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寶寶被大人抱著走的時候,不管姿勢有多彆扭、多不舒服,他們都一聲不吭。說起來,這種“喜好”還要追溯到遠古時期,小人猿生下來就是掛在媽媽身上,跟隨媽媽躲避危險、學習本領的,基因裡刻下的本能,怎麼能說變就變呢?
我還看到過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聯合幾所腦認知研究機構和專家,招募了6個月以內的嬰兒進行了一個實驗。
研究人員對比了他們在被媽媽“坐著抱”和“走著抱”時,動作、聲音、心電圖的變化,證實寶寶被抱著走的時候,副交感神經系統的活動顯著升高,寶寶會感到更加放鬆。
寶貝們在get一項新的技能之後,總會有一種自豪和成就感,希望獲得“觀眾們”的掌聲和讚揚,從而向世界證明:看,寶寶有多棒!
走路也是一樣,孩子剛學會的時候興致勃勃,但熟練掌握之後,就感覺沒啥新鮮感和挑戰性了,成就感自然就慢慢消失。於是,他們就會又回到最初的起點,求關注求抱抱了。
走路是一項體力活兒,一歲多的寶寶身體發育還未成熟,小腿力量比較弱,肌肉收縮能力比較差,所以走一段路就很容易產生疲勞感,大人眼中區區50米的距離,對於他們來說可能是“千里迢迢”。
而且我們帶孩子出門,為了保證安全,基本上都是牽著他們的手,甚至是爸爸媽媽一人一手,這樣一路上高舉起雙臂,別說是個寶寶,就是大人也得累夠嗆吶。
所以啊,不是寶寶懶、寶寶無理取鬧,是寶寶真的累了。
我曾經在路上看到這樣一幕:
一個2、3歲左右的小女孩哭著要媽媽抱,媽媽講道理,孩子就是不聽。
最後媽媽發火了,撂下一句:“你不走,我走了”,然後快走幾步藏在了一面牆後。
小女孩一看媽媽真的走了就開始撕心裂肺大哭,直到哭累了,她媽媽才出來質問:“能不能自己走?”
小女孩點點頭,怯生生地去拉媽媽的手。看著那個小小的背影,我實在太心疼了。
愛學習的媽媽們應該都知道,孩子哭鬧、發脾氣、要抱抱,都是他們“求關注”的“手段”,只有我們及時予以迴應,他們才不會因為缺愛而感到不安和焦慮。
關於抱和不抱的問題,其實要看孩子的年齡和狀態區別對待,對於3歲前的孩子,一定要避免一個誤區——為了培養孩子獨立性而“堅決不抱”。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都知道,0-3歲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時期。美國杜克醫學院曾經做過一項研究,他們長期追蹤500個小嬰兒,觀察父母擁抱孩子的頻率。
研究員發現,被父母抱著的時候,孩子大腦會分泌一種“催產素”,這會讓孩子感到被信任、被支援。
所以啊,我建議大家,3歲前儘可能滿足孩子求抱抱的需求,這世上沒有什麼比父母的懷抱更溫暖,更有治癒的力量了。
可如果實在覺得太累抱不動了,辦法也是有的,安全感事大,但也不能累死老母親不是?
寶寶們的專注力是很短暫的,對於沒意思的事兒,他們很快就會放棄。我見過一些惜字如金的爸爸,帶孩子出門,走路的時候基本0交流,那畫面太冷漠我不敢看。
想想我們自己一個人走路的時候還會聽音樂解悶兒呢,所以啊,想燃起孩子走路的興趣,一定要讓走路變得“有意思”。
我給大家支幾招,有需要的家長可以試試哦~
比如很多孩子都喜歡“你追我趕”的遊戲。
“我是大灰狼,要來抓你嘍!”
寶寶假裝自己是老鷹或者飛機,伸開雙臂笑著跑遠了:“我會飛,你抓不到我!”
如果是在人多或者有車的路上,可以玩兒歌接龍的遊戲,提前設定規則,誰接不上就要接受一個小懲罰(晚飯後擦桌子、幫對方洗襪子),不知不覺就走到了目的地。
比如,在出發前給孩子佈置小任務,讓他們數一數路上經過幾個紅綠燈,找一找有沒有粉色的花朵,聽到幾次喇叭聲,等等。
鼓勵孩子發現路上新鮮有趣的事物,既提升了寶寶的觀察力,又透過轉移注意力來延長他們走路的時長,一舉兩得~
我發現很多媽媽希望孩子堅持的時候,都會說:“不抱,寶寶堅持一會兒,再走不遠就到了哦”,但這往往起不到任何安撫的作用,傳遞的反而是一種“不接納”的訊號,那接下來迎接我們的一定是一哭二鬧三打滾……
小孩子沒有辦法理解抽象的時間和距離的概念,給一個具體的目標,才能增加他們堅持的動力。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之前還在臂彎裡的孩子轉眼就長大了。爸爸媽媽們不如好好享受孩子撒嬌的要求,在他們最需要我們的時候,毫不吝嗇地給一個大大的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