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昨天拉貨路上跟一個70後的阿姨聊天。談話中,她問我跟自己的父母也這麼健談嗎?我說現在是這樣的,但以前不是。不知筆者這樣說,多數的80後群體是不是有些共鳴。

兒時總是父母在哄著孩子,護著照顧,擔心受怕。已經做了父母的80後們,天然也是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的,但奇怪的是,十歲前跟父母還是可以好好溝通的,哪怕撒潑打滾式的。但是十歲後,反而溝通開始變得堅澀,尤其男孩子。到了二十三十歲,有時更顯得陌生,甚至說話就是敷衍或者吵。多數人都知道親子關係最好的狀態是一種亦師亦友的狀況,但放眼望去,身邊看到聽到了解到的,微乎其微。筆者認為父母還是父母,也依然把孩子當作孩子,之所以如此,不過是各自的角色所決定的。想想現在已經為人父母的80後,對待自己孩子時的角色心態,或許就能更好的理解了。對於還沒做父母的,想象一下,男女關係沒有確定前和確定後,各自的心態和行為,就能明瞭了。底層邏輯都是相通的,只要角色存在,就會自己把自己進行強行代入。工作中,情感中,生活中,莫不如是。

到了目的地,阿姨給我說,小夥子很有想法,我說不是我有想法,只是面對現實,我有自己的思考,辨別,判斷,理性邏輯而已。

現在的時代,資訊絕對是爆炸式的,筆者的提醒就是,如果是通曉一些基礎認知和底層邏輯的文字,可以自己去學習,去感悟,去判斷。因為不管咋變,底層邏輯,認知思維是永遠不變的,工作如是,生意如是,家庭也如是。對於某些不良文字和媒體,有時不是能不能學到東西了,而是會不會對你產生某種誤導,是好是壞,自己去品。

3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英語啟蒙:兒童英語口語進階,這個方法適合所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