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嬰幼兒期是孩子情緒能力發展的關鍵期,此時家長往往因為孩子無緣由的鬧情緒而無所適從。

孩子在這段時間裡不僅體驗著安全、快樂、滿足、親密和依戀,同時也體驗著大量的負面情緒:憤怒、悲傷、敵意、抑鬱和挫敗感。

而家長要做的就是識別和了解孩子的情緒,引導孩子正確表達和管理自己的情緒。

孩子面前,不躲不藏,展現真實的自己

陶行知先生就曾坦言:“相對於成年的父母,孩子們更像是一個敏感的心理學家。父母只考慮他們的存在,他們卻特別在乎父母的情緒,對父母的心理變化非常敏感。”

作為父母,我們都不是專業的演員,無論如何掩飾情緒,細膩敏感的孩子都能很快發現破綻。

而且,有些事,孩子遲早要面對。

比起真相,隱瞞和壓抑來得更加可怕。

比起小心翼翼地躲藏,大大方方地袒露情緒更輕鬆,也更有利於孩子成長。

且這一觀點在孫儷與孩子的交往過程中也得以印證。

在等等生日當天,孫儷感慨發文:

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一個好媽媽,我也會在你面前開心,悲傷,流淚,甚至憤怒,我希望我們的情緒是同步的,所以我希望我是一個真實的樣子在你的面前,我們可以聊很多話題,百無禁忌,希望我們到老了都是這樣。願往後的時光我們能夠一起手牽手散步,聊天,吃飯,運動,曬太陽,彼此真誠的釋放自己的情緒,無障礙的溝通交流……

但誰又能否認正是她敢於向孩子展示真實的自己,對於任何情緒都不躲不藏,才能讓孩子更真實的感知別人、感知世界,進而共情、體諒、承擔和成長?

正如2020年白玉蘭獎頒獎當天,一雙兒女為孫儷所做的:

在頒獎晚會現場的出口盛裝迎接媽媽;

準備了一瓶水以防媽媽口渴;

分別給媽媽寫了信,等等還做了預案:一個是媽媽得獎的,一個是媽媽沒得獎的,一張放在左口袋,一張放在右口袋,就看到時候應該拿哪張出來;

在路上哭著說媽媽你就是最棒的……

回到家說“媽媽你沒有吃飯,肯定很餓吧,我陪你吃飯好嗎?”雖然放到床上5秒就睡著了……

當然,在孩子表達自己的共情、安慰未斬獲獎項的媽媽時,孫儷的回答又很好地為孩子做了榜樣:

不貶低別人,不看賤自己,並告訴孩子沒獲獎可能是遺憾,但以後會繼續努力。而且能做自己喜歡的、熱愛的工作也是一種幸福。

列夫托爾斯泰說:“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

及時應對和孩子間的不快情緒,不要留下遺憾

當然,教育孩子,袒露真情實感時,不可避免地也包括爭執,甚至批評。

微博上,孫儷還記錄過這樣一件事:

甚至有人說:如果我小時候,爸媽也能這樣,是不是就能沒有心結?是不是就不會弄到如此田地?

要知道,一根打過結的繩子,當時可以輕而易舉被解開,甚至沒有太大痕跡;可如果是經年累月、甚至時不時地緊一緊之後再想開啟,你就會發現非常之難,幾成死結。

《小歡喜》中,劉靜就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們這些做父母的真得好好地反思反思自己,可能我們這一股腦要給孩子的,永遠都不是孩子想要的,跟他們想要的是錯開的,你想讓他保暖,他想的就是好看;你想給他補充營養,他只想的是好吃;你想給他講人生經驗,想讓他少走點彎路,可人家呢,光想的是自由。所以我覺得這當父母的跟做孩子的,永遠是有時差的。”

既然處於不同的時區,有著不同的觀點是不是就很正常?

即便為人父母者想對他們進行引導,是不是也得注意一下方式和分寸?

