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開學的前一日,恰好是週末,和好友茜茜相約帶娃遊樂場耍半天。兩個孩子在遊樂場裡翻滾打鬧,玩得不亦樂乎,場外的小凳上我們兩個也開啟了媽媽們之間的閒聊。
聊天的話題本身可以天南地北,五花八門,但是一旦成了寶媽,聊天的狀態就是“我的眼裡只有我的孩子”。
不知不覺就聊起了茜茜這幾年的一邊陪娃,一邊上班的“女超人”生活。
茜茜和老公都是都是從村裡走出來的大學生,婚前在工作的城市貸款買了房,臨產前兩個月婆婆從打工的地方趕來開始照顧茜茜生產。
經歷了生產之痛月子之苦,以及夫妻兩地,婆媳矛盾,三個月的產假也轉眼就沒了。
上班之後就開始背奶之旅,麻煩卻也覺得是甜蜜的負擔。回想起寶寶3-6個月那一段,茜茜說每天下班,面對的是廚房泡了一天的碗筷,到家挽起袖子鍋碗瓢盆的忙碌,洗刷之後開始做晚飯。
和婆婆替換著管著孩子扒拉一口飯之後,就是忙著洗刷,收拾完廚房,就是拖地打掃客廳。
拖把剛放下,婆婆就把孩子遞過來說:寶寶想媽媽了。給孩子餵奶,洗臉,洗腳,一套睡前必備的程式做完之後,哄著小寶寶入睡,雞飛狗跳的一天才算有一個暫且的休戰,超人媽媽才可以暫且舒緩一口氣。
寶寶6—12個月,茜茜用不堪回首四個字,給以概括。如果說3-6個月只是身體上累積重壓,那6-12月,就是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摺磨。
6個月時寶寶開始生病,入院。看著病中的寶寶卻不能代他承受,這是每個母親不能承受之痛。
跟公司請假,婆媳矛盾升級,這些迎面砸來的困境,都在病癒的間隙裡得到暫時的平復。斷斷續續的生病,隔三差五的入院,婆婆一直認識不到多吃多穿的餵養方式對幼兒身體的危害,導致矛盾不斷升級。這一段日子最終在寶爸辭掉外地工作中告一段落。
寶寶1-2歲半,茜茜依舊是在工作,家庭,孩子住院,婆媳矛盾日常暗流湧動,偶爾爆發中度過。
2歲半,再次病重入院,醫生告訴茜茜和寶爸,寶寶的病情經過反覆發作已經到了一個不易治癒的階段,還是要注意日常照顧寶寶的方式,從飲食起居上增加寶寶抵抗力。沉重的陰霾籠罩著整個家庭,出院之後,茜茜辭職了,開始了全職的帶娃生活。
4個月的時間,茜茜帶著寶寶經常在公園裡耍,任由他奔跑,跳躍,運動到大汗淋漓。然後扛著熟睡的寶寶回家。合理增減衣物,控制飲食,學習家庭護理知識,不再動不動就去醫院。那一段寶寶還是時常小病不斷,但是沒有再入過院。婆媳暗湧的矛盾,也在寶寶的身體恢復中維持著平靜。
2歲10個月,寶寶入園,茜茜在寶寶入園一個月後再次踏入職場。寶寶還是時常生病,但也幸好沒有大的問題,算是進入一個相對平穩的階段。進入疫情,全國的寶寶,都得到了寶寶媽媽的悉心照料,身邊熟識的寶寶,都健健康康。茜茜的寶寶也日益強壯。
如今,寶寶已經中班,性情溫和,身體良好。
現在政策提倡二胎,醫院提倡母乳,專家不提倡隔代帶娃,婚姻法要求女性經濟獨立,寶寶渴望媽媽時刻陪伴,老公希望妻子貌美如花。
那麼寶媽是該陪伴孩子還是該上班?這是一個應該放回到具體生活裡去回答的問題。
1,如果你的家庭裡有其他成員願意並且具備良好的素質,那麼恭喜你,可以毫不猶豫地選擇上班。我見過單位退休的老兩口騎著小三輪,帶著孫女在公園玩耍,寶寶說:爺爺樹的英語是tree,那人的英語是什麼?
閒聊之下得知學英語是小女孩自己看電視時感興趣想學的,爺爺還說了一句話我至今記得:她在家爸爸媽媽也看手機,給她個平板電腦,時間久了眼睛都壞掉了,我們就帶她出來玩兒。
所謂育兒,真的未必年輕人就比隔一輩優秀,年齡越大,情緒穩定性越好,照顧孩子時專注度越高,如果再加上有科學的育兒觀加持,那就真的是不可多得的育兒者。
媽媽可以放心參加工作,自我成長,實在也沒有必要覺得非得母親要全天候陪伴寶寶,在工作之餘做到高效陪伴就可。
2,如果你的家庭裡是不盡如人意的其他成員(其實大部分家庭是處在這個階段)。
若家庭條件許可,大可選擇全職三年,給孩子一個更加的高質量的3歲前。
如果你也是工薪階層,揹負著房貸車貸,那麼有一個只能讓寶寶吃飽穿暖式的照顧者,也需選擇上班。像茜茜的選擇一樣,在大體能穩定各方面平衡的條件下,堅持邊帶娃邊上班。
3,如果你自身不具備帶孩子的條件,不管是外在還是內在條件,你就要放手讓別人去代替吧。多少鄉村的留守兒童,哪個父母不是要先謀生而不能謀愛。
我的朋友小可產後抑鬱後,照顧寶寶的體力透支和情緒壓力,會將她的情緒推到更深的黑暗。
相比較寶寶需要媽媽的陪伴而言,我想寶寶更需要一個健康快樂的媽媽。
4,如果你身後無人,或者就算有人也照顧不好寶寶最基本的吃喝和安全,或者孩子的條件需要特殊的照顧,那麼全職帶娃已經是個必須的選擇。至於條件需不需要,環境允不允許做些兼職,那就視個人情況而定。
5,當然,還有一些財富自由到可以隨意切換的媽媽,或者是事業本身已經較為成功的媽媽,只要給予孩子妥善的成長環境,可隨心選擇,畢竟人生沒有標準答案,求仁得仁,是謂幸福。
其實不管是陪娃還是上班,還是兩者兩者兼顧,媽媽希望寶寶健康快樂就好了,寶寶也需要一個健康快樂的媽媽。所有的育兒書裡都說不要期望寶寶十全十美,其實媽媽也不要期望自我十全十美。
在陪娃的時候做到高效深度陪伴,在上班時,努力成長自我,已經是不辜負了時光。