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沒有觀察過剛剛上小學的孩子,寫作業的姿勢?駝背、坐不定、東倒西歪,各種狀況百出。這些狀況的出現僅僅是因為孩子不想認真寫作業嗎?更有可能的是因為孩子的肌肉力量太弱了,支撐不起來。
因為肌肉力量薄弱,所以很難堅持一個動作坐很久,不免就會有些“東倒西歪”,只能動來動去。
肌肉力量弱又是因為什麼呢?因為運動不夠,鍛鍊不到肌肉,肌肉力量自然薄弱。有時並不是我們的孩子不夠好,不努力,也許就是某些方面沒能得到機會鍛鍊而已。
兒童運動不足影響多
2019年,由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撰寫、發表於最新一期《柳葉刀-兒童與青少年健康》的首份青少年身體活動不足報告顯示:
全球每5名青少年中,就有4人運動量不足,且影響健康。這一問題在女孩中尤為嚴重。其中,中國兒童和青少年的運動不足比例在80%-89%之間,不容樂觀。
“全世界大多數青少年身體活動不足,這將危及他們目前和未來的健康。”
全球的青少年都在面臨運動不足的問題,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但是並不代表這正常。
運動對兒童益處多
根據研究表明,運動對兒童生長髮育、基本動作技能發展、心理健康、認知發展、社會交往和情緒調節等都有積極影響。
其中,3-6歲是兒童發展運動能力、培養終身運動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關鍵時期,其作用將延續到兒童後期、青春期和成年期。
研究證實體育鍛煉對兒童的心肺功能、血脂、胰島素敏感性、血糖濃度都有好的影響。
而且運動也跟家長很關心的孩子身高密切相關,人體運動後,生長激素的分泌會增加,對長高有一定促進作用。
有實驗表明: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孩子,比不參加運動的孩子要高出4cm左右。缺乏活動容易使學齡前兒童肥胖,影響身體生長和發育。
體育不僅僅是一種競技運動,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全民健身已上升為國家戰略。
隨著越來越多體育相關政策的出臺,我們更加要意識到,運動需要從娃娃抓起。
美國兒科學會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給出如下體育鍛煉建議: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自身情況不同,對體育鍛煉的需求也不同,應循序漸進,量力而行,重在進行鍛鍊,而不是追求效果。
兒童的基礎動作模式形成約在0-3歲,人的複雜動作,如玩足球、籃球、滑板、兒童車等,是基本動作組成的。幼兒的體育鍛煉主要為了促進基本運動技能的發展。
3-4月齡,以抓取玩具來鍛鍊手部協調能力;6月齡,以訓練協調性和增加力量為主,如鍛鍊幼兒坐的動作;7-10月齡,主要讓幼兒玩玩具,學會爬行;12月齡時的幼兒慢慢學會步行,喜歡探索,可以陪孩子散步。基礎動作模式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基礎動作模式的狀態是否正常,不僅在幼少兒時影響我們基本動作技能的形成,同樣也是後期提升運動技能、進行體能訓練的基礎。
我們需要透過這些人體與生俱來的基礎動作模式作為動作的雛形來鍛鍊和提高基本動作技能。
讓孩子運動起來
以年齡來劃分體育鍛煉的型別:0-1歲:以互動為主,每次至少30分鐘,每天分幾次來活動;1-3歲:每天至少鍛鍊180分鐘,如散步、在戶外自由玩耍;3-5歲:每天鍛鍊需超過180分鐘,至少有60分鐘是中等強度以上,主要是為了培養孩子的鍛鍊本領,在安全的環境下玩耍、散步;5-10歲:體育鍛煉的時間每天至少60分鐘,有氧運動需一週至少3天,促進肌肉和骨骼的生長,如跳舞、跳繩;11-14歲:每天至少60分鐘鍛鍊,其中一週至少進行3天有氧運動,以感興趣的體育鍛煉為主;15-18歲:每天至少60分鐘鍛鍊,其中一週至少進行3天有氧運動,以感興趣的體育鍛煉為主,並適當鼓勵團體和競爭性體育活動。鼓勵孩子多運動
值得注意的是,3-6歲的兒童與成人相比,身體機能雖穩步上升,但運動系統還不夠發達,肌肉、骨骼發育尚未完善,肌肉力量和耐力較差,容易疲勞,所以發展力量不應該是幼兒期體能練習的主要內容。
適當的刺激有利於骨骼的生長和再生,對於幼兒身體發育具有一定的幫助,但是過於關注於力量發展會導致運動損傷。
當然,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堅持運動鍛鍊,要結合一些有趣的遊戲進行,同時要注意這一時期的孩子們缺乏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