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小課堂|“春困”的理由終於找到了,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孩子睡懶覺了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春天來了,隨著天氣逐漸暖洋洋,人也開始變得懶洋洋了,有人把這種春困現象稱為“春天疲勞綜合症”。為什麼春天來了很多人會產生睏倦和嗜睡呢?這裡面有什麼科學依據呢?
春困其實不是病,它是人體生理機能隨自然季節變化而發生相應調節的一種生理現象。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身體跟不上自然氣候變化,具體有以下原因。
缺氧
首先是缺氧。我們都知道身體裡的氧氣主要是靠血液中的紅細胞攜帶的。冬天,人體為了防止熱量散發,面板和微細血管處於緊張收縮狀態。春天氣溫回升,收縮起來的面板血管慢慢舒張,面板血管中的血流量增加,而短時間內,人的血液量是一定的,供給大腦的血液就會相對減少,大腦就會相對缺氧。另一方面,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人體的新陳代謝也會加快,耗氧量不斷加大,也會造成大腦的供氧不足。
生物鐘
其次是生物鐘的改變。人體生物鐘受多種因素影響,褪黑素是其中之一。褪黑素的分泌受光照和黑暗的調節,晚上濃度高促進睡眠,白天就會濃度低。由冬季到春季的交替,晝漸長,夜漸短。褪黑素分泌發生變化,導致早上還沒起床天就亮了,對睡眠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
個人體質
另外春困跟個人體質也有關係。例如:學生處於身體發育期,新陳代謝快,需要更多睡眠,春天一到容易變成“特困生”;還有老年朋友,心血管疾病的高發人群,進入春季之後可能面板和肌肉的血管舒張,血液的供應量會增加,也會導致春困的現象發生。還有經常久坐,缺乏運動,甚至經常熬夜的上班族也容易犯困。“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睡眠不足一年四季都困。
怎樣應對春困?一句話:缺氧補氧,缺覺補覺。
01: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睡眠;
02:注意室內多通風,保持室內氣溫涼爽;
03:多去戶外運動,吸收新鮮空氣;
04:少吃多脂油膩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