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17:19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能聽到各種各樣的抱怨聲,“兒子難教”,“與子女關係不好”,“兒女不聽話……”其實不是兒女難教,而是你用錯了方法,也許說說錯了某句話,甚至只是某個字,就會讓你的好心辦了壞事,只要稍微做一下調整,就會立馬變得不一樣!

作為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上,我們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認知,那就是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心理活動是不一樣的。我們一定要懂得,在子女不同的年齡階段,和子女相處的方法方式需要根據孩子成長過程中心理的變化而變化。而很多家庭,孩子越長大,與父母的矛盾和磕碰越多,不是因為他們叛逆,而是因為你們做了一件錯誤的事,那就是你們想把一件固定的衣服穿到正在“長身體”的孩子身上,結果就是,孩子被勒得很痛,最後你送給孩子的衣服也被撐破了。

為了節省篇幅,我們直接講重點。

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很難教?如果你覺得教育是靠教出來的,那就錯了,教育不是靠“教”出來的,而是引匯出來的,而最有說服力的教育方式是以身作則。通常,13歲以後,一個人的價值觀開始逐漸形成,有的會更早,而人是一種具有獨立思想的動物,任何想要強行清除他人的思想,塞入自己的想法的做法都是徒勞。還有很重要一點,剛剛步入青春期的孩子,也是一個人血性慢慢增加的時候,稍有點對他們來說不中聽的話語,可能就會引起他們的反感,所以作為父母更加需要注意方法。

在這樣一個血氣方剛的年紀,最受不了別人和自己“作對”,最討厭別人動不動對自己指手畫腳,但畢竟我們作為父母,孩子多少還是懂得忍讓一些,當然這是在不過分的前提下,如果過分了,他們同樣會爆發。而在這樣的一個年紀,最喜歡的是什麼?是交朋友,雖然我們在身份上是作為父母,但角色上是可以變化的,站在不同的角色,你說出來的話效果就會有180度的差別。舉個例子,孩子做錯了一件事,或者做的不好,很多父母就會立馬責怪孩子,甚至抱怨孩子,用非常生硬的態度說:“你怎麼這樣?”還有,我們經常聽到長輩教訓晚輩用的一句話:“你記住我一句話……”

那麼,像這樣的情況,這樣的言語所帶有的屬性是什麼呢?是一種上下級關係,當我們說這樣的話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向孩子說明,我們是上級,孩子是下級,再這樣的上下級關係屬性中,是帶有隔閡的,而且是有壓迫感的。在人性裡面,當一個人感受到他人的壓迫和關係的隔閡,那麼很容易給雙方關係澆冷水。

所以,如果希望孩子能夠把我們的語言聽進去,從心裡接納我們的意見,我們需要站在朋友的角度和他們交談。如果你發現孩子有些事情做的不理想,比如考試考砸了,我們需要保持冷靜和良好的心態,用輕鬆和諧和語氣,面帶微笑地調侃他幾句:“喲,不是說這次要考第一名嗎,上次和你約定好了你可不要忘記了!考了第一送你一個變形金剛,考不了第一,老爸一個月的髒衣服你可要包了!這下我舒服了!”還有,我們想真誠地給孩子一些建議,可換成這樣的說法:“有句話挺有道理……你贊同吧?”或者:“我覺得我們應該……”而不是用“你應該”。這樣的做法,首先,我們把自己放在了一個與孩子同等同頻的位置,消除掉等級的差別和壓迫感,讓他發自內心地把你當成朋友一樣看待,那麼接下來你說的話他才有可能聽得下去,這樣的方式更好地保持子女與父母關係的融洽。現在我們思考一下,朋友的關係更讓人舒服自然還是上下級關係呢?顯而易見,當然是朋友。所以,為人父母,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

11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要不要給孩子上培訓班,你跟風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