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教育中,語言學習應該放在第一位。為什麼呢?
首先,嬰幼兒剛出生其它的知覺並不明顯或是沒有形成,最容易產生刺激的就是聲音。
所以語言的教育從出生就可以進行,甚至可以提前到產前幾周,因為有事實證明胎教能夠刺激胎兒對聲音的辨別能力。因此最早的語言教育應從胎教開始,從胎兒大腦開始生長髮育就同步對胎兒播放音樂,刺激胎兒大腦的語言控制區,激發這一區域的生長速度。
其次,對孩子語言區域的刺激與語言表達,不但可以使大腦發育更好而且可以使孩子的大腦反應更加敏捷。
人要與人溝通,大腦先要對接收到的聲音進行分析處理,明白這個聲音的意思之後,就要思考自己想要表達什麼意思,接著就要對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進行語言加工,然後透過嘴巴說出來。因此增加語言交流,會使孩子的大腦得到更多的刺激,大腦各區域間的聯絡更快,也就是反應越來越靈敏。
第三,從嬰、幼兒時期對孩子的語言能力進行強化式訓練,會形成一定的心理優勢。
在孩子嬰、幼兒時期,沒有注意語言能力的培養,會給孩子接下來的學習與生活帶來許多麻煩,甚至是形成心理疾病,造成心理上的傷害。例如在幼兒時期,小孩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給大家講故事,班裡就會出現三種學生。一類孩子語言訓練很好,不但聽得津津有味,而且還想上去講。二類孩子普通發展,能緊跟老師的節奏,做著相應的表情與動作。三類孩子沒有及時關注語言訓練,別的孩子能聽得懂,這類孩子就會聽不懂。那麼,對於這類語言能力比較差的孩子來講,老師上課所有的生動講述,都是許多陌生詞彙的堆積。當大家笑的時候,這類孩子不知道大家為什麼笑,只是跟著盲從的笑。那麼,這樣就會形成一種被動的被冷落、被孤立。看起來與大家在一起,但是實際這類孩子的意識與思想並沒有與大家在一起,這類孩子的個人感覺是孤獨的。所以,這類孩子在課堂上聽不懂課堂對話,那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看不見的折磨。在孩子的心理上,會造成一種“無言”的傷害。這就可以解釋一種現象,為什麼在幼兒園的時候,偶爾會有老師正在講故事的時候,其中就有一個小朋友就單獨就跑到邊上去了?(有些孩子就會表現為,第二天不想來上幼兒園。)很大的可能性,就是孩子無法聽懂講述者的語言(當然,也有其它的可能性)。
第四,對孩子早期的語言訓練,會形成孩子在語言能力上的良性迴圈,同時會影響兒童對學習知識的興趣。
也許有人會說,小孩子還小,語言能力差點沒關係,如果你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人在語言方面的發展是說話越好的人越願意說話,越願意說話的人說得越好。反過來,在人際交流中,越不會說話的人就越少說話,話說得越少的人語言表達的能力就越差,這會形成惡性迴圈。這就是因為這類孩子語言能力沒有被開發出來,而且會進一步阻礙他語音的發展。
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學習過程當中對語言、詞彙、知識要求不斷提高。一個兒童的語言能力比別的兒童差很多時,那麼其他的各個方面都會受到影響(最直接的:例如一年級的數學題要看懂才會做。)。而且,當這種情況出現以後,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當中,這種狀況會越來越強烈,現象會越來越嚴重。(有幸的話,老師可能會關注到。)為什麼呢?因為這種語言的積累,詞彙積累不是一天兩天的形成的,需要不斷地對這個嬰幼兒和兒童反覆的刺激才能讓他記下來。如果說,家庭在這個方面也沒有及時關注,給孩子的幫助很少很少。那麼孩子在接受學校教育的時候,與學校的要求會差距越來越大,這樣必定就會影響到孩子的後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