《原生家庭》一書中就有這樣一段話:

孩子對語言資訊以及非語言資訊的吸收,就像是海綿吸水一般,會完全不加選擇地全盤吸收。

或許,睿智的父母,都會讓孩子的負面情緒像漣漪一樣在水中散開,繼而重回平靜。而不是礙於父母的身份,高高在上的架子,讓孩子看不見爸媽的內心,任由負面情緒發酵成魔,雙方漸行漸遠。

當然,做這一切的時候,一定都要足夠真誠!不管是孩子的過錯還是父母的過錯。因為目的都是要及時開啟孩子的心結,以免引發惡性連鎖反應。

接納孩子的所有情緒,並給予科學有效的反饋

美國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定義了6種基本情緒:愉快、憤怒、悲傷、驚訝、恐懼和厭惡。這些情緒被看作是“基本的”,是嬰兒生來就有的。餓了哭,飽了笑,這些情緒,能夠幫助孩子們得到照顧而活下去,所以說,情緒具有重要的生存意義和溝通意義,是孩子發出的重要訊號。

因此,孩子有情緒,無論正面情緒還是負面情緒都是正常的。”但有時孩子會用不恰當的方式表達負面情緒,比如生氣時大吼大叫、扔東西、打人推人,傷心時哭鬧很久、不依不饒等。我們主要是因為這樣的行為和情緒而感到麻煩、生氣或匪夷所思,但如果我們學會了“兒童情緒簡化模型”,我們就具備了一個“特異功能”---也就是翻譯孩子的情緒。

“兒童情緒簡化模型”分三層:

最上面一層是行為:像哭鬧、打人等,這也是最容易被父母看到的。

中間一層是情緒:像開心、傷心、生氣、害怕等。

最下面一層是需求:這個需求不是指“我要吃冰淇淋”,而是指“我想要吃冰淇淋的願望被理解了,被看到了,被認同了”。這就是人類共有的被接納和被愛的底層需求。

父母往往想不通的是:理解和接納孩子?難道我要給他吃嗎?這肯定不行,他再怎麼哭都不行。

大人往往只關注“給不給吃”,“能不能做”,也就是第一層,行為層,告訴孩子“哭也沒用,生氣也沒用”,但很少關注到第二層,就是認可孩子的願望,讓他覺得被理解

我們通常建議父母這麼說:

“你可以這麼想,但不可以這麼做。”

“你可以生氣,但不能打人。”

就是把孩子的“行為”、“願望”和“情緒”分開處理,允許和接納孩子的願望和情緒,但節制孩子的言行。

還記得《爸爸去哪兒3》中保護冰淇淋不被別人吃掉的任務嗎?

孩子們本來就是小饞貓,再加上大孩子胡軍的誘惑,夏天和大俊都吃掉了冰淇淋。

夏天吃了就吃了,大大方方地向村長承認了錯誤。

可大俊就不一樣了,惶恐不安、不敢面對到乾脆找個地方躲起來。

為什麼會這樣?看到林永健的表現後大家估計就能明白,批評、恐嚇:“爸爸不管你了,你自己考慮考慮!”說完,丟下他,自己上樓了。

而如此教育方式,會引發什麼呢?孩子一旦犯錯首先感受到的是害怕、逃避、手足無措。而不是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想辦法努力改正。

那從具體操作的角度來說,我們如何表達對孩子的理解和接納呢?

首先,要反饋孩子的情緒,多用“情緒詞彙”。

比如說:“寶寶著急了是嗎?”、“寶寶很開心,是嗎?”聽到“情緒詞彙”越多的孩子,越能感到被理解,也越能學會分辨自己的情緒,將來也越會用“情緒詞彙”表達自己的情緒。

比如,他會說:“我有點興奮、有點失望、委屈、後悔”等。掌握更多的情緒詞彙,和懂得分辨情緒,這都是孩子情緒智力發展的重要標誌。

說完情緒後,我們要向孩子描述具體畫面。

最後,要允許孩子有負面情緒,允許孩子體驗負面情緒。

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之分,每種情緒都有意義,孩子有權利去體驗各種情緒,如果我們對孩子說“不至於”,“沒必要”或“生氣有什麼用”,孩子會有什麼感受?

他會感到被否定,感覺父母不愛他們,從而壓抑自己,或者和我們對抗。所以,“你不是我,你不知道那件事對我有多麼重要”,也許就是孩子內心的獨白,要知道,孩子最渴望的就是被理解,被接納

情緒雖然沒有好壞之分,但是情緒給別人帶來的影響,也就是情緒表達方式、孩子的言行,是有好壞之分。所以,當他們犯錯了,我們要糾正或制止,他們做對了,我們要去鼓勵。

所以,在這裡,麥麥祝每一個孩子都能有到一對知己父母,每一對父母也都別忘了自己曾經也是孩子。

8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簡單易做顏值還高的寶寶小零嘴,寶媽們趕緊學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