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做父母的人,大多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商高,比同齡的小朋友更聰明,這樣長大後才有出息。
但由於對聰明的理解有誤,一旦看到孩子的表現與自己想象的不同,就以為他沾染上壞毛病;還有的孩子即便已經非常聰明,父母仍然看不到他的優勢,內心常常處在憂慮的狀態之中。
有人把這種現象總結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好朋友聚會時,小雨顯得無精打采,仔細一問,她說出了自己的煩心事。
原來,她的兒子剛滿3歲,每天顯得精力異常,腦子裡充斥著各種奇怪的想法,嘴巴還會念念有詞地說個不停,被奶奶稱為“小話嘮”,也讓全家人疲於應付。
別看兒子年齡不大,心裡卻很有主見,去幼兒園或者外出遊玩時,會按照自己的喜好,細心地挑選衣服的顏色和款式,否則就不滿意,要求父母重新選擇。
這讓小雨深感頭疼,每天都在和他“鬥智鬥勇”。
朋友長期從事幼教工作,一聽孩子的種種表現,不但頻頻點頭,還滿臉喜色地說:“我看這孩子很聰明,否則不會有這些表現,你沒有必要擔心!”
小雨不置可否,以為朋友是隨口一說,直到朋友說出一番話來,她才半信半疑的點了點頭。
那麼,平時有哪些表現的孩子更聰明呢?
1、特別愛說話、像“話嘮”似的孩子有的孩子比較愛說話,嘴巴經常性地閒不下來,不但整天問東問西,即便是自己一個人也會說個不停,讓父母感覺很討厭。
其實這並不是一種壞毛病,而是特別聰明的表現。
首先,說明他對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善於用腦思考問題。想法多,反應快,頭腦靈活。其次,說明孩子對語言很敏感,能夠把看到、聽到的資訊很快的表達出來,語言組織能力強。最後,說明孩子性格開朗,敢想敢說,比較自信,說話做事不會瞻前顧後,容易接受外界的事。所以,面對這樣的孩子,要多鼓勵、引導和培養,千萬不能嫌他說話過多,更不能打擊他的積極性,讓他把語言天賦充分發揮出來,容易在文學、藝術等領域取得更大的進步。
2、性格比較固執、特別有想法的孩子很多寶媽吐槽,現在的孩子太固執,小小年紀就不接受別人的意見,甚至經常與父母的看法相左,這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比較聰明的表現。
因為這樣的孩子對事物有自己的想法,希望按自己的意願做事,不願人云亦云或被人左右,孩子有自由發展的空間,將來更有獨立的能力。
因此,父母要相信和理解這些孩子,不要強迫他服從自己的意見,在有分歧時,要主動地與他進行探討。如果他的想法不對,也要耐心地進行引導,爭取他的認同和支援,不能為了省心就給予粗暴的對待和冷處理。
3、從小喜歡閱讀、對書感興趣的孩子有的孩子在很小時,就喜歡讀書和看書,從書中得到樂趣,這樣的孩子是非常聰明的。
他們最早看書時,是透過顏色或畫面認識事物,久而久之,就會帶動大腦進行思考並展開想象,不僅源源不斷地獲得許多新的知識,進一步開闊眼界,還能逐步提高其觀察和思考能力,讓記憶力更上一個新臺階,這不管對其學習和工作都有幫助。
因而,父母要多支援孩子讀書,讓他從書籍中獲取力量,更有利於將來的發展。
4、比較喜歡折騰、調皮愛動的孩子從表面看,愛折騰、調皮的孩子比較討人嫌,他們愛把自己的玩具和文具拆得亂七八糟,然後再組裝起來,就連家裡的小電器也不放過,讓父母的錢財白白地被“糟蹋”,有的還以為孩子得了“少兒多動症”。
其實,這不但不是壞毛病,還是一大優勢。
與一般的孩子相比,這樣的孩子遇事愛琢磨,希望把自己的想法變成現實,於是就自己動手探索,在拆、裝玩具的過程中,不但弄懂很多知識,還使動手能力變強,既有自信心,做事認真,又敢想敢幹,不達目的不罷休。
所以,父母不要埋怨孩子,只要不是故意搞破壞,大可放手讓他在這些折騰中得到鍛鍊,將來會變得更有創造力。
蘇東坡雲: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做父母的人,要善於看到孩子的優勢,不要給孩子貼上“有毛病“或者“不聰明”的標籤,這會讓自己走入思維的死衚衕,也讓孩子得不到健康的發展。
此外,不管孩子是不是父母心中希望的模樣,都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花朵,父母不要另眼相看。只要因勢利導,悉心培養,每個孩子都會開出不一樣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