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曾經網上有一片熱文《有一半孩子連高中都讀不了?》,儼然“雞娃”成了父母中間的熱門詞。正在父母焦灼於升學資料的時候,在另一篇裡,北大心理學教授徐凱文說“你們用‘焦慮’雞出來的娃,最後都送到我這裡了”,父母們開始惶恐。清華教授劉瑜出來現場說法,淡定地說《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此時有位海淀爸爸不幹了,站出來發出聲音《清華女教授對不起,我們普通人配不上你的大道理》。

此起彼伏的雞娃與不要雞娃的聲音,此消彼長,猶如一個針對現代教育的辯論會。表面上看起來是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頗高,望子成龍,不甘人後。而實際底層的邏輯在表明這樣一個問題:

在經濟高度發展40年後,一方面社會結構趨於穩定,另一方面財富階層出現。此時的教育不再是單純的教育,它揹負了父母對階層穩定的期待,是社會地位代際傳遞的主要渠道。

當“雞娃”的高度提升到社會範疇,那單單是一句“不要焦慮”就可以解決的嗎?這裡需要智慧的父母理性地抉擇。

“雞娃”還是“佛系”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一方面,父母期望孩子努力,學業有所成就。父母們儘自己的財力物力精力去培養孩子,付出了很多。看著孩子讀很多興趣班,補習班,有媽媽說“辛苦是真的”,“其實看著也心疼”。父母怕孩子落於人後,擔心在未來面臨工作的時候不能奪得頭籌,想為孩子謀一個“好”的未來。而另一方面,父母們在鞭策孩子的同時,也在默默擔心。近幾年青少年因學習壓力做出極端事情的層出不窮,更不用說心理諮詢室裡青少年諮詢大多是厭學,不想上學,甚至抑鬱。很多媽媽擔心,自己的“雞娃”會不會讓孩子走“偏”。

那麼“雞娃”還是“佛系”呢?

雞娃這個詞,主要表述了父母想激勵孩子,採用了一些極端的想要促進發展的策略(那個,打雞血),可能這個策略並不太符合孩子發展規律。所以我們才會看到有些孩子確實“激”有所成(激勵策略比較符合TA的發展規律),而有些孩子卻適得其反,走進了心理諮詢室(不匹配的激勵策略)。

吃苦耐勞,勇往直前,一直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因而“激勵”孩子本身並沒有錯。

只是,我們需要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

天性與教養的互動作用

父母“雞”娃,提供的是刺激環境,也就是教養的部分。那麼是否符合孩子的發展規律,除了之後我們會一起來探討的兒童發展階段以外,首先要想到的是與天性的契合。“雞娃”要考慮底層的“基因”。

反應幅度

考察遺傳基因與環境之間的互動作用,需要認識到個人的基因型(實際基因)限定了可能出現的表現型(可觀察到的性狀)。所有可能出現的表現型就是每個基因型的反應幅度。即某一基因型在不同環境條件下反應的範圍。

舉個栗子:

有三名兒童,兒童甲反應幅度最大。如果缺少環境刺激,就會顯得智商平平;如果加大環境刺激,智商則大大提高。

兒童丙反應幅度最小(例如唐氏綜合徵),其基因型已經設限,有環境刺激比沒有刺激,智力只會稍有提高。

處於中等的兒童乙,反應幅度介於兩者之間,隨著環境刺激的變化,智力也會提高,提高幅度比甲小,比丙大。(額,怎麼看都像是一道應用題。)

反應幅度理論告訴我們,雞娃要觀察娃的狀態和提高幅度的狀態。

如果當父母發現“雞娃”在某一個點好像怎麼幫助和激勵都不見長的時候,要適度考慮有不有天花板效應,也就是達到了反應幅度的最高值(當然也不排除有“高原效應”,也不排除大腦發育階段,以後的文裡再聊)。

愛孩子,要實時觀察,適時調整,跟隨他的發展調整策略。

既然提到“跟隨孩子”,那我們一起看看怎麼叫跟隨。

助力兒童發展之“邂逅”能力

首先我們一起看看溫尼科特這張圖:

簡介:溫尼科特

溫尼科特 (D. W. Winnicott. 1896~1971) 是繼 梅蘭妮·克萊茵之後,較具原創性且為一般英國大眾熟知的客體關係理論大師。在弗洛伊德之後的精神分析流派中,溫尼科特具有非凡的創新精神和獨特的視角。他遠離了弗洛伊德對本能的強調,撰寫了大量著作,闡釋母親與孩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如何滋養或阻礙孩子發展,溫尼科特則將他的關懷轉了一個大方向。

在他的看法裡,母親是環境的一部分,身為兒童的照顧者,重要的是提供能促進發展的環境。

本圖從最初嬰兒認識世界開始,講述母親與之互動,是怎麼滋養或阻礙嬰兒發展的。這套互動,仍然適用於兒童與父母的互動裡,看看父母提供的環境是否有利於孩子的發展。

左側:

(a)是一個孤立的個體和環境的組合,內圈代表孩子,外圈代表環境,在嬰兒期就代表媽媽(媽媽為主要照顧者)。(b)嬰兒有一個運動的啟動,必須是嬰兒先啟動。這時候外圈的環境並沒有變化,是裡面這個圓圈(嬰兒)開始試探環境,最後在某一個點接觸到了環境,想要與環境互動,比如餓了開始哼哼唧唧,向媽媽發出訊號。(c)此時環境才開始啟動,環境(媽媽)向內提供與孩子的接觸(比如開始餵奶)。環境這個圈向內凹進去的那個點,和內圈凸出來的點正好相遇。

這就是最初嬰兒與這個世界的溝通,就是父母與孩子“邂逅”的能力。這就是父母對孩子的跟隨。

那麼我們看看右圖這種病理性狀態:

(a)仍然是一樣的;(b)孩子還沒有啟動,沒有發出訊號,環境(媽媽)先啟動了,主動凹了進去,比如孩子還在睡覺,並沒有發出餓了的訊號,媽媽主動去餵奶。這樣的“聯結”,便不是“邂逅”,而是“侵入”。

孩子會怎麼樣?像(c)一樣,退縮了。

如果一個孩子被父母不斷侵入和打斷,這個孩子就不斷對外界產生退縮反應。

當然父母們也無需緊張,偶爾這麼做並不會造成孩子的病理性狀態。溫尼科特說,我們不需要做完美的父母,只需要做60%就可以了。

因而,對孩子提供的發展環境,主要還是要跟隨孩子向外探索的訊號

此時有父母會跳出來:“跟隨孩子?那不是隻想著玩?”

真的是這樣的嗎?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就小看了基因與環境對個體發展的作用了。且聽後面我們慢慢道來。

比如更為有趣的“選窩現象”,或者是讓“或然漸成論”啟用你的基因,敬請期待!

有容心理 更多幹貨好文,助力兒童發展!

參考文獻

[1] Joan Littlefield Cook, Greg Cook 兒童發展心理學;

[2] 趙丞智 溫尼科特式養育與治療逐字稿;

[3] 劉雲杉 教育進入“龜兔賽跑”2.0版本,素質應試之爭已無意義;

3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未曾經歷怎會懂得——在桃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