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都知道對於孩子來說,下棋(象棋、圍棋、國際象棋……無論是哪種)是一項好處多多的興趣愛好。可是作為家長,我們在孩子學棋,特別是初次接觸時,應該怎麼做呢?

孩子初下棋,家長這樣就好!

▶ 陪伴比指導更重要

對於低齡兒童來說,趣味性更容易吸引他們的注意,此時無論是哪種棋,在他眼裡都像是一場遊戲。

孩子們的遊戲幾乎都是靠自學習得的,學棋應該也是如此。

因此,在啟蒙階段,家長們應該做的不是直接進行具體的教授指導,而是和孩子一起探索這項遊戲的規則和樂趣。這種陪伴會讓孩子的每一個小小的發現都驚喜加倍。

一起發現、一起探索、一起成長,從而培養起對棋類專案的愛。

▶ 適時而具體的肯定

都說爸媽的肯定是孩子成長前進的動力。在進行任何一項新事物嘗試的過程中,鼓勵都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真棒啊”、“好聰明”、“你太厲害了”……這種泛泛的讚美之詞過於抽象,對孩子的進步其實並不會產生很大的幫助。

在給予表揚時不應帶有過度的感情色彩包裝,而是要根據孩子具體的行為進行。比如,掌握了走棋的方法、走對一步不容易的棋、成功吃掉一個子……

家長們在表揚時,還要適當地提示孩子哪裡做得對、做得好,慢慢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棋藝也會隨之提高。

▶ 規則比輸贏更重要

很多會下棋的爸媽們在陪孩子下棋時都會忍不住不停地指導孩子,“你應該這麼走”、“你看,你這麼不就被吃了麼”、“這是個小陷阱,這麼走就輸了”……

如此迫不及待,不僅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和自信心,還會把大人的思維強壓給孩子,限制了孩子的思考和想象力。

其實,孩子在下棋初期大多數都是憑感覺走的,全域性觀念、計劃設局這些更談不上了。

只要孩子沒有違規,家長還是冷靜旁觀的好,等到一局結束了,再和孩子一起分析回顧。

與結果的輸贏相比,孩子有沒有好好遵守規則,有沒有耍賴和悔棋,這些規矩方面的養成更加重要。

▶ 實踐與教授他人都是很好的練習方法

很多父母表示自己並不會下棋,不知如何指導孩子。

父母零基礎其實更好。因為這樣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練習了。

而當爸媽們告訴孩子自己沒有學會,能不能請孩子再教自己一次時,孩子當“小老師”的過程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複習過程。

孩子不僅需要把知識點自己弄懂、自己會使用,還要梳理好邏輯並組織成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而且要努力保證別人聽得懂。

如此下來,不僅棋類知識得到了複習鞏固,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表達溝通能力都會一起得到鍛鍊。

正在陪孩子下棋的爸爸媽媽們,快來對應自己檢查一下,自己“陪”得夠好嗎?

6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風寒、痰溼型咳嗽不能用川貝枇杷膏或雪梨湯,反而會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