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一個孩子的家庭已然是雞飛狗跳,那兩個甚至更多孩子呢?大寶、二寶平時是如何相處的?

相信家裡有兩個孩子的寶媽經常被孩子的一些所作所為氣得束手無策。大寶和小寶,一個手心,一個手背,但是大寶經常聽到的話語是,你比弟弟妹妹要大,要學會照顧他們,也要學會讓著他們。

年齡小,就要被讓著?

在一檔節目中,謝楠這樣說道,我的孩子,我不會刻意地去教會他要讓著比他小的弟弟妹妹,而是希望他能發自內心地懂得去給予、去分享。也可以毫不猶豫地說我拒絕這樣的話。最後她還說“讓”是不能建立邊界感的。

看完這期節目,直覺很多父母都會被謝楠的育兒觀打動,孩子年齡小,從來就不是應該被年齡大的孩子“讓”的藉口,莫非年齡大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嗎?哥哥姐姐也是孩子,他們也希望享受所有的獨一無二,我們不該拿年齡當理由,來道德綁架大寶,是,這怎麼不是一種道德綁架呢?

孩子,你聽話,先讓著弟弟妹妹

這句話在大家聽來有無言外之意呢?都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此話的確不假,家裡的小寶寶不開心了,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時會哭,媽媽就會告訴大寶,你先讓弟弟一下,等弟弟不哭了就好。媽媽之後再給你們買新的,一人一個。

可是大寶要的不是事後的補償,而是事情發生時,一個公正無私的媽媽,這是事後再多的補償也彌補不了的,當時的委屈就要當時解決,媽媽此種做法顯然是忽略了大寶的感受。

家長的所有話,可能有言外之意,可能沒有。比如讓孩子聽話時,讓大寶讓著弟弟妹妹時,就好像在說這是大寶應該做的,不這樣做,就是大寶不懂事。可是大寶也很委屈啊!

哥哥姐姐也是孩子

天下多數父母,都能做到對家裡的孩子們一視同仁。但有時,讓大寶讓著弟弟妹妹真的已經成了習慣,甚至看到小寶哭泣時,嘴巴會優先於思考,然後說著責怪大寶的話。

我們可以在大寶與二寶第一次發生爭執時,告訴大寶要愛護弟弟妹妹,但是不能直接讓大寶去退步,更不能不問事情的對錯一味地讓大寶忍讓。開明又公正的父母也許是每個孩子期盼的,但是這樣的父母往往不易做。

大寶聽過最多的話是什麼呢?“你是哥哥(姐姐),該讓著弟弟(妹妹),”弟弟妹妹還小,你怎麼能欺負他呢?你和小寶都是爸爸媽媽的寶貝,爸爸媽媽對你們是一樣的。”父母總是說著自以為公正的話語,然後做著有失偏頗的事情。

被“讓”是否會成為小寶的習慣

都說親兄弟也該明算賬,孩子小時候何嘗不是一樣呢?若是兩個孩子一個習慣了“讓”,一個習慣了被“讓”,那這樣的結果無論是對大寶,還是小寶都並非好事。

因為孩子終究要長大,會遇到陌生人,會進入社會,陌生人會因為年齡而“讓”著另一個陌生人嗎?

顯然不會,就是拿尋常小孩來說,在自己家裡,大寶會在父母的要求下讓著小寶,但是一旦小寶面對的是別人的孩子,是幼兒園的許多孩子呢?誰家孩子不是父母嬌養長大,疼在心尖尖上的,誰都不想做那個沒有原因就退讓的人。

經常見到的是小孩子爭玩具這個戲碼,某個玩具,在無人問津時,總是誰也注意不到。可一旦有人動了,那小孩子指定不願意,更小的孩子哭著不撒手,然後引來了父母,最後父母會告訴年齡更大的孩子,讓著弟弟妹妹,就好像這是理所應當。

但是,哪有什麼理所當然?大寶年齡大,但是也同樣是個孩子,小寶年齡再小,也應該懂得講道理。不能讓被“讓”成為小寶的習慣。

自發地去給予,也需要教

說這麼多,並非是不允許父母對大寶說“讓”這個詞,我們可以在孩子不懂得主動給予及分享時告訴他們愛護小孩是一種美德,然後從自身出發,身體力行地給孩子演示什麼是自發地分享,什麼是主動地愛護。

比如說,當著大寶二寶的面,給他們二人夾自己喜歡吃的菜,然後告訴他們,因為媽媽很愛很愛你們,所以願意把自己愛吃的東西與你們分享。你們也是,若是喜歡某個人,也可以把自己的食物分享給他。這是一樣的道理。

大寶也是第一次當哥哥(姐姐)

在有了二寶後,父母可以說是第二次當父母,應當更加得心應手才對。可是大寶是第一次當哥哥(姐姐),小寶是第一次當弟弟(妹妹),所以,哪怕平時他們相處偶爾會有不愉快,但是要記得平時與他們二人待在一起的時間最長的還是他們彼此,所以,我們不該對大寶太過苛責,也不該對小寶太過容忍。

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不能讓孩子養成是非不分的三觀。第一次當哥哥或是弟弟的他們總是對這種感覺是陌生的,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之間對彼此的愛護,有時候,做父母,也要學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要去論是誰的對錯,讓孩子們自己去解決這件事情。相信他們。

年齡到了就好了

家有兩個孩子耽誤寶媽可能都見過這樣一幕,大寶生氣,不想與二寶玩了,但二寶是個不記仇的,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哥哥或姐姐。

還有一些情景,是兩寶因為什麼東西起了爭執,然後二寶受了欺負,但是每隔幾分鐘,他又要笑著去找哥哥。然後兄弟(妹)倆又開心地在一起玩耍。後來看到,大寶顯然比之前更有耐心,也願意把自己的東西給弟弟妹妹玩。

所以啊,別對什麼都不懂的孩子說“讓”這個詞,他們也才是個孩子,有時候也想要成為被偏愛的那一方。別對他們要求太高,他們只是還沒到那個主動去“讓”的年齡。(執筆:思歸)

12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孩子從乖到不乖的轉變,也是一種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