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當今心理學理論流派眾多,系統繁雜,滄海拾貝,找一些合適的理論,分享自己的看法。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第四層級:尊重的需求。每個人都希望獲得別人的尊重,如果無端地受到別人的冒犯甚至於一點點的忽視都會耿耿於懷。比如說,你剛出門走在大街上,迎面遇到一個同事,你熱情地向他打招呼,可是他沒有理你,目不斜視地走了,你會有什麼感覺?一定很生氣,感覺自己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反觀我們是怎樣對待孩子的呢?很多人經常會說“小屁孩懂什麼呀”,這說明在他們的心目中沒有把孩子放在與我們對等的位置,總認為孩子還小,不需要過多的尊重,但孩子儘管小,他們仍然有得到別人尊重的需要。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冒犯了孩子的自尊而不自知,甚至為了自己的面子還要強詞奪理,長此以往,孩子要麼越來越叛逆,要麼越來越懦弱。

對待孩子的態度要一分為二

與成年人相比,孩子的年齡較小,發育還不夠健全,在有些方面的行為能力還達不到大人的水平,在做這些事的時候需要父母的幫助,在這個時候必須把他們當成小孩子看;但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也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從這個角度出發,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又應當把孩子當做大人來看。特別是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要拿出平等的態度來,就像面對自己的朋友和同事一樣來對待孩子。很多人會將此兩個方面混為一團,認為孩子小就不需要尊重,甚至有時候還會用大人的優勢去壓制孩子,和孩子相處時很強勢、咄咄逼人、不講道理,這必然引起孩子的反感。所以,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孩子,並且要把握好這個度:孩子幹不了的事,要幫助他去幹;孩子能獨自完成的事,就放手讓他去幹。

給孩子自己作主的權利

很多家長喜歡包辦孩子的一切,衣食住行一樣都不讓孩子操心,好像這樣就是對孩子好,但孩子會這樣認為嗎?那可不一定。比如:父母買的衣服一定是孩子喜歡的嗎?假期出去旅遊的地方一定是孩子想去的嗎?家長報的興趣班一定符合孩子的興趣嗎?其實當孩子具有選擇能力之後,在安全的範圍內應當充分給予孩子作主的權利。我認識一位媽媽,從小包辦孩子的一切,直到孩子上高中住校了,她還是不放手,每週孩子吃什麼零食喝什麼牛奶都是她直接買的,孩子無法自己選擇,為此孩子經常和她提意見,可她總是以“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為由就是不放手,更離譜的是孩子在網上看上了一雙鞋,放到購物車中讓她付款購買,但她愣是把這雙鞋刪掉根據自己的喜好重新購買了一雙鞋,孩子終於爆發了,母子倆大吵一場,兩個禮拜都不說話。所以,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要逐步向孩子放權,使孩子有自主選擇的權利。

允許孩子說不

有些家長因為對孩子成長的焦慮,代替孩子做了很多事情,並深陷其中而不自知,更“細心”的家長還會制定學習計劃、行為規範、健康食譜等,並要求孩子無條件地執行,如果孩子提出異議,強勢的家長就會給孩子嚴厲的懲罰,“溫柔”的家長就會喋喋不休地講道理: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有什麼好處,結果是必須要這樣做。孩子不能說不,無法表達自己的訴求,變成了一臺只能執行命令的機器,遇到這種情況,孩子將會是多麼的無奈啊!如果孩子內心不情願卻不得不去做,就算做了,效果也好不到哪去,倒不如讓孩子表明自己的看法,共同商量該做什麼、該怎麼做,效果將會更好。筆者也曾經是一位強勢的家長,孩子委屈了甚至都不允許哭,後來慢慢變成了一位“溫柔”的一直講道理的家長,但這一改變對於孩子來說沒有多大的觸動,直到最後,我不斷用理性情緒行為療法(REBT)弱化自己的焦慮,逐漸放手孩子去做自己的事情,並能聽取孩子的不同意見,和孩子共同分析利弊、制定計劃,現在親子關係已有很大改善,孩子的自信心也增加了不少。所以說要想改善親子關係,就必須關注孩子的訴求,允許孩子說不,給孩子最基本的尊重。

實行家庭民主決策制

一般家庭的決策權都歸父母,孩子只能無條件服從,在孩子小的時候好像也沒有什麼問題,但在孩子上了中學以後就應當適當地引導孩子參與家庭的重大決策。當孩子沒參與進來的時候,家長好像覺得也沒什麼,但如果孩子真正參與進來了,你會發現他會站在自己的角度對父母的決策提出不同的意見,感覺孩子好像突然長大了;而從孩子本身來講,他會覺得得到了父母的尊重,提高了他的自信心,作為家庭的一員應當要為家庭做點貢獻,從而增強了他的責任感。我上初中的時候在學校住宿,有一個週末回家的路上遇到父母正在搬家,從原來的村子搬到另一個村子,在此之前父母一點也沒有向我透露過要搬家的事情,我一下子就懵了,不知道是委屈還是對故居的眷戀,我當時就哭了。從那件事以後我強烈要求父母在今後的家庭決策中不能把我拉下,後來父母也確實是這樣做的。直至今日,我一直認為我之所以對父母這個大家庭更大的付出和關注,得益於父母在搬家事件以後對我態度的改變。可見,實行家庭民主決策制,讓孩子參與家庭的重大決策,既是對孩子的尊重,也是喚起孩子責任感的一個好辦法。

不要用“邏輯後果”限制孩子的自由,讓“自然後果”增加孩子的經驗

如果你告訴孩子,今天有點冷,衣服穿少了會得病,在這裡“會得病”是你告訴孩子的“邏輯後果”,孩子一般不會相信。如果孩子真的衣服穿少了,結果真的感冒了,這個“感冒”就是“自然後果”,孩子經歷了就一定會相信。家長通常喜歡用“邏輯後果”告訴孩子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孩子沒有很深的體會一般不會聽的,如果家長繼續堅持就可能會發生衝突,這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結果。反過來,如果在安全的範圍內,家長不妨允許孩子去試錯,讓“自然後果”來告訴他應當怎麼做,他的一次經歷可能抵上父母的上十次說教。讓孩子經歷“自然後果”的洗禮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孩子的經驗,提高孩子的認知水平。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第一批與他打交道的人,父母與孩子相處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孩子今後的社交能力。父母給孩子足夠的尊重,才能培養他們足夠的自信,才能使孩子在今後的人生中立於不敗之地。

如果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前四個層級的需求都得到了滿足,孩子很自然地就會產生第五層級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求,至此,孩子就會產生強大的內在驅動力,促使自己不斷向積極的方向轉變,並不斷地超越自己,你會發現孩子突然“懂事了”,親子關係自然就和諧了。

22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3個技巧讓寶寶養成好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