。

不管教育的環境有多麼讓人壓力山大,我們都要秉著找到合適的適合自家孩子的方法才是最重要。

教育不就是一邊不斷地試錯,一邊不斷地進步嘛!

結語

在教育這個領域裡,無論是“將幼兒園加入義務教育”,還是“不讓學生把作業帶出校園”,每一次的改革都是為了更好。

但在面對“年薪百萬教育孩子花掉一半”的焦慮下,作為家長更要懂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重要性。

在教育上,我們所花費的,會在孩子的身上都能夠體現出來。

縱然不能種下一顆種,秋收萬顆子,至少不是顆粒無收吧!

今日話題:說一說你在教育上都花了多少錢?

2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吉娜不顯懷是在製造焦慮?懷孕別看腰圍,要看宮高和腹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