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階段是萌生和形成好奇心的時期,此時,幼兒有一種本能的“探究反射”,發展這種心理因素,對他們開闊眼界、豐富思想、開發智力潛能大有好處。父母能否激發孩子的這種好奇心,也是一種教育藝術。
好奇心就好比一粒種子,沒有種子,就長不出參天大樹。沒有好奇心的人,也不可能有所發明,有所創造。種子播種在肥沃的土壤裡面,經過人們的澆灌、培育,新芽會破土而出,由小苗長成棟樑。當代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說:“好奇心很重要,要搞科學離不開好奇。道理很簡單,只有好奇,才能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可怕的是提不出問題,邁不出第一步。”
正因為好奇心如此重要,所以,許多人都把好奇心稱為成功者的第一美德。
好奇心是人們對新奇事物積極探求的一種心理傾向。孩子的好奇心與生俱來,它主要表現在好問、好動方面。有些家長因忙於各種事務,對孩子的提問沒有耐心回答。有些家長甚至把孩子在好奇心的驅動下的一些行為視作頑皮、不安分的表現,對孩子的“研究探索行為”持不定態度,因而在不經意間傷害了孩子的好奇心。
另外,思維總是從提出問題開始的,每個家長都應該意識到,當孩子第一次提出稀奇古怪的問題時,一定要認真對待。因為,這正是孩子走上成材之路的開始。
好奇心是創造力的種子,一般說來,好奇心強的孩子,自信心會比較強,創造力也相對較高。他們十分願意去探索和擺弄新奇的玩具和物品,有時能別出心裁,搞出連成人都意想不到的花樣。這時,家長應該及時鼓勵和引導,使其繼續探求和試驗,千萬不要因孩子的“破壞性探究”表現而對他們橫加指責。
指導建議1.努力創造條件滿足幼兒的好奇心
假如幼兒對電視遙控器或者其他事物發生了興趣,家長與其擔憂他們損壞物品,不如教給他們使用辦法,滿足他們想要自己操作的好奇心。例如,媽媽在廚房忙碌時,孩子總喜歡跟進去,摸摸這,動動那。這時,媽媽就可以安排孩子幹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讓他們洗黃瓜、西紅柿,拌冷盤時幫助媽媽拿調料等。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就能懂得一些菜的特徵,觀察到食品生熟前後的變化,學會一些簡單的技能,使其好奇心得到進一步的滿足。而且,這還有可能更好地激發幼兒更深層次的好奇心,也給了他們鍛鍊的機會,有助於他們更好地積累生活經驗。
2.不要以成人的思維束縛幼兒
幼兒的認知能力有限,因此,他們經常會問很多奇怪的問題或者產生一些奇怪的想法。當幼兒對某項事物產生興趣的時候,就會“打破沙鍋問到底”。面對幼兒的好奇心,家長必須認真對待,切忌以成人的思維方式來束縛幼兒的想象力。
3.創設滿足幼兒好奇心的情境
對幼兒來說,在他們的生活環境中,到處都有著豐富的、可供摸索的資源。家裡的客廳、廚房、陽臺、戶外的公園、馬路,隨意哪個角落,都可能成為引發幼兒的好奇心,誘發他們提出問題的學習場合。家長要做的,首先是清除環境中的不安全因素,並依據幼兒的喜好,適時、適度地提供材料和實踐機會,鼓勵他們動手體驗。聰明的家長會採用一些辦法來幫助孩子尋找答案,並進一步激發他們深入探究事物奧秘的興趣。
4.成為與幼兒一樣好奇的家長
如果家長對四周的事物顯得十分冷淡,甚至對幼兒的好奇心不以為然,那麼,幼兒好奇的天性就會在無形中受到抑制。因此,家長要在幼兒面前做個童心未泯的大孩子,引發幼兒發現問題並幫助他們尋找問題的答案。例如,帶孩子外出的時候,家長可以在野外尋找一些相對奇特的花草樹木,讓孩子去發現不同種類或者同一種類植物、動物甚至石頭、土壤之間的細微差異等。
5.鼓勵幼兒有更多非常規的玩法
好奇是發現力的源泉,但是僅僅停留在好奇層面是遠遠不夠的。這就是為什麼這個世界上好奇的人很多,而具有發現力的人卻很少的原因。例如,幼兒不按常規的方式進行遊戲,家長不要迫不及待地干預,強行將他們拉回所謂準確的軌道上來。家長應該認識到,正是透過這種非常規的玩法,幼兒的好奇心才能夠得以充分地發揮。例如,孩子在搭積木時,想搭個房子,但在好不容易把房子搭起來後,可能會隨即把剛剛完成的勝利成果推倒。幼兒這麼做,可能是想要弄懂:推倒房子會帶來哪些後果?房子倒塌時會發出什麼樣的響聲?房子倒塌時積木塊可能會朝著怎樣的方向散落?房子倒塌後還能不能恢復本來的面貌……這時候,家長不能煩躁,更不能粗暴地斥責:“看看你,好不容易才把房子搭好,我可再不陪你搭了。”
6.和幼兒一起探究事物的奧秘
幼兒會有很多奇怪的想法,例如,吃了五香花生,他可能會奇怪“這種有很多味道的花生是怎麼做出來的?是種出來的?還是煮出來的?面對幼兒的好奇,家長可以引導他們設想很多種可能,然後幫助孩子一一驗證或者是一一否定。有心的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花盆,和孩子一起種下花生,再和孩子一起下廚房煮花生。然後,帶他們到超市買各種花生,有可能的話,還可以帶孩子到食品加工廠看一看,讓他們瞭解一下,這些好吃的花生的加工過程。幼兒在做這些事情時,可能會碰到很多問題。例如,他們可能會困惑,怎麼才能讓種出的花生有各種各樣的味道呢?為了讓花生有味道,孩子可能想到把糖、辣椒、花椒、大料等調料連同花生一起種下去。家長不必直接給孩子答案,不妨讓孩子自己大膽地設想。也許孩子的想法在成人看來很可笑,但是,家長千萬不要嘲笑孩子,只管啟發他們大膽嘗試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