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聽到幼兒這個稱呼的時候,可能會覺得幼兒和學習怎麼能沾上邊?那麼小的孩子能學到什麼?幼兒到幼兒園不就是玩的嗎?如果你這樣想,可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雖然孩子小的時候系統學習的能力比較弱,但這個時候培養孩子的良好的學習品質卻尤為重要。
可能大家第一次到學習品質這個詞的時候,會感覺很陌生,那我們不妨換個說法。學習品質,實際上就是我們給孩子說的,學習東西要專心,不要馬虎,學習要有態度,不要吊兒郎當。
這樣說,是不是就感覺很親切了?學習品質其實就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積極的態度和行為。雖然可能孩子在處於幼兒階段的時候,學習我們書本上知識能能力會比較弱,但其實這時候他們的學習品質卻已經開始逐漸形成了。
我想大多數家長都會在意孩子學習的態度,學習方法,以及學習的能力,學習習慣等各個方面,但其實這都是學習品質的體現。這樣說大家可以理解學習品質對一個人未來長遠的學習有多重要了嗎?
雖然說學習品質並不代表著知識或者是孩子掌握的技能,但是有一個好的學習品質,孩子未來的學習會非常的順暢,且自覺。
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品質呢?那肯定是要從小培養,讓孩子把這樣的學習態度當成一種習慣,有自己的學習方法,而且家長和老師的引導作用非常大。
首先我們一定要知道,在教導孩子學習品質的時候,一定不能只在意孩子學習的成果。因為畢竟這時候孩子還小,你如果想讓一個三歲的孩子學會做飯,這肯定是不現實的,所以培養過程中千萬不能急躁,一定要慢慢來。
而且培養孩子學習品質,並不一定非要在我們印象中的那些學習中培養,因為對於一個三四歲的孩子來說,他們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這些需要學習的東西,其實都能培養他們學習的品質。
而且最開始肯定要從他們感興趣的方面開始培養,可以給孩子報一個畫畫或者舞蹈班。因為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方面總是會有更多的熱情。
甚至家長可以在做遊戲的時候,來培養孩子的好奇心,以及動手能力。讓孩子有規定的三餐和睡覺時間,可以培養孩子自覺性;讓孩子起來自己刷牙,和洗臉,可以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們一定要引導孩子,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覺得獲取知識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這就要求我們不能單一的看待孩子的學習,學習很重要,但是保證孩子的學習熱情更重要,至少在孩子培養學習品質的階段,不能讓孩子產生很大的疲憊感。
而且在培養孩子學習品質的時候,家長不能把這個當成一項任務暴力執行,而是要不斷的引導孩子。可以透過提問的方式,來激發孩子的思考,而且在回答孩子問題的時候,不要簡單的說,你怎麼怎麼樣這樣做才是對的,而是要跟孩子說,你看媽媽的這種方式是不是更好呢?從讓孩子主動思考更好的方法,也有利於孩子的接受。
在培養孩子學習品質的時候,家長能做的看起來很少,但家長能影響的卻很多。因為學習品質從來都是潛移默化以及慢慢引導的過程,做家長的一定要細心,耐心,讓孩子慢慢成長,讓孩子穩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