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對孩子來說,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美味的食物?漂亮的衣服?能上高階幼兒園還是有很多好朋友?這些對孩子都很重要,但是,這些並不是最重要的,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呢?是安全感,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即使物質生活再充盈,內心也會空虛、恐懼、難以接納別人,進而封閉自己。

在孩子還是個孩子時,唯一能給他們安全感的,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一不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而我們大多數父母,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會忽視自己的影響,無意間的一句話,就能讓孩子的安全感全面崩塌。

那麼,哪些話能讓孩子瞬間失去安全感呢?

TOP 1 “媽媽不要你了”

如果非要找一句能讓孩子安全感瞬間崩塌的話,那麼,非這一句莫屬。孩子從一出生,身邊陪伴自己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尤其是媽媽。媽媽是一個孩子最大的依戀,是任何人都無法取代的。

我一個朋友小W曾經跟我說,他小的時候,只要他不聽話,他媽媽必定會跟他說:你再這樣,媽媽不要你了。他馬上就會如臨大敵,乖乖聽話。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一直認為媽媽是認真的,以至於常常很害怕,害怕媽媽真的不要我了。長大後,這種患得患失的感覺仍然會常常出現,這是一種源於內心深處、來自生命早期的恐懼,無論過了多少年,這種恐懼感都沒有消失,反而隨著時間的增長,愈加顯現。”

小W這樣跟我說。

我相信小W的例子不只是個例,而是千萬家庭中都曾發生過的事情。當父母說過這樣一類話後,孩子往往會害怕,進而對父母產生牴觸心理,這就等同於孩子對父母的依戀被切斷、被否定,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也很難敞開心扉接納別人,還容易形成易怒、暴力、情緒多變的性格。那麼,親愛的家長,問問自己,你有沒有對孩子說過這樣一句話?

TOP 2 “你不是媽媽生的,是撿來的”

相信我把這個列為破壞孩子安全感第二名,沒有人會提出異議,因為大部分的家長也這樣說過,至少我小的時候就聽到過很多次。

小的時候家裡兄弟姐妹多,我作為年齡比較小的孩子,經常被父母和哥哥姐姐們這樣捉弄。他們經常說,你不是親生的,是爸爸媽媽從外面撿來的。然後還經常說的很具體,比如是在哪裡撿的、我的“生父”“生母”長什麼樣子,是做什麼的,撿的時候我身上穿了什麼衣服……

說的特別詳細,以至於很長時間我都認為我確實不是我父母生的。

哥哥姐姐們還經常幸災樂禍地說,快去找你的爸爸媽媽吧,別在這裡待著了。

小的時候真的記不清我有多少次離家出走去尋找“親生父母”的衝動了。後來慢慢長大,知道了他們是在開玩笑,可是心理上還總是很缺乏安全感。再到後來學了心理學,透過強大的知識體系豐富了自己的內心,才慢慢修補了自己兒時缺乏的安全感。

TOP 3 “你怎麼這麼笨”

當你讓孩子找東西,孩子找不到時;

當你教孩子做一件事,孩子一時學不會時;

當你說了一句話,孩子不理解時;

當你讓孩子跟別人相處,孩子不適應時。

……

你是否對孩子說過這樣一句話?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孩子年齡還小,動手能力和領悟能力都沒有達到成人水平,做的事情自然不能盡如大人的心意。面對大人無意間的一句話,他們會慢慢地變得自卑,心裡一旦灑下自我否定的陰霾,他們還有信心去面對複雜的世界嗎?

很多時候,大人總喜歡以自己的能力度量孩子的能力,又何曾想到,自己小的時候也是這般?所以,請相信孩子,適應孩子的節奏,讓孩子慢慢地成長。只要你有足夠的耐心,孩子會逐漸的成為你喜歡的孩子的樣子的。

TOP 4 “媽媽為了你都……”

“媽媽為了你把工作都辭了。”“媽媽為了你都快累死了。”“媽媽為了你都變得又老又醜了。”“媽媽為了你都……”

說句難聽的,孩子真沒讓你做出那麼多犧牲,你為了孩子付出那麼多,難道不是基於你對孩子的愛嗎?既然是愛,為什麼要在乎那麼多得失呢?

我們總是喜歡把生活的不易和艱辛灌輸給孩子,孩子不傻,他們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能敏銳地感知到。與其這樣,不如讓孩子多多參與到家庭事務中來,身體力行地告訴孩子,這就是生活,要讓孩子自己體會父母的辛苦不易、生活的酸甜苦辣、人生的悲喜無常,有什麼能比自己體會更能透徹領悟的呢?

而不要將養育兒女當作是一種超出自身義務的付出和犧牲,不要總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認為自己有了掌控、指責、索取的權利。不要讓孩子總覺得自己是欠父母的,是生來就有罪的,有種深深的愧疚之感。性格變得內向而壓抑,對自己的訴求與慾望不敢表達。最後,在重重障礙下徘徊不前。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

今天我能想到的關於摧毀孩子安全感的話

暫時就說這些,願‬沒‬一個‬小朋友‬都‬能‬擁有‬所有‬的幸福‬快樂‬

5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玩手機、電腦之家長孩子對話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